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 第92章 争夺新圩镇(22)

正文 第92章 争夺新圩镇(22)

  第92章 争夺新圩镇(22)


  朱靖垵听闻此言,眯着眼睛思索片刻,然后当即下令道。


  “传令下去,大军原地修整,埋锅造饭,尽快恢复体力,做好随时迎敌的准备。”


  他不知道现在清军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也不知道来犯的究竟是广东清军的主力,还是什么地方上的清军绿营守兵,或是民团武装。


  但朱靖垵知道,自己提前让明军做战斗准备。


  这点肯定不会有错!


  ……


  明军这边刚刚扎下营盘,朱靖垵派出去的哨骑便一路飞奔了回来。


  “报!启禀大都督!”


  “我军哨骑同清军哨骑激战,清军哨骑退避,我军哨骑现已探明来犯清军之动向。”


  “从来旗号来判断,此次来犯的,应该是由两广总督,以及广州将军等清廷大员所率的广东清军主力。”


  传令兵来到朱靖垵面前,开口汇报道。


  朱靖垵蹙眉沉思一阵,然后继续询问道。


  “清军现在距战场还有多远?”


  传令兵闻言,开口说道。


  “回大都督的话,清军前锋距离我军还有不到三十里!”


  朱靖垵闻言,深吸一口气,语气凝重的开口道。


  “很好!”


  “看来,战争要开始了!”


  语罢,他便开始传令道。


  “传令下去,全军继续前进,于香山扎营,营造营盘。”


  “并准备在大营内外设置明哨暗哨。”


  “再将哨骑给散出去,侦查战场,保证战场情况对我军透明,以免清军突袭。”


  “……”


  朱靖垵不断的下令,丰富明军上下积极备战,做好同清军作战的准备。


  ……


  另一边,杨景素和永玮也是接到了明军的动向。


  “报将军大人,总督大人,我军哨骑同明贼哨骑接触。”


  “探明明贼兵马已至德庆州,距离我军不足三十里。”


  杨景素闻言,忍不住面露错愕,但随即便是大笑出声道。


  “哈哈哈,本督本来还在琢磨,我军在进入广西之后的战略战策。”


  “如今正好,明贼主动来犯,省去了麻烦。”


  “传令下去,大军加快行军,尽快抵达德庆州外的校场扎营,筹备战事。”


  “此战,本督定要一战覆灭来犯广东的贼军主力,为接下来朝廷的平贼之战开一个好头。”


  杨景素情绪亢奋的说道。


  他盼着这一天已经许久了。


  只是,一旁的永玮脸上的表情却不算好看。


  原因则是他反应了过来。


  高升那厮竟然敢欺骗于他。


  若高升那厮真的在永安州拖延住了明贼主力,那明贼岂还能有余力进犯广东?


  就更别说这只进犯广东的明军,甚至只用了一天,便攻克了镇南关了。


  如此看来,这次进犯广东的明贼,绝对是明贼中的主力。


  既然如此的话,那高升现在在永安州到底在做什么?


  永玮心中有一种被欺骗了的愤懑。


  他现在甚至有一种想弄死高升的冲动。


  深吸一口气,永玮让自己的情绪保持镇定,随即开口对自己的亲兵戈什哈吩咐道。


  “让八旗各牛录做好战前准备,此次定要全歼来犯之明贼,扬我大清国威,重振我八旗雄风。”


  清军也是开始加速,继续向德庆州的方向行军!


  ……


  大明崇祯一百四十九年,满清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十九日。


  德庆州城西的原野上!


  天空中万里无云,太阳高挂!


  黄土地被炽热的大太阳晒的一片滚烫。


  一阵西风吹来,使得一面面大旗迎风猎猎,为地面上带来一阵难得的清爽。


  四周的天地间,气氛相当的沉凝压抑。


  视线拉高就会发现,一望无际的大地上,两只军队正在相向而行。


  双方之间虽然还隔着七八里的距离,但这个距离却是在被不断的拉进。


  用不了多长时间,一场战争就又要爆发了!


  一方是军服虽然杂乱,但却统一头裹红巾的明军。


  伴随着中军有节奏的鼓点,明军上下列阵前行。


  阵列相当的严整!


