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搞化学的不能惹 > 四十七 谁管得了王爷

正文 四十七 谁管得了王爷

  刘大双苦笑了一会儿,对着刘玉龙和郭先生说:“县里人怎么说?”


  “蒙古人老牛了,县里人根本不敢出声。蒙古人说咋的就咋的!”刘玉龙说。


  “噢!朝廷的话到下边不好使了。”刘大双冷笑道。


  “是啊,天高皇帝远,这本来就是蒙旗,蒙古人也没把朝廷放在眼里。来的三个人,领头的听说是三福晋的弟弟。”郭先生叹口气说。


  刘大双想了一下说:“这样吧,先不急,这阵子您二位辛苦一下,三天两头的带着好酒去,请蒙古人喝酒。但千万不要提买地的事,酒喝了,再送点给他们。全拿家里度数高的。”


  听了刘大双的话,刘玉龙和郭先生眼睛亮了一下,互相瞄一眼,知道刘大双又憋着啥…….


  过了几天,刘大双问刘玉龙:“喝的咋样?”


  “喝不过呀!老蒙古太能喝了。”刘玉龙愁死了。


  “继续喝!”刘大双笑笑。


  又过几天,再问刘玉龙喝的咋样?


  “哎呀我靠,我们哥几个感情老好了,就差穿一条裤子!”刘玉龙大着舌头说。


  “喝,一定要穿一条裤子。”刘大双仍旧笑着说。


  抽空去看看保安军的训练,他发现刘玉龙仍旧精神抖擞的喊着口令。


  可以啊,喝酒啥事儿不耽误,跟我们老厂长有的比。


  当初老厂长晚上喝的搂着电线杆子当舞伴儿,第二天不迟到不早退,工作一天,晚上再接着喝。


  看看这训练的十几个人,精神面貌明显不同了。


  排成一列整齐站好, 挺胸,抬头,收腹,平视前方,目光坚定,脸上波澜不惊。


  队列行进,整齐划一,转身,摆臂,抬腿,如机械般准确,隐隐带着一股钢铁的味道。


  有几分火候了!可以考虑下一个科目的训练了。


  刘大双看完训练,算算日子,过了正月十五了,可以先送点货去洮南了,要不手里银子不够用了。


  准备了几天,带上三千个首饰盒,八千个木梳,四匹马套了两挂车,一车刘玉虎赶着装货,一车刘玉龙赶着装人,刘大双专门带了六个保安军队员。货多银子也多,不小心点不行。


  “哎哟!我这过了年才开张,刘公子的货就到了。真是及时雨啊!”姚平治满面春风。


  “先生,也是巧了,我家亲戚预计到这些货会好卖,订单没收到,就先发了一批过来。”刘大双看似随意说着,却把路途遥远这个漏洞堵上了。


  “贵戚大才,神机妙算,出人意料啊!”姚平治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真是个老狐狸,不好对付!”


  结算好帐款,姚平治似是随意说了一句:“小女雯雯对刘公子所赠之物,甚是喜欢,只是不能前来面谢,还请公子海涵。”


  “敢问雯雯姑娘……?”刘大双问道。


  “啊!小女今年在奉天就读女子小学,无法分身。”


  又一个朦胧变成了回忆,连点念想也没了,过年又大了一岁,眼瞅着青梅竹马这事儿没着落了。


  刘大双心里有几分小小的不甘。


  “先生,小子有一事相烦,不知可否?”其它的东西先放下,赚银子要紧。刘大双调整了一下心态,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请直言!”姚平治笑笑。


  于是,刘大双拿过一张白纸,画了个记忆中的伏特加酒瓶形状。


  “先生,我家亲戚跟西洋人重金购得一俄酒秘方,让我们试着做了些,现在要订一些这样的酒瓶。不知先生可有办法?”


  姚平治拿过纸看看,笑着说:“倒是个洋人酒樽,我帮你联络一下奉天,一有消息马上通知你。”


  刘大双又让人搬了两坛酒进来,笑笑说:“让先生见笑了,这是我刘家祖传秘方酿制的,请先生一试优劣。”


  姚平治看着两坛子酒,哈哈大笑:“刘公子,奇才也!”


  打开盖子,先都闻了闻,又吩咐人拿来酒提子和两个小碗。


  把两坛酒分别倒满两个小碗,慢慢的品尝了几口。


  “不错,尤其是这坛子,性如烈火,却又刚中带柔,不疾不徐。”姚平治指着那坛子六十几度酒说。


  “至于这坛,味杂而不纯,有些寡淡,只能算是平庸之物。”


  “先生高见,一语中的,不知可否在贵铺寄售。”刘大双客气地说。


  “价格如何?”


  “这坛性烈的,名曰大漠孤烟,实售五十文。这坛略淡的,名曰靖安小烧,实售五文一斤。”


  姚平治沉吟片刻,淡淡一笑:“大漠孤烟,此名甚好,倒是有几分意境。靖安小烧,质朴归真。价钱还算公道,每种先送二百斤。”


  “好,多谢先生相助。”刘大双行了个礼。


  刘大双告辞要走,姚平治却又笑着说:“这个也是你做的吧?”


  说完,抬起一只脚,露出一只琥珀色皮鞋。


  刘大双一眼认出正是王大毛所售之物,于是也笑笑说:“鞋子是王掌柜的做的,皮子却是我刘家的。”


  姚平治摇头一笑,说声:“不错!不错!请走好!”便转身进去了。


  刘大双还个礼,也转身去了王大毛处。


  王大毛一见,照例是又搂又抱,热情的很。


  见到搬进来的两坛子酒,更是高兴。


  “兄弟呀,正馋酒哪,你再不来,我可准备去靖安找你拿去了。”


  “上次那么多你全喝了?”刘大双有点奇怪的问。


  “我一个人哪喝得了那么多?这不兄弟们多嘛,见我这酒好,直接动**了,老哥哥我过年也才喝了一坛。”王大毛唠唠叨叨诉着苦,可脸上却很得意。


  “哈哈!王大掌柜的好像有什么喜事瞒着我,是不是八旗那儿有消息了?”刘大双打趣地问。


  “哎呀,什么事儿都瞒不住小兄弟,鞋子的事儿,他们说开春就报到盛京将军那里,秋天换装。”王大毛得意地说。


  “那先恭喜王大掌柜的发大财!”刘大双连忙一抱拳。


  “全靠小兄弟,全靠小兄弟。今天不能走了,等下吃点好嚼咕。”


  “王大掌柜的,这雪开始化了,你看咱们说好的收羊收皮之事该动手了吧?”


  “是啊!我也正想找你商量呢!”王大毛马上应道。


  两个人谈了一阵买卖上的事。刘大双低声说:“上次那个东西,有的话,再聚忙弄几杆,胡子太多了,不防着点不行啊!”


  “我也听说了,小兄弟家遭了胡子,我想想办法吧!”王大毛一脸同情,心里却一百个瞧不起,不是说打兔子吗?这回被免子咬了吧!


  “多谢王大掌柜的,洮南这儿新设了个垦荒总局,不知道你熟不熟?”刘大双谢了一声又问。


  “这倒是听说了,全是朝廷派来的,专门管这个开荒的事儿。”王大毛随意的说。


  “不知道这王爷是不是也归他们管?”


  “这可不好说,我得打听打听,王爷可不是一般人能管的。”王大毛没敢乱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