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74.第74章 馊点子一个

正文 74.第74章 馊点子一个

  第74章 馊点子一个


  原本,江山真就如他说得那样,开导开导黄华。


  但,他说得却不是什么馊主意。


  为什么咱们国家的丝绸产业,会在1984年迎来十年的辉煌期,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份1983年的轻工业分析报告。


  这份报告书上的主题就两个字“仇曰”。


  报告书上详细分析了,米国自1979年来对曰本进行的一系列反制行为。


  米国的国民,更是恨不得把小曰本从他们的国土上连根拔除。


  “都说美帝和马列过不到一块,”江山继续拿着竹签往地上戳:“其实他和谁都过不到一块,他们只爱自己。”


  黄华一听江山的话,赶紧看看周围有没有其他人。


  刚一抬头,就看见古铮铮和张路,不声不响的站在身后。


  尴尬的扯了扯嘴角:“小江同志是在和我说笑呢。”


  古铮铮面无表情,把黄华往旁边挤了一下,也蹲在了江山身旁。


  但,首先对黄华问道:“刚刚小江说得那些情况,是不是属实?”


  黄华皱着眉问:“什么情况?”


  “啧,”古铮铮啧道:“就那什么……米国人仇日啊!”


  黄华慎重的缕了缕:“仇恨……倒还谈不上,毕竟只是少数人才有的情绪,但……反正这小曰本是不怎么讨喜。”


  “嗯~”古铮铮点了点头,又看向江山:“小江,你刚刚的意思是不是想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啪啪啪,江山忍不住给古铮铮鼓起了掌:“还是领导您表达的准确。”


  “你少来,”


  在江山和黄华刚开始聊天的时候,古铮铮就靠了过来。


  刚看见地上的“仇日”两字时,还以为是国人的传统情怀在作祟。


  却,没想到江山说的是美帝。


  于是也决定,蹲下来原地加班。


  “这次外经贸/局要求我们这些宣传部门,”古铮铮向江山介绍昨天的会议结果:“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反正就一个目的。”


  古铮铮和黄华同时说道:“拉高出口额!”


  国家很迫切,想想也能理解,毕竟国内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


  而江山所了解的那份报告书上,最关键的一条就是。


  70年代末,法/国和米国的丝绸消费量,都是3500吨左右。


  但过了不到五年,米国则发展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35000吨,整整提高了十倍。


  正是这份分析报告,令商务/部决定跑步入场,迎来了丝绸出口创汇的十年辉煌。


  但,也错过了之前,五年恐怖的快速爬升起。


  “黄经理,如果真的如你们所分析的那样,”古铮铮说道:


  “伱最好回去后进行一次摸排调研,这事不能操之过急,必须稳扎稳打。”


  “我明白,”在古铮铮建议之前,黄华也有了些想法:“我们公司在米国有常驻点,回浦江就通知那边,不过这是大事,您最好……”


  古铮铮点点头:“我会第一时间和有关部门联系的。”


  他又看了眼江山,再此看向黄华和张路时,忍不住说落道:“瞧瞧人家,对局势的反应多敏感,你俩都应该好好学学。”


  江山笑得很真诚:“我也就有些小商小贩的生意经,馊点子一个。”


  “我看就很好,”经江山这么一解释,古铮铮也觉得倒是这么个理:“管它是不是馊点子,自古以小见大,群众中出大智慧。”


  江山点点头,只笑不语。


  他心里明白,只要国家及时调整丝绸重点出口国,这条财路就彻底顺了。


  黄华倒不是很乐观,总觉得有点没底,毕竟已经在法/国深耕了那么多年:“可万一要是没成呢?”


  “可万一要是成了呢!”江山这一会也不笑了:“多少人为了这心中的……万一,拼尽了全力。”


  古铮铮、黄华和张路,一起看向了江山。


  此时,江山的眼中除了坚毅,别无它色。


  他们三位明白,这个看似阳光的小伙子,在那些年一定是在为自己的“万一”而拼命坚持。


  江山眼中的坚毅感染了古铮铮。


  他猛得站起了身,有点晕,但可以忍:“小江同志说得一点没错,老一辈那么难都能把小鬼子赶跑。”


  张路紧跟着站了起来:“我们也一定会拼尽全力。”


  黄华也慢慢悠悠站了起来:“把订单,从鬼子手上抢过来。”


  “对,”江山最后一个站起身,举起手上的竹签说道:“财路,必争!”


  下一秒,江山:“不过仔细想想这种大事,和我这小市民也没多大关系。”


  “小江同志!”


  “小江,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江山同志,你忘了丝绸广告还是你的点子嘛。”


  “真要说起来,”古铮铮跟着喃喃道:


  “他燕京电视台,才是主要负责人,但不是他解决不了嘛,咱们浦江一出手给解决了,那录播电视剧的技术不就迎刃而解了。”


  江山和黄华:“噢~”


  “兄弟单位嘛,”古铮铮继续教三位小青年做人:“不就是你帮帮我,我再帮帮你。”


  转眼再看向江山,道:“小江,涮羊肉爱吃吗?”


  江山全身心:“太爱了,如果是铜炉子的就更正了。”


  古铮铮一个响指:“晚上民族饭庄,给你开庆功宴。”


  江山、黄华和张路赶紧跟上组织,


  1978年,在年底大会还未召开之前,吃吃喝喝、顺便结交各界媒体人脉,为今后铺路才是上策。


  像这等促进一下丝绸出口业的繁荣,也是顺水推舟的事。


  江山记得,那份1983年的报告书上,清清楚楚写下了一行结论。


  【虽然1979年是我国丝绸出口业,布局米国的最佳年份。但……】


  后面就不用看了,基本属于自我安慰,外加自我鼓励。


  即将到来的1979年1月,全球石油危机将彻底爆发。


  曰本开始从以纺织为主的轻工业,转向钢铁、化工为主的重工业。


  但,这一会除了江山,谁都还蒙在鼓里。


  已经准备好新一轮广告的曰本丝绸,也同样在紧锣密鼓中。


  夜幕下的广电招待所。


  305房间里的江山,眼光灼灼的抚摸着手里的绸布盒子,几次都没能成功合上嘴。


  “都说我们浦江人小气,”黄华替没有见过市面的江山,愤愤道:


  “我看这燕京电视台也不怎么大气,就该奖励一台电视机,这要是抱回去,多有面!”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