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3章

  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军机议事


  众所周知,八旗是大清的统治基础。


  大清能坐天下,虽然和大清同汉人士绅的相互妥协,同流合污有着一定的关系。


  但根本还是靠着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大兵的威慑!


  否则的话,难道真的有人会觉得金钱鼠尾很好看?还是说真的有人会自甘下贱到,情愿给异族做奴才?


  说白了,还不是靠武力威慑嘛!


  可现如今广州那边却是一口气被明贼打掉数千八旗兵,抓获了数万旗人战俘。


  八旗满万不可敌的牛皮,这下算是吹破了!


  一但大清失去了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大兵的威慑,朝廷的权威是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的。


  到时候,整个天下怕是都要乱了。


  “杨景素,永玮,福隆安,真该死啊!”


  “他们就是这么报答朕对他们的信重的吗?!”


  乾隆咬牙切齿的说道。


  现在的他对辜负了自己信任的杨景素,永玮,尤其是福隆安,是恨极了的。


  尤其是福隆安!


  一想到被他所寄予厚望,册封钦差,负责两广剿贼战事的福隆安,就这么屯兵于永州,坐视广州陷落,数万八旗沦陷贼手,乾隆就恨得牙痒痒。


  他福隆安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养寇自重吗?!


  现在乾隆对于福隆安,是真的很失望。


  如果福隆安现在在他的面前,乾隆可能会毫不犹豫的下令将其赐死以谢天下。


  四周众人见此一幕,纷纷下拜磕头,连声的请皇上息怒。


  深吸一口气,乾隆强压住自己的怒火,开口说道。


  “传令下去,召军机大臣,六部尚书至养心殿议事!”


  语罢,他又对自己身边的李玉说道。


  “回驾养心殿!”


  李玉手忙脚乱的从地上爬起来,不敢有任何的二话,挥手吩咐抬步撵的太监们起驾返回养心殿。


  ……


  不多时,接到皇宫传令的军机大臣们便各自出门。


  领班军机于敏忠,太子太保阿桂,刑部尚书袁守侗,户部尚书梁国治,户部左侍郎兼八旗步军都统和珅等军机大臣纷纷抵达了皇城外。


  这便是当下乾隆朝中的军机大臣们!


  其实,原本的军机大臣中还有福隆安和福康安两兄弟的。


  但是,现在福隆安作为钦差领兵南下平贼去了,而福康安则是被外任为黑龙江将军,两人军机大臣的位置自然也就空出来了。


  几位军机没等多长时间,便见皇城中门打开,乾隆的贴身太监,紫禁城总管太监李玉出来相迎。


  “诸位大人快随奴才来,主子爷正候着诸位大人呢!”


  李玉在看到一行人之后,赶忙开口招呼道。


  几人闻言,快走几步,随着李玉一起往皇城内走去。


  行至半路,领兵军机于敏忠开口询问道。


  “李公公,可知皇上深夜唤我等臣僚前来,是有何要紧之事吗?”


  于敏忠已然上了年纪,现在他在军机处只是挂着一个领班军机的名分,但却是几乎不怎么管事。


  是故,他对乾隆深夜召见议事,感到相当的迷茫。


  李玉闻言,面露难色的目光在四周环视了一圈,然后压低声音开口说道。


  “是两广方面传来的军报!”


  “两广那边战局又出事了,皇上正恼火着呢。”


  “诸位大人切记小心说话!”


  乾隆召集军机大臣们前来养心殿就是为了商议此事的。


  既然如此,那李玉提前给军机大臣们透露一点消息,自然不犯忌讳。


  否则的话,以李玉的谨慎,是断然不会向外臣胡言乱语的。


  几位军机闻言,面面相觑。


  一张张脸上都是肉眼可见的凝重之色。


  “广州那边的战局?可是伪明贼兵又做出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了?”


  阿桂开口询问道。


  他是现在满清的军机处中,少数真正精于军事的军机大臣,是故,对于两广那边的战事,他自然是心中有数。


  李玉点点头。


  “正是如此!”


  “根据两广那边传回来的消息,现在两广的局势算是大坏了,甚至就连广州都沦陷于明贼之手。”


  “这次皇上是真的动肝火了!”