  庞大的军阵在原野上排开,一根根锋利的长矛直指天空,森然的矛林组成了明军的中军。


  在这些长矛手前方,则是背着14式燧发枪,在军官的指挥下,排列成三排整齐的阵列,准备要打三段击齐射的明军火枪手。


  以及由一门门65式野战炮,90式野战炮所组成的明军炮兵部队。


  在这个时代,野战火炮在战场上的定位,其实就是大号的火枪。


  大多时候,野战火炮都是要被推到战场一线,直瞄敌军阵列,然后开始火力投送的。


  当然了,重型长炮其实也差不多,同样都是打直瞄的货色。


  唯一的区别就是,重型长炮因为射程更远,不用被推到战场的第一线去。


  但射击方式依旧是直射!


  用不着弹道学!


  另一方则是穿着灰绿色号衣,生前身后绣着“兵”字的清军绿营。


  只是和明军严整的阵列比起来,清军绿营的阵列却难免有些杂乱。


  最前面的是广东各镇汇聚起来的,普通的绿营兵丁。


  在这些绿营兵身后,则是明显要精锐一些的督标兵马。


  由于督标是直属于总督的武装力量,是故,所得到的待遇要超过普通的绿营兵,武备更好,战斗力也要更强些。


  而在督标身后,则是穿着花花绿绿棉甲的广州八旗。


  这些八旗兵虽然装备最好,非但人人披挂着棉甲,还有战马可供骑乘。


  但说起战斗力来,八旗兵的战斗力还真不一定比的过绿营中的精锐。


  就比如说现在,前线马上就要开战了,可却又不少的八旗兵坐在马背上直打哈欠。


  不知道是大烟抽多了犯困,还是战前大烟没抽够,烟瘾又犯了。


  反正这些广州八旗兵中在状态的很少很少。


  除此之外,清军前后还跟着不少的民团民夫助战。


  朱靖垵估摸着,现在清军的兵力规模,应该不止三万,而是快要逼近四万大关了。


  而明军现在兵力,不过万人出头。


  也就是说,现在明军双方的兵力对比,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四比一的程度。


  双方的前锋相距越来越近,朱靖垵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开口询问道。


  “新圩镇可曾抢占下来了?”


  此战,明军扎营于德庆州外的香山,而清军扎营于德庆州城外的校场。


  新圩镇位于两者之间,且距离战场不远。


  是故,成了此战的关键。


  战端还没开启,朱靖垵便第一时间下令明军去抢占新圩镇。


  如果能拿下新圩镇,则此战明军的胜率便能凭空多出来三成。


  谢高闻言,开口说道。


  <div class="contentadv">“回大都督的话,我军抢占新圩镇失败了!”


  朱靖垵闻言,心下一沉,但脸上表情却是不变,蹙眉询问道。


  “原因?为什么会失败呢?难道清军比我军的动作更快?”


  谢高闻言,表情有些忐忑的说道。


  “回大都督的话,并非如此。”


  “我军之所以抢占新圩镇失败,是因为新圩镇的几家大户选择站在了清军一边,主动迎清军入镇。”


  “当我军抵达新圩镇外时,清军虽然还未抵达,但新圩镇的大户组织的民团,却是已经做好了同我明军开战的准备。”


  “是故,我军未能抢占新圩镇成功!”


  朱靖垵闻言,脸色陡然阴沉了下来。


  咬牙切齿的说道。


  “一群数典忘祖,不知好歹的东西!”


  深吸一口气,朱靖垵接着说道。


  “传令下去,调重炮部队参战,给老子狠狠的打,尽快拿下新圩镇。”


  一旁的曾遥闻言,语气略带犹豫的开口说道。


  “若是使用重炮的话,那镇内的百姓……”


  朱靖垵闻言,蹙眉道。


  “既然那些百姓选择站在满清那一边,便不要怪本督心狠了。”


  “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


  朱靖垵可不是什么圣母,该心狠手辣的时候,他比谁都心狠手辣。


  曾遥闻言,不再敢多说什么。


  一旁的谢高则是抱拳领命,然后亲自去传达朱靖垵的命令去了。


  明军的重炮部队在接到调令之后,开始向新圩镇方向调度。


  随着时间的流逝,战场上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不足两里。


  朱靖垵当即下令明军全军止步。


  前排的火枪手和炮兵准备装填工作。


  “全军止步!”


  “原地立定!”


