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汉末圣人 > 第567章 守丧

正文 第567章 守丧

  曹操的生母不是丁夫人,其生母甚至上不得台面,不过是一倡家,若非丁夫人不能生,他什么也不是。


  曹操的生母为丁夫人所害,当时曹嵩沉湎女色,迷恋小妾,也就是曹操的生母,出身高贵的丁夫人直接霸气地将小妾弄死。这导致曹操与丁夫人的关系一直不好,虽称其为“母”,但心中的怨恨,从未减少。


  也就是被“孝”压着,曹操才什么也做不得。


  历史上曹操因为无法追封生母,便连嫡母亦不追封,连带着父亲曹嵩也不追封,甚至都不给谥号,便知其心底对父母二人的怨恨。


  实际上若无曹昂这个调和剂,曹操和曹嵩的父子关系会更差,父子二人一直都未曾真正和解。曹操年轻时亲近士人,仇视宦官,虽然是为了家族和自己,可是未尝没有跟父亲反着来的意思。


  而且这种怨恨,一直延续到下一代。


  虽然曹丕登基之后,追封其祖母丁氏为太王后,可是登基之后,只追封曹嵩为帝,不追封祖母丁氏为后;而到了曹睿时期,宁可追封曹腾的对食妻子吴氏为后,也没追封丁氏。


  曹昂前世读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总是感叹曹家“亡的不亏”。  对长辈不孝,对嫡妻不敬,立贱人为后,对长子不重,凡此重重,以致家宅不宁,后院不安,丑闻频出,让天下人看了笑话。


  这样的家庭,怎堪为国之表率。


  所以曹家哪怕做了天子,大家依然瞧不起;曹家亡了,也没人感到可惜。


  当然现在的曹操,暂时还不敢违背这世上的道德礼法,所以再怨恨丁夫人,也得乖乖地给她守灵尽孝。


  不过也只是守灵尽孝。


  真心哀伤是不可能的,或许一屋人中,真心为丁夫人哀伤的,只有曹昂和丁氏了。


  曹昂做儿子的,也不好对父亲的态度说什么。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所以曹昂只能看着一家人别别扭扭地完成了丁夫人的葬礼。


  曹昂忽然明白为何祖母临终前,要曹昂“照顾好丁家”,因为除了曹昂,旁人也托付不得。


  这场葬礼前后一个多月,也算是风光大葬。形形色色的面孔,来来去去,宣告着一个人社会存在的消亡。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如风雨,去似微尘,也便如此。  葬礼之后,乱糟糟的家里安静了下来,一家人坐在一起,商议着守孝的事情。


  换了别的家庭,守孝这种事,实际上是不需多商量的,诸子都在家中,按照礼制,老老实实地守着便是。


  但偏偏曹家与旁人不同。


  曹家人都是当官,曹操五兄弟,除了辞官的曹疾和最小的曹德,其余三人,都位居要职。


  换了别的时候,停任两三年也没事,可现在天下大乱,时局动荡,你若是停任了,就别想再复起了。


  尤其是曹操,他现在正造着反呢,总不能跟人说你们先反着,我守孝三年再回来。


  于是曹操率先说道:“父亲,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沦丧社稷,翦覆四海。我今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曹操说了一大通,最后叹了一口气道:“这孝没法守。”


  三年守丧制度在这个时代并不算很严谨,袁绍也是小时候没服丧,长大了又补上的,所以曹操事出有因,耽搁守丧,也不算过错。


  三年之丧的制度,要到司马炎以天子身份为父守丧三年,才彻底确定下来。  曹嵩看着儿子,颇为失望。虽然他知道儿子与他,与妻子的矛盾,可是真听到儿子不守丧了,还是无比的难过。


  可是曹嵩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得转头看向曹彬、曹疾、曹玉、曹德四人。


  “你们几人呢?”


  曹疾和曹德自不必说,这时曹玉也言道:“儿子为母亲服丧!”


  曹嵩最后又看向曹彬,曹彬一时却有些为难。


  他刚到酸枣,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得到丁夫人去世的消息,赶紧将军队交给马铜,然后从酸枣赶了回来。


  对于曹彬来说,他实在希望留在军中,征讨董卓。


  可是这拒绝的话,无论如何又说不出口。


  曹彬并不在乎官职地位,他就是担心平定董卓之乱后,他再无上战场的机会。


  看着二儿子的模样,曹嵩便心生不悦,脸色更是难看至极。  孽障啊!一个一个,都是这般不孝子,今日不为母亲守孝,那来日又如何为他这个父亲守孝。


  曹嵩脸色一不好看,屋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本来一直不说话的曹昂便不得不开口了。


  “大父,父亲,诸位叔父,我倒是有个办法,不知是否可行?”


  曹昂一说话,众人的目光立刻注视到曹昂这里。


  曹昂接着说道:“孝不可不守,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这孝都必须守,否则世人将会以为我曹家不讲礼制,不遵孝道。”


  曹昂这么一说,曹嵩的脸色立刻好了许多,而曹操的脸色则有些微变。


  “不过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对于父亲和叔父来说,讨伐逆贼是尽忠,为大母守孝是尽孝,今忠孝难以两全,若是非得逼二人做一个决断,乃是强人所难,为违了‘孝’的本意。”


  “那昂儿是何意?”


  “大父,父亲,诸位叔父,我觉得尽孝不必拘泥于形势,所以父亲和二叔,自可继续领兵讨贼,只要在军中满足守孝之禁忌即可。  当然这是临时通变的结果,不能当作惯例。


  与此同时,我和曹原(曹彬嫡长子)二人,在家代父守孝,也算全了父亲的忠孝。”


  曹昂说完,众人俱惊。


  曹操不便守孝,曹昂实际更不便,毕竟现在曹家的支柱是曹昂。


  曹家人都搬到徐州了,靠得就是曹昂。若是曹昂留在家中守孝,那谁来庇佑他们。于是曹嵩立刻出言反对。


  曹昂笑道:“大父不必担心我,我虽守孝,可徐州亦乱不了。”


  众人之后又纷纷相劝,可曹昂却是态度坚决。


  曹嵩狠狠地瞪了曹操一眼,最后也只得同意。不过虽是守孝,却非二十七个月,只服丧一年,毕竟曹操还活着,总不能按照承重孙的礼仪服丧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