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争锋半导体 > 第21章 东方之珠

正文 第21章 东方之珠

  学校的李老师问余知远是否已经到他分配的工作单位报道。


  得知余知远说还没有去报道后建议余知远先不要报道,留档在学校做自费留学生,由学校帮他办理各样的出国手续。


  老师的建议与自己的计划起冲突,考虑后的余知远还是谢绝了学校和老师的建议,表示还是打算先回家乡再说,万一对方没有发出邀请函来也不至于被动。


  “你这样决定也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要认真好好工作。”


  李老师对余知远的说法和决定表示理解,让他如果到时有什么需要学校和他帮忙的话,可以随时联系他。


  告别老师的余知远当天便搭上火车,辗转坐车回到了家里。


  因为去学校前已经跟家里说过恐怕要在学校多待一段时间,刚到家后,父亲告诉一去近一个月才回来的余知远:蔬菜大棚最需要的那种聚乙烯(PE)薄膜已经买回来了,没有余知远担心的那么难买,这种大尺寸加厚的薄膜国家已经生产有近十年,只是因为南方地区几乎不用,所以看不到。


  这次因为需要,余永发到县农资公司询问后,由市里的农资公司代为订购到了,鲁省那边生产的。


  在余知远去学校没几天,统一由余永发给市里的农资公司交了购买的钱,三天前县农资供销社把薄膜送了来,大家已经各自分好拿回了家。


  另外还有一个消息就是余永发通过关系,给这次要搞蔬菜大棚的每户买到了这时候最紧俏的尿素化肥,数量不多,一个棚50斤。


  “太好了,我一直都担心薄膜买不到,还有尿素这种氮肥,那更好了。”余知远高兴的说。


  余父问“上次你姑夫帮忙联系在林场买到的木料已经用完,做好的家具也都卖了,现在家俱生意确定要停吗?”


  “停了吧,我等下和二哥把路边的那个广告牌拔回来,以后我们要做家俱卖再立回去,这下半年我们用心搞蔬菜大棚,种反季蔬菜。”余知远回答。


  “你这一去这么久,是什么事啊?这段时间还要不要去学校?”余父又问。


  “不去了,这次去主要是处理我投稿的一些事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一些问题。”


  听到儿子这么简单的回答,知道余知远不想细说,余父也就没有再问。


  对余知远叮嘱道“你报道的事一直都没有去处理,你这几天赶紧去把这个事情处理好去吧。”


  余知远告诉父亲,他决定再推迟下时间再处理这事情,自己学校的事情算是处理好了,但打算过两三天还要南下粤省一趟,回来后再处理报到的事情。


  余父看着眼前自己的小儿子,越来越感觉这个儿子变化巨大和看不懂了,严肃的说“你自己决定着办,一定要注意分寸。”


  “嗯嗯,你放心。”余知远对父亲回应到。


  “进去吧,到公爷房里去一下,你姑父和姑姑今天来了,现在在他房里。”


  余父对余知远说完后拿着镰刀准备下田干活,早稻已经在大量开割,等早稻都割完后,种完二季稻就会将主要精力用来搞蔬菜大棚的事情上。


  “公爷,嬷嬷,姑父姑姑”在爷爷的房间里,余知远跟坐在房间的几个长辈打着招呼。


  姑姑余慧茵在父亲他们兄妹几人中排行最小,早些年嫁给隔壁镇做司机的姑父李成。


  两人生育有表妹李小玲,表弟李元建和李元东两儿一女。


  三个表弟表妹都比余知远小好多,现在最大的表弟李元庆也才十三四岁,上初中,长身体的年纪。


  两个表弟后来大的开货车跑运输,小的做小包工头,表妹嫁给了一个做生意的,虽然都没有大富大贵,但也都生活富足。


  回娘家的姑姑看到自己这个侄儿今天也正好到家很是高兴,对着余知远说“上次送木头的时候我也来了,你刚好去你们学校,现在事情办好了吧?”


  “办好了,元庆元东小玲来了吗?”余知远问到。


  “没有带来,上次带来了,现在放暑假三个人一天到晚在野外到处疯野。”


  余知远问三个表弟表妹学习怎么样,余慧茵和李成说三个人学习一般,但人还都算比较聪明,就是学习不认真,玩心很重。


  现在农村孩子的学习状态普遍这样,余知远建议姑姑姑父他俩督促抓牢三人的学习,再买一些学习资料让他们刷题巩固知识,也不知道三人到时候会不会感谢自己,呵呵。


  姑父姑姑他们两人今天来是为了毛竹的事情,建棚需要毛竹,姑父李成他们那里毛竹比较多,这次搞蔬菜大棚的大家商量到他那里买。


  这事早上已经处理好,钱也给了姑父李成,到时候由他四兄弟上山砍足数给送来。


  对于余知远询问他们要不要也搞蔬菜大棚,李成说他要天天开车。


  姑姑又要带三个表弟表妹和轮流照顾生病的婆婆,再加上他们那里平地很少,没有盖大棚的田。


  现在种着高粱和玉米,不可能把现在的玉米和高粱拔了来搞,就算要搞蔬菜大棚,也只能明年整地再搞了。


  对于李成的想法和打算余知远能理解,和两人及爷爷奶奶他们聊天到晚饭做好,在余知远家里吃过晚饭的李成,余慧茵两人便坐上李成同事顺路接他们的汽车回家。


  出去和大家聊了一圈的余知远回到自己睡的房间,调亮的煤油灯光下,余知远摊开防水的绘图纸,以横坐标为月份,纵坐标为金额,绘制期货涨跌的波浪曲线图。


  做机械加工生意略有小成后,余知远有了炒期货的爱好,因为从事机械加工的原因,主要炒黄金和白银以及金属材料类和原油的期货。


  现在的余知远就以苏联打阿富汗后,81年1月份每盎司八百七十多美元的超高价格为坐标起点,绘制黄金期货的价格曲线图,一直往后画到三十多年后。


  白银则以刚刚过去的6月份每盎司4.7美元多这前后三四年的最低点为起点,绘制到2010年后。


  铜、铝和石油则以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的铜4.2多美元一英磅,铝3060多美元每吨,原油每桶140美元,那时的高价位往回画到自己现在所处的82年。