  “火枪手,炮兵,开始装填,准备开火!”


  “……”


  而对面的清军见明军止步,以为是明军怕了他们。


  “这明贼也不过如此,看我大清兵多将广,这不也是怕了,不敢再往前了吗?”


  杨景素当即下令道。


  “传令下去,全军继续压上,准备摧破贼兵!”


  杨景素这边命令刚刚下达,却见一名传令兵一路飞奔至他的面前,开口说道。


  “报,启禀总督大人,明军派兵向新圩镇杀去了,似乎是准备同我军争夺新圩镇。”


  一旁的永玮闻言,不屑的嗤笑一声,开口说道。


  “总督不必担心!”


  “奉命去拿下新圩镇的可是高州总兵王杰所部,其部下经常同洋匪作战,骁勇善战者不在少数。”


  “明贼想要用从他手上夺取新圩镇,这绝对不可能!”


  高州地处要冲,经常受到海面上的洋匪袭扰,是故,不少兵丁都是久经战阵,战斗力相当不错。


  永玮对新圩镇的防守有信心!


  杨景素闻言,也是点头说道。


  “将军大人这话不错!”


  “高州总兵所部之兵颇为精锐,对付明贼当不成问题。”


  语罢,两人便都不再关注新圩镇的事情,而是将所有的注意力,都转到了正面战场上。


  ……


  “敌进五百米,火炮校射!”


  “放!”


  一名洋人炮兵用半生不熟的粤语大喊,然后挥舞令旗。


  明军士卒听到命令,开始迅速按照军令行事。


  提前称重分量好的火药包被塞入了炮膛,随即便是黑乎乎的实心炮弹。


  用铁签插入火门,然后塞入引线。


  伴随着引线呲呲燃尽,下一瞬间,轰的一声炮声响彻了战场。


  硝烟腾起,火光喷吐,一发炮弹在空气中掠过,向着差不多一里地外的清军阵列射去。


  噗的一声闷响,炮弹狠狠的灌入了清军的阵列之中。


  眨眼功夫,洞穿了六七排阵列。


  炮弹所过之处,一片残肢断臂,血肉模糊。


  这一瞬间,清军的阵列便明显动摇了。


  与此同时,在试射完毕之后,明军的炮兵开始齐齐开火。


  “90式野战炮炮组准备,火炮轮射,开火!”


  伴随着中军令旗挥舞,明军的90式野战炮开始发威。


  轰!轰轰!


  轰隆隆!


  一时间,炮击声响成一片。


  一发发弹丸在半空中掠动,向着这清军射去。


  噗呲!噗呲!


  一时间,炮弹洞穿人体的噗呲声不断的响起,残肢断臂飞舞的到处都是。


  令人不禁感到头皮发麻!


  面对清军现在所排出的密集阵列,明军的野战火炮尽情的倾泻着火力。


  一发发黑乎乎的炮弹肆无忌惮的收割着生命。


  朱靖垵一手握着望远镜,眺望战场,脸上不由自主的出现了笑容。


  这就是火器时代的作战思维,对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思维的降维打击。


  别看现在清军的火器装备率不低,但其从本质上来讲,清军的作战思维,依旧停留于冷兵器时代。


  那就是在战场上,列出尽可能的密集阵列对敌。


  如此的一来的话,正中明军下怀!


  清军的密集阵列,正好便于明军的野战火炮发威,收割生命。


  而明军现在虽然同样采用密集阵列,可问题是,清军的火器威力太拉胯了。


  清军大规模装备的锻铁炮,抬枪等火器,有效射程也就一二百米。


  压根无法对明军密集阵列形成有效打击!


  清军装备数量最多的鸟枪就更别说,百米开外压根不具备杀伤效果。


  而明军的野战火炮,哪怕是口径最小的65式野战炮,射程都有三百米。


  90式野战炮的有效射程更是高达五百米!


  双方的差距一目了然!


  在明军火炮对清军阵列能够造成有效杀伤的距离上,清军的火器压根不具备还手的能力。


  这就是如今战场上的现状!


  明军的火炮在单方面的按着清军疯狂输出,进行着火力投送。


  现在摆在清军面前的只有三个选择!


  第一就是后退,撤出明军火器的杀伤范围!


  如此的话,代价则是大军士气大概率会崩溃,讨贼之事便将化为泡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