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赵辰李若霜 > 第二百七十三章 伟大的外交官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三章 伟大的外交官

  “赵副主考不要只会耍嘴皮子,我们是要看看您的真本事的。”


  “哈哈,赵副主考不会是怕了吧,放心,我们今日只带了耳朵过来……”


  “那你们现在是在放屁吗?”赵辰随口说道。


  “噗——”


  有官员笑出了声。


  之前说话的世家官员此刻也面色涨的通红,怒气冲冲的看着赵辰。


  “诸位请听好了,此题解答可从两个方面。”赵辰声音提高八度。


  太极殿中顿时安静下来。


  长孙皇后恰好走到皇帝身边,见赵辰如此信心满满,不由得松了口气,在皇帝旁边坐下。


  “第一,便是外交。”


  “赵辰有和平共处原则,说与诸位听。”


  “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第二,便是军事。”


  “所谓弱国无外交,外交是建立在国强民富的前提下,否则额,便会有足够多的人窥伺神器。”


  “而对于发展军事,只需要记住五句话: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赵辰的声音在太极殿中回荡。


  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是让群臣满心震撼。


  他们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言论。


  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平等互利!


  这得是多么伟大的外交官员,才能总结出如此成熟的外交体系。


  赵辰一个少年,他这是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


  可若是从旁人嘴里听出来的,为何他们这些个官员,从未听说过?


  难不成真是赵辰自己总结出来的?


  还有军事方面的五条。


  政治正确,自然是军队要终于大唐陛下。


  军事过硬,说的便是军队的战斗力要足够强悍。


  作风优良!


  纪律严明!


  保障有力!


  这些总结,更是把军事建设完整的概括了下来。


  这些,他们都是从未听说过。


  “赵……赵县侯,这……这些,真的是……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英国公李绩狠狠的吞咽了一口唾沫,有些艰难的看着赵辰。


  他作为行军军师,寻常最为忧心的,便是军队建设问题。


  没想到,赵辰仅仅只用了二十个字,便将所有的事情全都概括出来了。


  以后他训练军队的时候,只需要按照这二十个字的总方针去做,便万无一失了。


  “赵县侯,不如你跟我去军中,不出一年,你定然会是我大唐的军中翘楚。”李绩缓过神来,与赵辰邀请道。


  “多谢国公大人,赵辰不习惯军旅生活,还是不去了!”赵辰拱手,笑道。


  “赵县侯,既然你不愿意去军中,那就随本王去礼部任职如何,本王可以请陛下,封你为礼部侍郎,带再过几年,本王退下去了,这礼部尚书,便是你的!”礼部尚书李孝恭与赵辰邀请道。


  李孝恭是河间郡王,他可从来没有如此邀请过任何人。


  赵辰,是第一个。


  便是如同房玄龄等人,此刻也是露出羡慕的神色。


  不是因为李孝恭许诺的礼部侍郎职位,而是李孝恭对赵辰的态度。


  这意味着,赵辰日后前途无限。


  “观音婢,你看你白担心一场了!”李世民回头,与长孙化皇后笑道。


  “不算白担心,能听到赵辰如此见解,臣妾心里也是着实高兴。”长孙皇后欣慰的看着前方的赵辰,小声说道。


  “这小子,当真是让朕无比的惊奇。”李世民也是轻叹一声。


  他可是真的没有想到,赵辰竟然会如此轻易的便给出了答案。


  而这答案,竟然如此的新奇。


  便是他们大唐,就可以直接搬过来照抄。


  以强大的军事为基础,中庸的外交手段的为辅,大唐便可进退有度。


  这考题出的好,赵辰答得也是极妙。


  “赵县侯果然大才,竟然有如此见识!”


  “之前老夫还以为,赵县侯肯定要长篇大论,没想到竟然总结的如此干脆。”


  “赵县侯年纪虽轻,却有如此见识,是我大唐之福。”


  “大唐当兴!”


  群臣们纷纷目光激动的看着赵辰,嘴里更是毫不掩饰对赵辰的敬服。


  他们越是称赞赵辰,世家的一众官员脸色便越是难看。


  尤其是他们还把士子的名单给交出来了。


  这些颇有些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迹象。


  士子张举此刻人都懵了。


  他哪里想的到,赵辰竟然如此轻易的便解出了这第一道考题。


  这让他怎么办?


  “张举,你可还有什么话说,或者说,你有比赵辰这解答更好的?”李世民淡淡开口,不怒自威。


  张举这个时候还想着今天要怎么办,哪里听得到李世民的话。


  人都是愣在原地的。


  久久都没有回应李世民。


  “陛下,士子张举包藏祸心,企图陷害我大唐县侯,此尞当诛。”魏征与李世民抱拳道。


  魏征可是很看不上张举这样的人。


  屁本事没有,还怪别人太优秀。


  这样的人多了,整个大唐就乱了。


  李世民是第一次觉得魏征这家伙,说了一句让自己开心的话。


  不惩治这个张举,人人都以为这宫城之外的鸣冤鼓,是可随便敲响的。


  “来人,将贼子张举拿下,推到午门,斩……”


  “陛下,小人是冤枉的,是有人逼我这么做的!”


  “陛下饶命,是他,是他逼着我去敲鸣冤鼓的。”张举见有侍卫上来,自知要被处死,顿时大惊失色。


  手指之前拿出士子名单的官员,拼命挣扎,与李世民高声喊道。


  “哦?”李世民目光扫向前方的那名官员。


  他倒是没想到,竟然如此简单就试探出了这些东西。


  这世家找的人,就如此的没有骨气?


  其实李世民是没有想,世家那些人谁会相信,赵辰如此轻易的就解出这第一道考题?


  因为便是他们,也是极为棘手?


  赵辰的年纪,让他们自然而然的放松警惕。


  “陛下,莫要听这人妄言,臣与他不认识,怎么可能会与他有过密谋?”官员慌忙之中,直接跪在地上,与李世民喊道。


  “朕也相信,是这张举构陷于你,来人啊,张举诬陷我朝中大臣,罪不容赦……”


  “陛下,小的有证据,他送我两百贯银钱,让小人来敲鸣冤鼓,陷害赵县侯,那钱小人还没有用,便在小人家里的炉灶里。”


  “请陛下饶小人一命!”张举喊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