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 第70章 知耻而后勇

正文 第70章 知耻而后勇

  第70章 知耻而后勇


  金田镇,紫荆山!


  轰!轰轰!


  十门65式野战火炮一字排开,在阳光的照射下,冰冷的炮身反射着金属的光泽。


  炮身上各自有着编号,如果火炮在使用过程中而出现如炸膛等质量问题,可以根据炮身上的编号对铸炮工匠进行追责。


  炮手们熟练的做着装填瞄准的工作。


  一阵轰鸣之后,靶场上硝烟弥漫。


  前方的草靶被从炮膛中飞射而出的弹丸打的碎木迸溅,草屑横飞。


  接连几轮急速射打下来,这十门65式火炮的炮膛依旧完好。


  炮身除去有些过热之外,再没有别的问题出现。


  可见,这些火炮的质量都是过关的。


  这就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明军的军械作坊用铁模法铸炮所作出的成果。


  朱靖垵放下了捂着耳朵的手,开口熟练的画饼道。


  “哈哈哈,最近大家工作都辛苦了,本督和监国殿下都看在眼中,该给大家的赏赐,一分也不会少。”


  “最近军械作坊作出的成果本督很满意,大明是不会忘记你们这些做幕后工作的功臣,为了大明社稷光复所作出的贡献的。”


  郭大山闻言,只是开口说道。


  “大明给我等工匠的待遇优厚,非但管吃管住,工钱优厚,还时常有赏赐下发,就连我等的家人都能得到照顾,获得田地赏赐。”


  “我等工匠被大明如此厚待,又岂能不效死力?”


  “现在这些都是我等应该做的,当不得大都督如此盛赞,实在惶恐!”


  郭大山虽然是大明的工部尚书,但比起行政官员来,他更像是一名技术官员。


  几乎每次有活儿他都是抢着做,大多时候他都是自己埋头苦干。


  而非是大摇大摆的对旁人指手画脚。


  很明显,现在郭大山的思想依旧没转变过来。


  不过这样也好,郭大山能为其他人起到一个表率作用。


  毕竟,大明的工部尚书都在身先士卒的干活,其他人自然也就不敢偷懒了。


  对此,朱靖垵还是较为满意的。


  只是如此的话,军械作坊的行政管理工作,就要另找他人来负责了。


  想着这些,朱靖垵满脸笑意的再次拍了拍郭大山的肩膀,开口询问道。


  “最近军械作坊对于更大口径,更长身管的重型火炮的生产和制造研究的怎么样了?”


  郭大山闻言忍不住面露难色,但还是开口说道。


  “回大都督的话,最近军械作坊这边对于大口径火炮的研发还算顺利。”


  “有李尚书从广州那边购置回来的几门洋炮,作为实物参考研究。”


  “再加上那些佛山工匠,以及海外来的洋工匠的参谋协助,现在我等对重型火炮的研究,现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这年头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是没有技术封锁这一说的。


  只要你有钱,什么都可以买到。


  而洋人万里迢迢的从西方跑到东方来,说白了,不就是为了钱吗?


  只要你给得起钱,别说让洋工匠教伱铸炮了,哪怕是你要睡他媳妇,让他在后面推屁股。


  只要钱给足了,也不是不能商量。


  洋人骨子里就是这样的,见利而忘义,寡廉而鲜耻,丝毫不知恩义为何物,一切向钱看,这就是他们的劣根性了。


  郭大山接着说道。


  “启禀大都督,前期军械作坊这边计划要先用砂模进行铸炮。”


  “等砂模铸炮的技术摸索完毕之后,再尝试用铁模进行铸炮,提升铸炮的速度。”


  “因为砂模铸炮的技术较为成熟,可以最大程度上的避免浪费和保证人员安全。”


  “相信很快就可以做出实物来……”


  朱靖垵闻言,十分满意的微微颔首。


  “很好!”


  “你们为大明所作出的贡献,本督都看在眼中。”


  “接下来,军械作坊这边非但要抓紧新炮的研发,65式野战炮的生产也要继续狠抓,不能放松。”


  “接下来,大明将要面临极大军事压力。”


  “到时候,这些火炮都将是我大明对抗清军之利器。”


  “你们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啊!”