  李玉在乾隆身边伺候了几十年,自乾隆还是个皇子时,他便在身边伺候了。


  对于乾隆的脾气,李玉比大多数人都了解。


  哪怕是现在在外朝中,被人戏称为和贵妃的和珅和大人,论起对乾隆的了解来,也是比不上李玉的。


  乾隆是不是真的生气,李玉心中有数。


  广州失陷!


  现在众人心中便只剩下了这四个字眼!


  既然广州失陷了,那广州八旗呢?广州十三行呢?


  所有人都能意识到,大清于两广的战局,这下是真的败坏了。


  不!不只是广东战局!


  若福隆安不能在湖南遏止住明军的攻势,那接下来,整个南国怕是都要变天。


  现在,几乎所有人的脸色都是直接沉了下来。


  大清不能失去南方,就如同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他们不敢想一但失去南方的税赋钱粮,大清朝廷还怎么能维持的下去。


  没给他们一行人太多的时间乱想,他们便快步抵达了养心殿外。


  李玉进去通传了一声,然后于敏忠,阿桂等军机大臣便被传唤了进去。


  一行人进入养心殿,没有犹豫,齐刷刷的打千儿行礼,跪在了乾隆面前。


  “老臣/奴才,参见皇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深吸一口气,摆摆手说道。


  “免礼,平身,赐座!”


  等众人都坐下之后,乾隆命李玉将两广方面用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急报交给一众军机大臣传阅。


  “都看看吧,这是两广方面用八百里加急所送来的急报!”


  “广州将军,两广总督,广东提督等大员尽没于阵上,广州沦陷于明贼之手,而福隆安这个钦差却是坐视广东战局彻底败坏。”


  这里面,两广总督,广东提督等大员是确定死了的。


  但广州将军却只是被俘,但乾隆也只当他死了。


  乾隆不敢想象,广州将军一但贪生怕死,投降了明贼所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div class="contentadv">“诸位卿家都说说吧,我大清该如何处置广东战局,如何调换钦差人选。”


  乾隆在说这话的时候,语气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


  但他因为用力攥着一串佛珠,而显得发白的指节却是表明,他实际上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这么平静。


  现在的乾隆已经有了要调换钦差的人选,并将福隆安带回京师罪责的打算了。


  但是,在乾隆问话后,回应他的却是只有一片沉默。


  一名名军机大臣都没说话,偌大的养心殿内,只剩下了一阵阵翻阅书页的声音。


  那是军机大臣们在翻阅广东送来的急报。


  片刻之后,阿桂最先开口说道。


  “回皇上的话,要奴才来看,福隆安现在的应对是正确的。”


  “两广方面贼势糜烂,而朝廷给其的圣旨是只能调动贵州,湖南,广西,广东四省兵力。”


  “这里面,两广的兵力都已经在明贼的兵锋前折损严重。”


  “现在福隆安所能调度的军队,也就只剩下湖南和贵州了。”


  “而这两省的绿营驻军相加,不过也相当于广东绿营的兵额数。”


  “且这两省也都还得预留一部分兵力驻守地方,而不能一口气全部调出。”


  “可见现在福隆安所能调度之部队,相对明贼的贼兵而言,是捉襟见肘的。”


  “在奴才看来,福隆安现在带兵固守湖南永州,扼守明贼北上步伐,以免贼势扩大至两湖,而不是浪战,实乃老成持重之举。”


  阿桂和傅恒的关系很好,福隆安平日里是要叫他一声世叔的。


  是故,关键时刻他自然是会站出来帮福隆安在皇帝面前转圜。


  乾隆闻言,忍不住蹙了蹙眉。


  因为,他不喜欢被人质疑!


  但却是没有发作,因为阿桂所言是有道理的。


  阿桂这么一分析,福隆安所面临的局面,确实是不能冒然进兵。


  一但福隆安也战败,那败坏的可就不只是两广的战局了。


  稍稍沉吟了一阵,乾隆接着说道。


  “阿桂,那你认为两广战事朝廷该如何应对?”