  外币汇率的波动余知远只认真仔细的研究过西德马克、日元和英镑。


  马克和日元以1985年广场协议高峰时每西德马克(DEM)兑0.29美元和每百日元(JPY)兑0.38美元向两边延伸画到西德马克停止发行变成欧元止,日元画到次贷危机前后。


  英镑则以1992年索罗斯对英镑的攻击时每英镑(GBP)兑2美元向前画到自己现在和向后画到再次脱欧时。


  这几份金融曲线图都是余知远因为职业习惯的原因和经常参与投机操作,而认真仔细的研究过和经常绘制过,可以说是烂熟于心,现在不过是又重新熟悉的绘制一遍而已。


  余知远计划利用知道这些商品价格波动的信息优势获利,操作好财富可以成几何倍数的增加。


  将几份画好的曲线图认真折叠收藏好,又单独抄出一些数据备放在一起,余知远吹灯休息,打算明天一早去一趟乡派出所办这时候因为没有身份证,去粤省鹏城要必须办理的各种证明和边防证。


  次日的余知远来到乡派出所,刚走进所里大院,就听到有人叫自己。


  “苏建东”


  余知远想起和认出对方后跑过去跟自己这个高中同学握手。


  眼前的苏建东现在在乡里派出所做一个临时工性质的办事员,30年后高中同学聚会时,他已经是市里公安系统的处级干部了。


  “你真行,复读一年就考上了,现在应该是毕业了吧?分到哪里工作?”苏建东问余知远。


  握手后余知远回到“毕业了,分到县运输队做统计组长,前段时间刚回家就又被学校召回去处理毕业前的事情,待了二十多天,昨天才回来,你在这里工作多久了?”


  “快八个月了,是来办事的吧?走,先去我办公室坐下。”苏建东说完招呼余知远去他办公室。


  随着苏建东后面的余知远说“是,今天过来开几份证明和边防证,过几天要去一趟粤省的鹏城,去过学校吗,王老师和张老师他们都还好吧,我这几年读书,一直都没有去看过他们。”


  “他们都还好,四月份我去县中办事的时候还看望过他们,你到时候在县城可以有时间去学校看看”苏建东回答到。


  在苏建东的办公室里,两人聊起一些高中时候的往事和两人印象比较深刻的人和事。


  这些往事,在现在来说虽然只是四五年时间,却给了余知远一种很久远和岁月沧桑的感觉。


  聊了一个多小时,苏建东带着余知远找他的同事,给他非常快捷的办理好了边防证和各种证明,临别前两人都让对方有时间来玩。


  回到家的余知远问父亲“我刚刚回来的时候碰到永发叔,他说村里这二十多天来宣传后,除了我们本家这些人确定搞蔬菜大棚,村里其他人一户都没增加?”


  “是,你永发叔宣传动员了几次,八成的人是先做看看我们搞得怎样的打算,一成也想参加的被人说后放弃了,还有一成反对和等着看戏的,先随他们吧,我们先搞了今年给他们做示范再说。”父亲回答到。


  接着对余知远说“对了,帮我们做事的田友叔和大牙叔两个木匠早上来跟我打了个商量,看我们停了家具这生意,他想问一下你,那些家具款式他们自己找到木材打制好拿出去卖,或者有人找他们做一样的家具,因为是你设计的,你同不同意让他们这样做?”


  “那些款式只要是个木匠一看也就差不多会了,他们俩不做其他的木匠看到了一样会做,他们要是再来问,你就跟他们说随便他们做,我没有意见。”


  余知远表示同意,接着问父亲“现在在割早稻,马上又要建大棚,会不会很忙?”


  “看您的资料上没什么忙不忙的,人手多做快点,人手少做慢一点,做好了里面种菜也不用赶节气的,怎么了?”余父说。


  “证明和边防证我早上办下来了,打算后天就出发去粤省一趟。”余知远回答到。


  一旁的母亲问“这么快就办下来了,你一个人去吗?”


  “我一高中同学在乡派出所工作,今天帮着办的,我去粤省鹏城想看一下有没有便宜的缝纫机和新潮一些的布料,把服装生意尽快搞起来。”


  “不是一个人去,我打算带着大哥和二哥一起去,还要带一笔钱过去,三人过去比较安全些,来回大概要十天左右吧,会不会耽误建大棚?”余知远将出行计划说了下。


  余父点头“是要多些人去,现在路上小偷扒手和抢东西的多起来了,带着大笔钱还去那么久,人多也好互相照顾,大棚的事不用担心,有你两个舅舅和卫华他们呢。”


  “嗯,我们后天就出发,尽量速去速回提前回来。”


  余父交代“跟你哥他们两人说了没有?没有的话等下跟他们说,叫他俩把自己手头的事安排好。”


  “好的,我等下就跟他们打招呼商量一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