  郭大山点头表示明白。


  朱靖垵沉吟一阵,又将目光看向了自己身边的一个中年洋鬼子。


  他叫约翰,是个瑞典人,家里好几代人都是铸炮的工匠,手艺相当的不错。


  据他自己说,他甚至还曾经以一名少尉军官的身份,参加过七年战争。


  是李沐在天地会的搭线下,足足花了一年三百两银子高薪,从澳门的卜加劳炮厂中挖回来的人才。


  “约翰,你对我大明现在的65式火炮评价如何?”


  朱靖垵开口询问道。


  他想要听一听这个参加过七年战争的西方老兵,听一听这个手艺一流的铸炮工匠,对明军现役火炮的评价。


  约翰闻言,用半生不熟带着古怪口音的粤语,语气十分轻佻的开口说道。


  “哦~我尊敬的阁下,如果让我来评价你的军队所装备的这些火炮的话。”


  “那我只能遗憾的表示,这真是一种可爱的儿童玩具!”


  “我曾经在欧洲的战场上,见识过了太多太多长身管重型加农炮,大口径的重型臼炮,和那些可怕的重炮比起来,您的这些火炮就和玩具一样不值一提。”


  “相信我,亲爱的太子殿下,您的这些火炮如果到了欧洲,连上战场的资格都没有。”


  身边的几名明军将领闻言,脸上的表情都是明显的不忿,以及愤怒。


  一个个皱眉,握拳,看起来就相当的不服气。


  更是有人忍不住对着轻佻自大的约翰怒目而视。


  倒是朱靖垵在闻言之后,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情绪依旧稳定。


  并不感觉自己被冒犯,或是被羞辱了。


  因为他知道,约翰所说的其实都是事实。


  朱靖垵始终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有差距就要承认。


  这个时代的西方人在火器技术方面,确实已经领先中国好几个段位了。


  尤其是在满清刻意打压火器发展,公然开历史倒车的时代背景下。


  现在中国的火器生产技术,甚至连明末时候的火器生产技术都比不上。


  就更别提和已经在大争之世中,火器埋头发展了一百多年的西方相比了。


  哪怕同样都是前装的滑膛火炮,可由于生产制造工艺的不同,其中也是有着极大的差距的。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战败输给敌人,而是输了还意识不到差距,意识不到敌人的进步。


  一直沉浸在自己天下无敌的虚幻泡影里!


  朱靖垵相信,迟早有一天,中国会全方位超过西方,变得再次伟大。


  是故,一时的荣辱其实并不重要。


  只要能学到东西,现在丢点脸不算什么。


  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不外如是。


  <div class="contentadv">只有笑到最后的人,才有资格讲尊严和脸面。


  那些死要面子的人,最后大部分都死在半道了。


  朱靖垵笑呵呵的对约翰说道。


  “你说的对,所以,本督花重金请来了你帮我大明铸炮。”


  “本督在这里做出承诺,只要约翰你能教会我的工匠铸造重炮,我一定会给出令你满意的丰厚报酬。”


  说话间,朱靖垵命人抬上来了几箱子白银,并可以在约翰面前将箱子打开,展示给他看。


  约翰看着面前几口箱子里,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金属光泽的小可爱,忍不住呼吸急促。


  朱靖垵揉了揉脸,手指指着其中一个箱子,开口说道。


  “这一箱子白银,是我给你的定金。”


  “一共二百两!”


  “只要你能做好我交代的事情,教会我的人如何铸造重型火炮,那剩下的几箱白银也都是你的了。”


  “这些银子,足够你和你的家人,下半辈子荣华富贵享受不尽了!”


  “我说到做到!”


  约翰一双眼睛闪烁着贪婪的光,双指搓动,笑呵呵的说道。


  “我尊敬的王太子阁下,您真是这个世界上最慷慨的人。”


  “我会向您证明,您的钱没有白花,相信我的手艺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朱靖垵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说道。


  “哈哈哈,如此就好!”


  语罢,约翰便离去了。


  见此,朱靖垵身边的韩思古开口说道。


  “大都督,这洋人好生无礼,他竟然敢对您不敬,是否要找人暗中教训一下他?”


  朱靖垵闻言,摇摇头说道。


  “没那个必要!”


