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重生蔷薇岁月之1979 > 265.游戏世界的猜想

265.游戏世界的猜想

“我们已经摸清了周围的情况,一共有二十几个孤寡老人,其中军属占了七个。”马万喜说了自已这边调查到的结果。“周末我们先去帮他们搞卫生,再给老人们洗个头,理个发,洗一洗衣服,其它事下次再去干——”
别看社团人多,可是想一天把这些事做完,根本不现实。
所以下一步得继续扩大队伍,最好人数达到一百名以上,这样大家可以每周轮流上门服务。
“如果这样,我们学生会也可以出点力。”于永攀倒没忘记自已是学生会主席的身份。“我出面去叫的话,人数不成问题。”
既然要干,就干一票大的。
于永攀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所以表现得很爽快。
三人一直聊到十点钟,考虑到再不回去,大学宿舍就要锁门了,两人这才告辞离开。
夏臻送走他们,继续每天的例行工作。
先回了一趟家乡,从仓库拿了几袋炒好的瓜子,放到沪市这边的仓库里。
又催熟了一批蔬菜瓜果,抓了一些鱼虾,等程老爷子的人明天来取。
正准备上床,忽然感觉有些冷,于是从禅境花园拿出一床厚被子,铺在床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经是冬天了。
忽然发现一个问题,游戏世界的温度似乎没大的变化。
难道那是个虚拟的世界,所以气温才变化不大?
如果这样,那为什么一切跟现实世界,如此相似,甚至连地下室都有,里面还放了欧美家庭常用的工具?
又想到一个可能。
难道是这个世界还没补全的原因?
当初获得禅境花园后,它可是吸收了无数的玉石,才顺利解锁了蘑孤屋和水族馆。
现在能出现在戴夫的家,说到底是自已的付出,才拥有这样的机会。
想到这里,他决定离开房子,到外面走走。
如果世界还没补全,那僵尸应该也不会出现,周围是安全的才对。
什么时候游戏世界正式解锁,才会跟前世玩过的游戏一模一样。
想归想,心里多少有些发憷。
最后壮着胆子,踏在房子前宽敞的草地上,慢慢往外走,同时注意观察周围的变化。
一旦有什么不对,他就会马上跑回屋里。
走出草坪,前面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宽阔水泥路,上面看不到废弃的车子,也没有血迹之类的,给人感觉站在一座死城前。
看来自已的猜测是对的。
游戏没有真正解锁,所以没有激发战斗功能,植物和僵尸各自安好,没有起冲突。
这样最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为了防止空气有问题,他此时带了口罩。
只要不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里,想来不会出事。
沿着水泥路走了几十步,看到离他家最近的邻居家那栋房子。
望过去同样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进去看看情况。
如果能有什么收获,那今天这趟冒险就没白来。
大门关得紧紧的,无法打开。
他犹豫了一下,一拳打在旁边的玻璃窗上,然后小心钻了进去。
屋里很干净,就像主人前一刻还在,现在突然消失了一般。
他在客厅转了一圈,里面的布置跟戴夫家大同小异,倒是发现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茶几上放了几本杂志,发行日期都是2009年。
难道这是游戏正式发布的时间?
所以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也以这个时间点为准?
他英文不好,就没有拿起来翻看。
倒是对墙角的那套木制沙发,非常感兴趣。
家具看起来旧旧的,像是用了十多年。
因为木质好,表面经过岁月的侵染,像是包了一层浆,比新沙发漂亮多了。
什么时候能在沪市买套房子,就可以把它提出来放在那边的客厅,这比新打的家具上档次百倍。
又去厨房转了转,里面同样找到一些米面之类的食物。
因为无法确定能不能食用,就没有动它。
倒是那个微波炉不错,以后有了新房子,可以拿过去放在厨房。
懒得做饭时,用它炖个蛋,烤几个红薯,都非常实用。
另外在卧室找到几块手表,一些金钱首饰,他把它们收集起来,放在禅境花园那边。
床上用品怕有人用过,就没有碰它。
同样发现一个地下室,里面放了工具和发电机等物,以及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最有用的是金银首饰和手表,什么时候有需要,可以当礼物送人。
当然现在不行,无法解释它们的来历。
至少要等到新世纪,国内加入世贸组织,国外的货物在国内不算稀罕了,才可以拿出来见人。
在那边熘达了大半个小时,正要离开,忽然看到厨房后面还有后门,于是打开走出去。
后面是个小花园,和戴夫家靠得非常近,从这边走,不过十几步的路程。
这边相对偏僻,如果自已在这边搭个蔬菜大棚,就算这个世界有人出现,想来也不容易发现。
想到这里,他打算抽空在现实世界弄些毛竹,让人加工成两指宽的竹片,带到这里。
到时在这里用铁丝做成大棚骨架,再在上面铺一层农用薄膜,就能正式用了。
再买些适合当容器的盆盆罐罐,装上现实世界的泥土,在这里种东西。
等它们长好了,再用肥料催大几棵树,用铁丝沿着它们围成网,在里面养些鸡鸭和猪羊。
只要有植物给它们吃,想来不会饿死。
眼看时间不早了,他这才回到现实世界,准备睡觉。
第二天早上醒来,他先来到镜子前,仔细检查身体有没有变化?
确定一切正常后,他才回到学校,和舍友一起吃早饭。
意外的是,看到上次寻死觅活的那个学生,居然再次和黄和平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看起来非常融洽。
看来自已的猜测成真了。
他家乡的村子,肯定安排好了老人的生活,所以他才会无芥蒂地重新和黄和平混。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所以人性真的很复杂,如果当初社团资助了他,说不定这钱又进了别人的口袋。
“这种人是没脑子的。”见夏臻往那边看,马万喜冷笑一声。“要到事情败露,才会后悔自已看错人。”
他自认经历丰富,早明白人性的黑暗,所以才会清楚这些。
不知道夏臻重活一世,比他看得更清楚。
“没事。”夏臻收回目光。“我只是想起周先生的一句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说的不是眼前这种人?”
