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鬼手医妃:病娇邪王太粘人 > 第471章 知情人,抽丝剥茧

正文 第471章 知情人,抽丝剥茧

  古代的许多习俗,都和现代不一样。


  因为古代生产能力低下,很多事情都必须提前做预备,才能不受影响,因此也催生出了许多特有的习俗。


  比如说,婚嫁,或者大丧。


  古代嫁个女儿,很多都是从女儿一出生就开始准备嫁妆,提前几年甚至十几年就开始制作婚床和嫁衣。


  而丧事也是同理。


  给将死之人准备的棺木,大多都是在重病,或者预感到对方命不久矣的时候开始准备。


  因为棺木打造需要时间,越是讲究的勋贵人家,就越要提前做准备。


  这种行为,在古代就叫做冲喜。


  “徐元珊昨天半夜身亡,属于是突发意外,照道理,徐家是不可能提前预料到的。可是今天上午,徐家就把灵堂都布置好了,满府飘白,连为死者诵经的高僧都到了,甚至还有人上府祭拜,这说明什么?”


  云苏冷淡地说道。


  周管家听得脸色变了变,还没来得及说话。


  君长渊低沉地道:“这说明,徐家一早就准备好了各种丧事要用的东西,才能反应如此迅速。”


  “没错。”


  云苏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所以我才说,跟我想的一模一样。”


  周管家倒吸一口冷气:“这么说,徐家是早知道徐大小姐要死了,才会提前做准备吗?”


  “那不然呢?白布也就算了,正常勋贵人家用的棺木,都是量身打造的吧?要不是徐家为徐元珊提前准备好了,她的丧事怎么可能办得这么快?”云苏道。


  这才短短一晚上……


  不,应该说,才半个晚上。


  居然连灵堂都布置好了,可真是迫不及待啊。


  “王妃娘娘,这也不对啊。”


  周管家皱紧眉头,“老奴听说,徐大小姐一直身体不好,养在乡下很多年都没治愈。说不定徐家是为了给她冲喜,才提前准备了棺木和丧事用的东西?”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云苏反问道:“那高僧又是怎么回事?”


  周管家一愣,高僧?


  “徐家不是要大办丧事,特意请了高僧上门诵经吗?我记得京城里是没有寺庙的,只有京郊才有,而且距离不算近吧?”


  云苏转头问君长渊。


  君长渊微微点头:“距离京城最近的寺庙有三座,清水寺、双峰寺和相国寺,乘车来回都要半天以上的时间。”


  周管家喃喃道:“下人来报,徐家请的就是相国寺的高僧,有几十位之多,还有一位相国寺的副主持。”


  “先不说从相国寺请和尚到京城,来回路上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就光是办丧事请高僧诵经,就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少则三五天,多则几十天,没有提前跟寺庙说好的话,临时去是很难请到人的吧?”


  云苏冷笑了一声,又道。


  “如果是高门大户,比如亲王府、皇子府这种,临时去请还说得过去,寺庙也会卖个面子。可徐家算什么呢?他们有这么大的脸面,说让高僧上门就能上门?”


  别开玩笑了。


  一个寺庙里总共就多少和尚?副主持又有几位?


  要是徐家没有提前跟相国寺谈好,那些诵经的高僧能这么快上门?徐元珊昨天半夜死,今天一早高僧就全来了?


  周管家一时说不出话来。


  云苏到底是外来户,对天盛的丧礼习俗还不算太了解,只是根据常识发现了不对劲。


  但周管家不一样。


  他可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氏,而且年纪也大了,对这些习俗规矩了若指掌,因此更能体会到云苏所说的疑点。


  确实——


  如果说量身打造的棺木,和白布这些身外东西,还可以说是徐家为了冲喜提前准备的。


  但高僧这个……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毕竟,你都不知道人什么时候会死,怎么去寺庙提前说?还这么精准地刚好在人死第二天上午就到了?


  这么一推测,再细细往下想,就让人不禁毛骨悚然了。


  周管家不敢置信地道:“如果是这样,那徐家岂不是真的……”早就知道了徐元珊的死期?


  所以,才能提前做足准备,这么快就把丧礼办起来。


  可正如云苏所说——


  徐元珊昨夜的突然死亡,对于局外人来说,是一个突发性的意外。


  没人能提前预料到意外。除非这根本不是意外,而是人为。


  那能提前预料到这种事的,要么是安排“意外”的幕后黑手,要么就是知情人。


  ——徐家属于哪一种呢?


  君长渊凤眸微眯,冷声道:“难怪苏苏你说,这是一个提前布置好的局,本王先前还有疑惑,现在倒是可以肯定了。”


  这多亏了徐家人的“心急”,把丧事办得这么顺利又盛大。


  云苏道:“不止如此,徐家人的态度也很有问题。昨夜在大长公主府,事情刚发生的时候,我就说过徐元珊的死有问题,最好是验尸查明清楚,但她母亲极力反对,坚决不同意。”


  “考虑到徐夫人突然丧女,情绪不稳定,又顾忌女儿的死后名声,这点还说得过去。


  但是今天一大早,徐茂德三人就告御状,把事情闹到了陛下面前。


  我再次提出要验尸,他们的反应比徐夫人还激烈,无论如何都不答应……”


  周管家忍不住道:“这有什么问题吗?徐大小姐是闺中而亡,徐家爱惜女儿名声,不肯验尸,也算合情合理。”


  “重点不是验尸,而是徐家在这件事上的态度——他们根本不想查明徐元珊的死因,只想给我定罪。”


  云苏微微眯起眼,继续道:


  “徐茂德三兄弟都是朝中官员,又当了几十年的边关将领,不可能是傻子。


  可是从头到尾——


  无论我怎么说明这案子的疑点,甚至他们自己都答不上来杀人动机,却仍然一口咬定,再三恳请陛下给我定罪,就连他们的说辞都是一样的。


  这是真的三兄弟特别有默契?


  还是他们提前串好了说辞,就是为了在陛下面前,证明我有罪?”


  周管家浑身一激灵,后背发凉:“如果不是老奴听到了风声,让沈大夫提前叫醒王爷入宫,那恐怕……”


  “不是恐怕。”


  云苏一字一句地说,“如果不是君长渊及时赶到,以徐家人当时的激烈态度,陛下一定会当场给我定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