  “听说过一句话吗?包羞忍耻是男儿,洋人的火器确实厉害。”


  “洋人在火器上有资格看不起我们。”


  “既然知道了洋人在火器上有优势,那我们就应该舍下身段去向洋人学习。”


  “而不是装鸵鸟,把脑袋埋到沙子里,假装不知道,这是不可取的,骄傲自大,固步自封迟早要被历史所淘汰。”


  目光环视一圈,看着众人不快的脸色,朱靖垵继续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其实不怕丢脸,要我来说,你们应该也不要害怕丢脸。”


  “只要能知耻而后勇,在我们不如洋人的方面迎头赶上,那现在丢掉的脸就不算什么。”


  “这洋人不是嚣张吗?那我就把他捧到天上去,把他捧的高高的,让他得意忘形,让他骄纵自大,让他满脸骄傲的把自己会的东西都给吐出来教给我们。”


  “等有一天,我们把他们的东西都学会,并且在他们最擅长的地方都超越他们,再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你们也不行啊!”


  “这不比揍他一顿更解气?”


  众人闻言,纷纷用力点头。


  都感觉到了全身上下一阵热血涌动。


  朱靖垵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郭大山,开口说道。


  “郭尚书,你们肩膀上的担子是很重,本督对你们是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你们千万不要让本督失望啊。”


  郭大山闻言,点头道。


  “大都督您放心,回头我就派几个机灵的学徒去跟着那几个洋人,每天形影不离的伺候他们穿衣吃饭,保证把那几个洋人伺候的心满意足,保证将他们的手艺都给学过来。”


  朱靖垵闻言,哈哈一笑道。


  “很好,本督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做到的。”


  “我中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勇敢,最勤劳,最先进的民族,我相信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


  “洋人能做到的,我们能,洋人做不到的,我们照样能!”


  “迟早有一天,我们能在他们最擅长的领域,指着他们的鼻子告诉他们,你们洋人算个鸟啊。”


  众人闻言,忍不住发出一阵哄笑。


  “哈哈哈哈!”


  很明显,朱靖垵在孜孜不倦的给大明的这些高层们,灌输着民族主义的思想。


  想要将他们一个个都变成民族主义者!


  在后世,民族主义被证明是狭隘的,是扭曲的,是不符合时代的糟粕。


  可其之所以被抛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生产力得到了足够的发展,社会进步。


  即使不举着民族主义的大旗对外扩张,大多数人也都能吃饱肚子了。


  再加上,这个世界上的国家大多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主义太过于容易激化内部矛盾。


  是故,被世界各国所摒弃。


  可即便如此,民族主义的思想却一直都没有消失过,无数人依旧是其拥趸。


  可见其也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


  可在现如今的这个时代,民族主义却还是世界各国所通用的,在战争时期凝聚人心的不二法宝。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区分敌我,凝聚人心,淡化阶级矛盾的手段。


  既然知道这一点,朱靖垵又怎么会不用呢?


  明军编制中的那些思教官,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这个。


  向明军宣扬民族主义思想,并用忠君爱国对他们进行洗脑。


  以求增加军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对一只军队来说,很多时候,凝聚力就是战斗力。


  朱靖垵的话对明军的诸将来说,并没有让他们感到不妥。


  怎么说呢?


  一鸭二鸭还没发生,八国联军更还是一百多年后的事情,没影儿呢。


  洋人几千人就逼得泱泱大国割地赔款的事情更是没有发生过,象征皇权与天朝上国的骄傲的京城也没有被洋兵攻占过。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还是很骄傲的。


  几千年的天朝上国的骄傲,不允许他们低头让祖宗蒙羞。


  一个个的对洋人是一千个一万个瞧不上。


  说他们一句白皮鬼佬都是客气的。


  即使有人意识到了,现在的中国和西方在某些方面有了一定的差距,他们也并不会自卑。


  只会觉得洋鬼子原来也不是一无是处。


  而不会和后世的某些香蕉人一样,一看到差距,就忍不住想给洋大人下跪,发自内心的感觉中国人就是比不上洋大人。


  ……


  乾隆四十二年,二月初十,桂林城外!


  桂林成外旌旗蔽空,一名名穿着绿营号衣的清军士卒松松垮垮的列阵站立。


  咚!咚咚!


  伴随着沉闷的战鼓声响起,广西提督高升带着自己的戈什哈从桂林城内骑马而出。


  求月票,求订阅,求打赏,扑街作者各种求支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