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赵辰李若霜 >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还有这样的好事

正文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还有这样的好事

  有人带头,自然是有人会跟着一起追上去。


  不一会,近百名大理寺官员,全都追了过去。


  即便是有人被逼无奈,但现实更让他们没有选择。


  “戴少卿,还请您与汉王殿下说说好话。”


  “我们愿意听他的安排,只要能赚到养家糊口的钱。”


  有官员开口求着戴胄帮忙说好话。


  戴胄是很想给这些家伙一拳的。


  方才好好说话不就好了,阴阳怪气之后,还要他戴胄去舔着脸求情?


  若非是看在同僚的情面上,戴胄定是拂袖而去。


  但此刻,戴胄还是走到赵辰面前,陪笑道:“赵尚书,今日还是要麻烦你,某代他们与赵尚书赔罪。”


  说罢,戴胄便是与赵辰深深拱手。


  “赵小子,算了,就当是帮朕一个忙。”皇帝也是开口劝着赵辰。


  皇帝也不能真让这些大理寺官员饿死了。


  但他如今确实是拿不出来钱!


  赵辰回过头,看着身后一众人期待的望着自己,招了招手,说道:“跟我来吧。”


  ……


  皇帝与一众大理寺官员都跟在赵辰身后。


  走着走着,众人才发现,他们竟然来到了东市的忘忧书局门口。


  忘忧书局外面,排了很长的一支队伍,他们都是来书局买书的。


  队伍里,有穿着破烂的穷苦百姓,也有衣着华丽的富人管家。


  “我们来这是干嘛?”


  “不会是让我们来排队吧?”


  “要紧紧是来排队那也还算好,可别是让我们来卖书的。”


  大理寺官员有些紧张。


  他们此刻可都是穿着大理寺官服,要是站在这里帮忘忧书局卖书。


  那可真成了笑话!


  街上的百姓们也看到了这些穿着官服的大理寺官员。


  见他们站了这么多人,肯定也是好奇的很。


  “诶,看他们的穿着,似乎都是大理寺的官员,他们怎么来这了?”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不知道啊,那位不是大理寺少卿戴胄戴少卿吗?”


  “怎么他也在这里?”


  “会不会是忘忧书局出什么大事了?”


  “不会吧,忘忧书局背后可是汉王殿下,怎么会出事?”


  “也是,那他们这么多人来这,是干什么?”


  百姓们好奇,戴胄他们也是一脸的迷茫。


  他们可不清楚,这走着走着,赵辰怎么就把他们带到此处了?


  偏偏赵辰还让他们在这里等,而后自己倒是跟皇帝一起进了忘忧书局里面。


  留下他们这些人在这里被各种奇怪的木瓜膏盯着。


  “诸位,今日有一个好消息。”


  众人正小声议论着,便见忘忧书局的掌柜突然走出来,笑着与众人喊道。


  百姓皆看过去,大理寺的一众官员也是看过去。


  “诸位也都看到了,今日我们现场来了一些特别的人。”忘忧书局掌柜的看向大理寺一众官员。


  百姓也是看过去。


  唯独大理寺官员们此刻感觉自己面上臊的通红。


  但凡他们有办法,也不会来到此处。


  “对,就是大理寺的官员们。”


  “也许很多人就会问了,大理寺的官员们来这里,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这就是老朽要告诉诸位的好消息。”


  “大理寺作为审理刑狱案件的部门,大理寺官员们更是对我大唐刑律熟知于心。”


  “为此,皇帝陛下准备在国子监,招收一批学子,这批学子,只要其三代没有下过大狱,都有资格进入国子监。”


  “成为未来大理寺衙门的候选人。”


  “而我们眼前的大理寺官员,就是他们的先生。”忘忧书局掌柜的说着。


  场面已经彻底安静下来。


  进入国子监,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而且,现在还有这些大理寺的官员们亲自教导。


  能成为大理寺官员的学生,可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更何况,此次学子想要进入国子监,竟然没有任何的身份要求。


  只要他三代之内的人,没有人蹲过大狱就行。


  这也就意味着,士农工商,无论是谁,都是有资格进入其中的。


  “还有这样的好事?”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之前的长安军事学院,我家小子就差一点进去了,这次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得好好听听,这么好的机会,可是不能错过。”


  百姓们面露喜色。


  这样的消息,对他们来说,分明就是恩典。


  “还好,只是让我们当先生,之前还以为……”


  大理寺官员们也纷纷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让他们上街叫卖,那就没什么大事。


  教学子们律法,倒是问题不大。


  以后若是有一两个出息的家伙,说不定还能光耀门楣不是!


  大理寺官员此刻也是面露笑容。


  戴胄也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忘忧书局里面,皇帝望着赵辰,他有些不太明白赵辰这种做法。


  “赵小子,你准备招多少学子?”


  “大理寺官员们,可是有一百来人,一人得教授多少个?”


  “还有,你这个钱……”皇帝开口,与赵辰问道。


  “国子监每年招收的士子,说句不好听的话,很多都是无用之人。”


  “每年浪费那么多资源去培养他们,不如培养出一些专门的人才。”


  “比如大理寺培养学子学习律法,审理刑狱之事。”


  “户部培养学子识帐、记账、查账之法。”


  “这叫做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将来就算是朝廷缺人,我们也可以随时找到补缺之人。”


  “至于陛下说的招收多少学子,我准备是一名先生,教授八名学子。”


  “而这八名学子,士农工商,皆占其二。”


  “钱的话,自然是从学子的束脩扣除,商人有钱,且地位最末,可以让他们多交钱,用以先生们的薪水以及留存国子监的盈余。”


  “至于其他三者,满足他们日常生活学习所需就是。”赵辰与皇帝缓缓说着自己的想法。


  皇帝张着嘴,他觉着赵辰的脑子肯定不是什么正常人的脑子。


  不然怎么会想出如此巧妙的法子。


  既解决了大理寺官员的俸禄问题,又给大唐储备了专业的人才,还特么可以多少剩余一些钱到其他地方。


  “臭小子,你可真是个天才。”皇帝猛地一拍赵辰的肩膀,却是被赵辰一闪,一巴掌打在前面的桌子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