  阿桂闻言,站出来说道。


  “回皇上的话,奴才觉得我大清应当再派一名知兵的钦差,负责统辖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北等诸省兵力,同福隆安两相配合,一同进剿两广。”


  阿桂的思路很明确,如今贼势扩大,剿贼之势不能就交由西南数省了。


  东南方面也得调度起来!


  整合整个南方的兵力,大军压境,一举荡平明贼。


  乾隆还没说话,便听得一旁的和珅开口说道。


  “如此的话,是不是过于小题大做了。”


  “一下子调动南方九省兵力讨贼,国库怕是支撑不住啊。”


  在和珅看来,贼人如今不过是在两广肆虐,调集同两广接壤的省份的兵力讨贼便足够了。


  朝廷一下子调动九省兵力联合进剿,这声势可就太大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平三藩呢!


  更重要的问题是,兵力调动的越多,朝廷这边所需支出的钱粮也就越多。


  和珅怕国库无法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战事!


  要知道,朝廷这些年又是皇帝下江南,又是兴建圆明园的,每一项都是大支出。


  早就有些入不敷出的意思了!


  一旁的户部尚书梁国治也是开口说道。


  “是啊阿桂将军,如此讨贼是否过于声势浩大了?户部怕是这边无法支持这么大规模的用兵。”


  梁国治是户部尚书,管钱袋子的,没有人比他更知道现在大清的国库究竟是有多么的入不敷出。


  就连一旁的老臣于敏忠也是开口说道。


  “阿桂将军,还是尽量缩减用兵规模吧!”


  “若是朝廷大规模用兵,恐是靡费甚众,国库里的钱粮可都是民脂民膏啊。”


  “还是当以节俭为要!”


  见众人都如此表态,就连一旁的乾隆帝也是开口说道。


  “阿桂确实是小题大做了!”


  在乾隆看来,国库里的钱他还要用来给自己修园子呢,可不能白白浪费在剿贼的战事上。


  阿桂见此,也是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开口说道。


  “若是如此的话,朝廷最少也需要动用福建,江西,云南等三省兵力,且还需从湖北,安徽和浙江截留税赋,用于支撑前线战事。”


  阿桂第二次的建议中,将湖北,浙江,安徽三省给排除了出去,但却加了个云南进来。


  因为云南和广西相邻,朝廷可从云南调兵,向广西发起进攻,借此来分担正面战场上朝廷大军所面临的压力。


  但是,湖北,安徽和浙江,却是需要承担起前线战事所需的钱粮供给。


  众人闻言,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既没有人站出来赞同阿桂的意见,却也没人反对。


  但最终还是乾隆开口拍板道。


  “好!就按阿桂的建议来办!”


  乾隆现在心中依旧有些不把大明放在心上,不认为朝廷要剿灭一个小小的伪明贼兵,需要调度这么多的人力物力。


  但现在的问题是,广州失陷了,广州八旗全军覆没,旗人更是做了明军的俘虏。


  乾隆必须得对明军表现出足够的重视来,如此的话,才能显得广州八旗不是那么的废物。


  嗯,借此来重塑八旗无敌的虚假形象。


  “诸位卿家认为哪位大臣可担此重任?主持南方剿贼事宜?”


  乾隆开口询问道,想要征询一下合适的领兵人选。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现在乾隆的第一选择是阿桂。


  但是,阿桂是乾隆手上的王牌,暂时他还舍不得将这个王牌给打出去。


  阿桂闻言,开口提议道。


  “皇上,要奴才来看,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或可担此重任。”


  “若能让海兰察调一只关外的索伦兵从征两广,定可大破明贼,克复广州。”


  海兰察是阿桂的老部下了,打过准格尔,参加过清缅战争,平灭过大小金川。


  在阿桂于大小金川作战时,海兰察就曾在他麾下任事。


  阿桂对其的能力相当的赞许!


  索伦兵更不必说!


  乃是现在满清朝廷手上最锋利的一把利刃,哪里需要用兵,但凡是大一点的战事,都少不了索伦兵的踪影。


  在阿桂看来,若能让海兰察率索伦兵南下,则两广战局无忧,平贼之事算是妥了。


  ……


  PS:待会儿要去驾校练科二,所以,今晚更新可能会迟点。


  但不用担心,第二更肯定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