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重回嫁给知青那年 > 495章 小聚

正文 495章 小聚

  王相云的小女儿已经四个月了,刚出月子她就上班了,闺女和儿子交给了她娘家妈带。


  她娘家妈一辈子唯唯诺诺,在儿媳妇手上连个屁都不敢放,生了一场大病就让人家扫地出门了。


  是王相云把她妈接了过来,治好了病就留在槐北了,帮着照顾两个孩子。


  苏忆安租的三间房子,李王氏搬回自己的家后(部队帮着修葺的),三间就空了两间了,王相云就转租了,她和她妈带着两个孩子住。


  隔的近,才能上班看娃两不误。


  王相云是个外向的,店在她的手里销售量节节攀升,她还拉了一个国营食堂的客户,每天有近三十斤的销量。


  苏忆安都给她算了提成,每个月工资加提成比任副营都要高,任副营称呼媳妇都是“我们家财神”。


  王相云按照苏忆安的手绘地图找过来的,到了这一片又不知道哪家哪家了,就站在大街上拢喇叭。


  苏忆安正在厨房里准备饭菜,就答应了一声,王相云循着声音过来了。


  “乖乖,三层啊,忆安,你可真有本事。”


  “不买大点不行啊,人口多,我爹妈和弟弟也在,一家七口人,你寻思寻思吧,地方小了不够用。”


  “还真是。”


  王相云把卤肉拿了出来,洗了手切片码盘。


  “好好挣钱,也上市里买上几间房子,拥军上学也方便。”


  “不敢想,应该很贵吧?”


  “买平房的话,三间房子干八百,五间房子用不了两干,你和任大哥的工资花一个人的攒一个人的,攒一年就差不多了。”


  “那我就好好干,跟着妹子有肉吃。”


  苏忆安轻笑,“怎么不把孩子和大娘叫来?”


  “咱属于职工聚会,就别叫他们了,咱玩咱的,饿不着她们。”


  说了一会话,苏忆安就去外面大街上等着,以防也和王相云一样,到这里就不知道哪家哪家了。


  差不多四点半,分了两拔,人就来齐了。


  大房子谁不羡慕啊,比如严成俊男人这样的职别,房子真心不大,再看看苏忆安……不过有多大脑袋戴多大帽子,楚闻松确实有能力,男人很少夸人,对这个空降的上司赞赏有加。


  苏忆安也有本事啊,服务社、鞋厂、卤肉店,脑子灵活,活该人家有钱。


  羡慕不嫉妒,才能做好朋友。


  苏忆安招呼她们随便坐,酒桌摆在了二楼。


  周洁怀孕快七个月了,肚子老大了,是重点保护对象,是辛云庭把人送过来的。


  “嫂子,我是来蹭饭的,蹭完饭我再驮着她娘俩走。”


  苏忆安笑道:“行啊,我爹就缺个陪酒的,一起喝上几盅。”


  “不能喝喽,驮着老婆孩子,安全为主。”


  辛云庭现在是二十四孝好丈夫。


  这之中,只有秋桐不怎么说话。


  苏忆安王相云把八个盘端上来,招呼大家坐下吃。


  “不知道符不符合大伙的口味,不符合担待着点。”


  “有肉吃就知足吧,别说老一辈人,咱这辈人谁没吃过苦?吃糠咽菜的日子谁没摊上过?”


  王相云的话引起共鸣,如今有了好日子,也别不知道好歹,气煞老天。


  周洁喜欢吃凉拌土豆丝,她的胃口挺好的,肉眼可见的圆润了。


  陈石榴说:“弟妹怀了个儿子吧。”


  辛云庭凑了上来,“嫂子会看相吗?我媳妇怀的是儿子?”


  估计每一位军爸爸都有一个生儿子的梦,长大可以去当兵,延续他们的军人情怀。


  “酸男辣女,老一辈人都是这么说的,我怀三的时候,也特想吃酸的。可我希望是闺女,拼命吃辣,结果生出来还是个小子,天命不可违。”


  众人都笑,年轻时候傻,好像都这么干过吧,不过吃酸的时候居多。


  苏忆安知道酸男辣女没有科学依据,但谁会傻的戳穿它啊?没生时希望是儿子或者闺女,生了之后不分闺女儿子,自己的骨肉都爱。


  连同苏忆安家几口,满满一大桌子。


  苏忆安又去端了一铝锅小鸡炖蘑菇,先帮李王氏盛了一碗。


  “牙口不好,干万别给我盛肉。”


  “煮了快三个小时了,很烂乎。”


  李王氏这么多年纪了,还为了一群没有血缘的孩子奔波,苏忆安既敬佩又心疼。


  这一顿饭,吃的还算愉快。


  苏忆安站了起来,说道:“一年又过去了,大家也都付出了很多,我在这里表示谢谢。过年了,我给在座的每个人包一个红包……不对哈,和周洁是朋友,国家给她发工资,我不管,其他人都有。”


  周洁小女人似的撒娇,“忆安,我也要,包小点,哄哄我。”


  辛云庭赶紧哄,“回去我给你包一个月工资的红包,咱不眼谗。”


  辛云庭像个兵吗?真的没眼看了。


  苏忆安从包里取出一迭子红包,分发给各位,以前在北疆的时候发过,去年也发过,大家都习惯了。


  红包里有多少钱,事后也透气,不患寡而患不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苏忆安就把金额摆在了桌面上,“大家的红包是一样的,每人五块钱,李奶奶不一样,她是二十块,多出来的十五块是我的心意,我也想为孩子包个红包。”


  只要善良的人都不会攀比。


  李王氏收下了,“给孩子的,我全收,谢谢你了。”


  王相云做了好一会的思想斗争,还是决定把自己的红包捐了出来,老太太太不容易,自己年轻挣钱。


  陈石榴负担重,她捐了一块。


  严成俊捐了两块。


  秋桐到底没舍得,“家里三个孩子,一分钱恨不得掰三瓣花,我就不出了。”


  苏忆安,“量力而行,捐不捐的不强迫,别有心理压力。”


  周洁夫妇得知老太太的壮举,很感动,特地掏了五块钱捐了。


  “另外,在座的人每家有二斤卤肉,我让王姐留在店里了,走时记得过去取。这一回周洁也有。”


  又有红包又有肉,苏忆安做事敞亮。


  冬天白天短,饭后去店里拿了卤肉,就各自散去了。


  今天的事,对秋桐的触动挺大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