倒是佩服黄和平的蛊惑能力。
能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加入互助会,把真金白银拿出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特别是现在大家赚钱不容易,一般都会选择把钱紧紧拽在手里,或者直接存进银行。
敢拿给别人的,都是勇士。
“贪小便宜者没有好下场。”延敬飞在旁边言简意赅评论道。
他在当知青的那些年,吃了不少苦,更相信人性的丑陋。
对这种人,根本不会同情。
也只有张跃进,才会暗地里替人着急,恨不得把人家拉出来。
回到教室,上完早上的课,他再次回到宿舍,
“老马,你能不能帮我搞些物资?”他站在马万喜床前,把自已需要的竹片和塑料薄膜的事,跟他提了一遍。
第一次搞,用不着太多。
先围一小块地出来,弄些盆栽做试验。
等确定没问题了,再增加范围。
这种事急不得,必须一步步来才行。
心里其实也有猜测,这个游戏叫植物大战僵尸,却没有提到动物,是不是表示只有植物才能产生变异?
也就是说,人到那里,其实是安全的。
只要别被僵尸咬到,身体被病毒侵入就行。
不过没有确定前,小心一些没错。
“如果数量不多,肯定没问题。”马万喜回答。“你老家的私有地要在冬天种菜啊!听说有了这个,下雪天地里也能长东西——”
其实这种给植物保暖的办法,很早就有了。
只是以前土地全是公家的,没有人这样做罢了。
等分田到户后,鲁省人很快就搞起了大棚种植,在全国人还没反应过来前,最先靠这个成功致富。
“那你什么时候搞到了,给我说一声,我好过去拿。”夏臻见他没推辞,心里一喜,“钱要不要先给你——”
如果是走后门搞出来的,那先给人家一些好处,才不会有人刁难你。
“不用不用。”马万喜大大咧咧挥挥手。“你难得找我要些东西,我怎么能要你的钱——”
如果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他肯定得犹豫一下。
毛竹和薄膜,真的是普通材料,自已就没必要小气。
……
转眼周末到了,第二次志愿者活动,正式开始。
早上不到八点,活动地点就已经人头挤挤。
提前挂好的背景墙前,已经用桌子和木板,搭了个一米多高的舞台,上面放了一张写字台和椅子,到时给领导做指示用。
就像夏臻分析得那样,今天不但院系领导会过来,团委学生会都会参加。
加上于永攀从高年级拉来了新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近八十人。
“今天那个谢记者会参加吗?”看到夏臻过来,马万喜走到他旁边,小声问道。
他自然希望这次活动的规格越高越好,最好电视台直接拉来采访车,现场录像,这样他们这些社团骨干,就能出一回风头了。
只要记者会来,也足够热闹了。
“肯定会来。”夏臻语气肯定地回答。“你以为于永攀的面子不值钱啊!她能得到这个采访机会,只怕也是费尽心机得到的。”
这也是他大力支持于永攀加入的真正原因。
说得夸张一点,想让志愿者社团被更多人知道,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
这跟前世拍影视剧,喜欢用小鲜肉一样。
因为他们有话题,有人愿意在他们身上花钱。
志愿者活动同样需要话题度,这样才能被更多人知道,参加的人才会越来越多,他们的成绩也会被更多的人知道。
慢慢形成良性循环。
“那我就放心了。”马万喜相信夏臻的判断,说完正要去找班主任,看到于永攀从外面走过来。
他脚步一顿,主动迎上去。
“你们来得早啊!”于永攀看到马万喜,在他肩上用力拍了一下,又热情地对夏臻叫道。
经过那天的相处,大家成了好朋友,平时见面,都会热情寒暄几句。
“我们也刚到。”夏臻笑着对他点点头。
心里越发喜欢这个时代。
大学生真的很单纯,就算有脾气不好的,也表现在明处。
几乎碰不到几个蔫坏的人,相处起来就特别简单。
“校领导什么时候到?”马万喜在旁边问道。
这关系到今天这次活动能不能成功,在没有见到人之前,他依然非常担心。
“应该已经出发了。”于永攀自信地回答。“你们尽管放宽心,今天计划好的人,都会准时过来。”
这次活动,注定会载入史册,每个人都会来捧场。
果然,一辆车子缓缓驶过来,从上面下来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是院系领导亲自过来了。
大家纷纷迎上去打招呼,包括夏臻他们。
“辛苦你们了。”戴着金丝眼镜,模样清瘦的校长边回答,连笑容可掬地朝大家挥手。
今天过来不仅仅是给于永攀捧场,也是宣传旦大的好机会。
虽然沪市三所最着名的高校,旦大一直排在前面。
如果一直拿不出像样的成绩,时间长了,谁知道会不会被兄弟学校超过?
而志愿者社团倡导的理念,跟整个社会提倡的风气异曲同工,如果能干出成绩,那意义就不一般了。
基于这个原因,校领导才会集体参加,就是希望把这件事落到实处。
一番寒暄后,校领导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爬上了舞台,准备配合校长做动员报告。
同一时间,一个扛着摄像机的中年男人,从人群中走出来,把镜头对准舞台上的那些人。
谢琦则站在他的旁边,此时正神采奕奕望着前方,等待活动正式开始。
当校长拿出稿纸,正式做动员报告时,谢琦走到镜头前,以舞台为背景,开始播报新闻:
“观众朋友们,我是记者谢琦,此时在旦大的……”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