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 第两百零三章 声名鹊起

第两百零三章 声名鹊起

“杜公可是欲效彷云阳侯?”
宣室殿中皇帝在经延结束之后,向杜陵询问道。
杜陵没有否认,而是直言道,“子曰“有教无类”,可如今诸派皆敝帚自珍,违背夫子本意……为一己之力而成学阀。”
皇帝赞叹道,“杜公当为天下楷模也……”
杜陵惭愧道,“与云阳侯相比,陵差之甚远……云阳侯化夷为夏……才是吾辈楷模!”
皇帝道,“杜公何必自谦,云阳侯虽贤,公亦不差分毫……”
杜陵摇了摇头,不再探讨此事,而是向皇帝道,“臣家中藏书颇丰……欲效彷云阳侯,开放藏书,还望陛下恩准!”
皇帝闻言一愣,“此乃杜公家事,自可为之,何必询问于朕!”
杜陵闻言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好。
好在,此时一旁的一名郎官机灵的上前道:
“陛下有所不知,如今天下皆言书不可亲传,即使是文皇帝欲得一书亦需千金……若无陛下之命,杜公恐将被群起而攻……”
皇帝闻言却是震惊不已,“竟有此事……一书竟需千金!”
此时皇帝看杜陵的眼神又是不同。
杜陵拜道,“还望陛下成全!”
皇帝起身抚起杜陵道,“杜公果是大贤……宫中藏书亦是不少……公若需要亦可用之……”
杜陵躬身一拜道,“多谢陛下……陛下万年!”
……
杜陵出宫后,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寻来了好友傅介子与丙吉。
“不知杜公寻某二人所为何事?”
傅介子诧异的询问。
三人虽是好友,但亦是汉臣,平日里相见亦是严格按照礼仪行事。
杜陵这样直接找上门来却还是首次,是以傅介子与丙吉两人皆是颇感诧异。
杜陵闻言也没有隐瞒,直言道:
“某欲开放家中藏书,与天下之士共享,君以为如何?”
傅介子闻言皱了皱眉头,“杜公若行此事,恐将舆情汹涌啊……”
丙吉亦道,“诸学派当会以杜公为天下公敌……公当慎之……”
杜陵笑了笑,“某此时不已经是天下公敌乎?”
傅介子摇头道,“非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杜公行此事恐会引来杀身之祸!”
杜陵闻言并无畏惧,“某已把此事上奏陛下……此事若成,陵虽九死其尤未悔……”
傅介子与丙吉两人闻言,面色严肃的起身拜道,“某当助杜公一臂之力!”
……
“某当助杜公一臂之力!”
大将军府中霍光向着大将军府诸属吏言道。
在皇帝与大将军府的支持下,杜陵正式宣布开放家中藏书。
此事一出,立即引起长安地区的轰动。
诸寒门学子,皆把杜陵视作夫子再世。
不过诸学派却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
一些贤良文学甚至派人在长安九市扬言欲要取杜陵首级。
听闻此信之后,诸寒门学子却是自发前往杜宅保护杜陵安全。
有长安游侠也放言,“敢伤杜公者,虽天涯海角亦追杀之……”
张越虽然不在长安,但张昆在听闻此事后亦前往请示张焕。
张焕闻之曰,“大人偿言……云阳侯府岂能落于人后……当效法杜公所为……”
“尔且去乡中,告知众人,云阳侯愿与乡党诸贤,共论大道,凡有志于学,有志于道之士,皆可来云阳侯府借阅吾之藏书,抄录阅读……”
“诺!”张昆答应一声,立即下去办理此事。
很快,一个消息在整个长安不胫而走。
云阳侯府,有大量留文成侯藏书,现愿从杜公,将这些藏书免费无偿无条件的向所有有志于学的年轻人开放。
任何人,不拘身份,不拘地位,不拘背景,只要愿意学习,就可以来云阳侯府,借阅张氏藏书,抄录回家。
顿时,整个长安再次震动,杜陵与张越一下子成为长安地区议论的焦点。
许多人听闻此信后,激动的手舞足蹈,那可是张氏藏书,就连诸学派学子也是颇为心动。
平日里这些学子欲求得一位士大夫的某卷藏书,皆是需要再三恳求,而且大多数时候还是求之不得。
只有少数人,依靠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书籍的主人,才能义以数十至数百金的价格抄录一卷。
现在杜氏与张氏,竟然宣告天下开放藏书。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杜氏还是张氏的藏书,都非常丰富!
尤其是张氏藏书那可是留文成侯的遗藏,在人们心中比杜氏藏书更吸引人。
张氏藏书别说是普通人,就连皇室之人也难以接触!
听闻此事之后,就连皇帝和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丞相车千秋亦是以正式礼仪登门借阅张氏藏书。
此事一出,原本还在观望的众人,再也忍不住,纷纷跑回家,收拾行囊,准备干粮,前往云阳侯府。
而张越的名字和杜陵一样,也随着这场喧哗而深入人心。
一时之间,整个长安,无人不知杜陵与张越。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道此事的人越来越多,前往借阅抄写书籍的的人也越来越多,两家竟然不堪重负起来。
张焕见此情况,在张昆的建议下,上奏皇帝,欲与杜陵共建一座藏书楼,以供天下之士学*******收到奏书后,不禁对左右言道,“朕乃皇帝,岂可落于人后……藏书楼一事不可使杜公、云阳侯专美于前……”
皇帝言罢,随即命人请四大辅臣以及丞相入宫。
“朕欲效彷杜公、云阳侯府,建藏书楼以惠天下,诸公以为如何?”
大将军霍光闻言首先支持道,“大善……翌日陛下当为千古明君也!”
丞相车千秋亦赞同道,“此善政也,臣愿捐献家中藏书……”
丞相和大将军两人皆出言支持,又有谁会表示反对。
金日磾、上官桀以及桑弘羊皆表态愿捐献家中藏书。
上官桀表态后,提议道:“原海西侯府一直闲置,且面积广大。不若以此改建藏身楼!”
皇帝闻言没有说话,而是先看向霍光。
霍光思忖片刻道,“善!”
很快皇帝下诏在原海西侯府,建藏书楼一座以惠天下。
天下之士及诸国臣民皆可入内观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