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重回嫁给知青那年 > 667章 我不想和一个心里没我的人谈恋爱

正文 667章 我不想和一个心里没我的人谈恋爱

  夏云很早就起了,苏忆安都是自然醒,她起的时候已经七点多了,大堂嫂给送了豆腐和煎饼,吃起来方便。


  苏忆安就开始在小园里拔葱,吃点简单的,吃了饭后要下地的。


  “以前就住这儿呀,挺简陋的。”


  “农村,肯定简陋啊,之所以下乡,是为了到艰苦的地方锻炼,自然是哪里艰苦去哪里。”


  “不后悔来到这儿吗?”


  “有什么后悔的,有时候经历是一种难得的厉练。”


  “看你挺高兴的,高兴是因为见到了她吗?”


  “咄咄逼人就没有意思了。”


  “我不是,我就问问。”


  “你是这么认为的,我再说什么,你也认为我是在撒谎了,乐彤,希望我们能在信任中交往。”


  真的,苏忆安绝对没有偷听的故意,她甚至想快点进院子,别打扰人家闲情信步。


  可惜晚了一步,谢瑾年和闻乐彤已经参观完走了出来。


  “姐,是你啊。”


  苏忆安大大方方地走近,“对,这就是我家,有时间来做客。”


  闻乐彤看着谢瑾年,谢瑾年说道:“改天吧,不是说去小学看看吗?”


  这位,还真当旅游了。


  闻乐彤是位很有修养的美女,她礼貌地回复,“那就改天的,姐,走了。”


  “别叫姐了,你应该比她大。”


  真是多嘴多舌,苏忆安表示一点不在乎姐姐妹妹,她还没到拼命隐藏年龄的时候。


  回屋,苏忆安切了半盘大葱拌酱,和豆腐煎饼缺一不可,绝配。


  戴上草帽,围上纱巾,苏忆安喊上刘国庆又下地了。


  还是那句话,必须严格,落下一穗可就坏事了。


  谢瑾年和闻乐彤早一步去了公社,借的是脚踩的三轮车。


  闻乐彤奇怪地问:“我看支书家有烧油的,你为什么不借那辆,这种脚踩的费力气。”


  “没事,又不急着赶路,享受的是这个过程,我这才几年没有骑了,也就两年多。”


  “是不是苏忆安也坐过车斗,你在前面骑?”


  “你怎么有那么多的好奇?别忘了,我和她结过婚,肯定做过很多事,你要是追究,可有的追究了。”


  闻乐彤眸子暗了暗,“我不是追究,好奇倒是有一点,苏忆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子,让你哪怕离婚了,还依然对她念念不忘?”


  “已经过去了,我和她已经再无可能了,最应该珍惜她的时候我不珍惜,最幸福的时候,我更不应该打扰了。


  你也听到了,她有一个很爱她的爱人,生了三个孩子了,家庭美满又有事业,我要是横插一棒子,我成啥人了?”


  “那你还拿她的相片?”


  “相片的事另有原因,我会找机会还回去,我现在也很后悔拿她的相片了,惹得姚敏做出那么疯狂的事。”


  姚敏的事刚传到他耳朵里,他就怀疑是自己刺激到了姚敏,他好像总是在做傻事,害人害己的事。


  “瑾年,你应该走出来了,我可不想和一个心里没我的人谈恋爱。”


  说实话闻乐彤背负了很多,她从小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有自己的家族企业,后来充归国有。在混乱的十年,得到了很好的庇护,所以平稳地等到了政策变好。


  闻家世代经商,除了她和妈妈以外,都有一副经商的好头脑,仅仅两年的时间,闻家在山水之城崭露头角,有了一席之地。


  闻乐彤知书达礼,人又长得漂亮,长辈对她的婚姻是有很高期待的。


  为什么会有政治联姻和商业联姻,就是希望有1+1>2的效果。


  闻乐彤的女婿人选大概率就在那几个人之中产生,她不是XX厂长的儿媳妇,就是XX经理的孙媳妇。


  可命运的齿轮,让闻乐彤和谢瑾年相遇了。


  一个从羊城回省城,一个从羊城上车又中途下车,买了同一个小间的硬卧,同为上铺。


  不记得是谁先开口的了,反正同车的近二十个小时之内,两人谈的很投机。


  在同一个城市读书,想见面很方便,闻乐彤记得是她主动去找的谢瑾年。她看腻了衣冠楚楚而又不学无术的某某儿子某某孙子,穿的人模狗样的,转身又去舞厅泡妞去了。


  反而觉得谢瑾年的这种的阳光大男孩更有吸引力。


  一来二去的就熟悉了。


  谢瑾年对于自己的过去没什么好隐瞒的,他是下乡知青,在农村结过婚又离婚了。


  恋爱中少有理智可言,闻乐彤就算心里膈应,也已经晚了。


  情不知何时起,一往情深。


  闻乐彤的父母拗不过女儿,默认了这个二婚女婿。


  这次谢瑾年回苏家村,闻乐彤之所以跟过来,就是想看看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如果有可能,她想见见让谢瑾年“念念不忘”的那个前妻。


  “我已经走出来了,不然我不会接受你的,要我见到她时,当成什么事都没发生,我做不到。我曾经很恶劣地对过她,在她的面前我硬气不起来。”


  闻乐彤愿意给谢瑾年时间,还有两年,足够他调整自己了。


  苏忆安亲自下地,亲自在一人高的苞米地里寻找,汗珠子淌在脸上,苞米叶的锯齿拉在脸上,挺疼的。


  也揪出了两穗漏网之鱼。


  苏忆安拿着给苏建军和刘国庆看,她只检查了一块地,这漏网率还是挺高的。


  “这样不行,从下午开始返工,重新找一遍,不要大帮拥,每人一块承包给个人,要是再有不合格的我就找这个人,罚款是肯定的,我绝对不是开玩笑。”


  不承包给个人责任心就是不强。


  “行,下午就这么办。”


  就在这时,一个妇女抱着一捆抽穗过来了,扔在了苏忆安的面前。


  “嫂子,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这是你们抽的穗,看看这是几片叶了?”


  抽穗,原则上带二至三片叶,有的绣穗晚,或者不那么细致,毕竟人不是机器,会多抽出一片两片叶来。


  她们会认为影响生长了,就会兴师问罪。


  苏忆安说:“嫂子,刘技术员在,你不妨听听他的解释。”


  “作物的产量不会低,反而还可能会增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