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429章 向北大开荒!大明的利益!

正文 第429章 向北大开荒!大明的利益!

  第429章 向北大开荒!大明的利益!


  奉天殿。


  早朝。


  自迁移豪强的决定落实下去之后。


  朝中每日都能收到各个地方豪强对于迁移决定的奏折,上面清清楚楚的记载着每一个豪强的想法。


  是迁移京师。


  还是迁移到各布政司衙门所在的州府?


  又或者是出海?


  亦或是往北边开荒。


  各个地方的豪强意见不尽相同。


  但就效果来看。


  如今大明京师之中专门给地方豪强空出来的区域,已经有了施工动土的迹象。


  看来当真已经有大明的地方豪强按耐不住。


  跑到京师来了。


  而这些人,也将会因此得到不少朱允熞的款待,就好似辕门立木,朱允熞总要给天下的豪强立下一群榜样!


  让他们知道。


  听话的豪强,跟着朱允熞是有肉吃的!


  尽管依旧会有地方上的豪强不满,但只要做好分化,那么敢于明面反对朱允熞的地方豪强终究也只是少数!


  大部分豪强根本不敢吱声!


  但却也并非所有的豪强都想要迁移到京师之中。


  世间之大,无奇不有。


  竟然当真有地方豪强想要往北去开荒,甚至还有想要前往海外的地方豪强。


  却也不知道他们抱着的是什么想法。


  或许他们也敏锐的发现,如今大明南边的土地大部分已经被开垦过了,而且人口众多,或许往北是一个不错的去处,又或者是海外,能够继续享受之前的生活。


  甚至,可能比之前的生活还要美妙!


  毕竟在殖民地之中,就连普通的大明百姓,都要高出当地的民众一头。


  更别说他们这些有钱有势力的地方豪强了!


  所以这些地方豪强想要出海,或者往北开荒,却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当真想要出海,或者向北开荒,面临的困难仍然是巨大的,首先第一点便是北边人手不足的问题。


  尽管鞑靼人的问题已经被朱允熞一劳永逸的解决。


  边关的百姓再也不会受到战乱的威胁,但开荒真正的问题,还是如何建立起第一批家园。


  毕竟人是要吃饭,要喝水的!


  不可能到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地方,直接就定居了下来。


  而且东北之地,也并不是没有人,反而有着大批大批生活在山林之间的野人部族。


  想要向北开荒,特别是往东北开荒,困难重重!


  好在,大明接连三十年的战场基本都在北方,同北元十余次的战斗,早已经让北边十室九空。


  根本就没有多少人居住了。


  在京师往北的地界,还有着大量大量未开垦的土地。


  对于开荒这件事,朱允熞的想法,是先把山东布政司、山西布政司这两个地方迁移百姓,再往北平布政司迁移百姓。


  最后方才会往东北之地迁移百姓。


  若是直接不管不顾的就往东北地界迁移百姓,那简直是不顾百姓的死活了!


  但即便就算是如此。


  也定然会招致不少百姓的反对和不满。


  毕竟开荒这种事情,从长远来看,的确是有利可图,但却并不是所有百姓都愿意放弃原本稳定的生活,去北边开荒。


  特别是现在大明已经完成了收田。


  大明的百姓,家家户户都有田种,而且还修建起了水库,不管是大旱还是洪水,总能保证有一些收成。


  这日子自然是过得下去的。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动员大明的百姓往北开荒,无疑是有些困难。


  甚至对大明的百姓来说,这几乎就是一件恶政!


  但这件事,却是不得不为!


  朱允熞虽然要为了天下的百姓考虑,但也要为了大明考虑!更要为大明将来的百姓考虑!


  若是不往北边开荒。


  等将来大明的人口倍增的时候,一亿人口,两亿人口,甚至三四亿人口的时候。


  光凭南边的土地,就能养活这么多的大明百姓吗?


  光是靠海外的粮食就能养活大明百姓?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海船运输粮食,难免会遇到风浪,哪怕保管的再好,也一定会因为过于潮湿发霉、病变!


  以大明现在的技术,能从大明周边运回来粮食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大明的周边,又有几个产粮的大国?


  离大明最近的拥有大批耕地的地方,也就只有阿三那边了,可阿三那边,距离实在是又太遥远了些。


  粮食想要运回来,根本不划算。


  所以向北开荒这件事,是一定要做的,并且不止要往大明境内的北边,更还要往如今不在大明疆域的东北开荒!


  在未来,东北之地,将会是大明新的粮仓!


  这才是真正符合大明利益的选择!或许开荒的这一代会苦一些,但留给他们子孙后代的,将会是一望无际的耕地!


  永远也不愁粮食!


  “夏原吉。”


  “孤令你,十日之内,整理出十万户人家的名册。”


  “交给各地官府,让各地官府组织这些百姓迁移。”


  “这北边的大地空旷日久。”


  “也是时候该利用起来了!”


  “对了,那些想要向北去开荒的豪强,统统给孤打发到更北边的地方去。”


  “就在北平和东北之地的交界处。”


  “可以给这些人买枪的权利,但不能买炮,并且人手只能有一把枪。”


  朱允熞神情严肃。


  下方,夏原吉先是一惊,随后明白了太孙殿下的深意。


  向北开荒,这一直是大明新建之后的重要议题。


  洪武年间老朱就不止一次迁移过百姓到北边去,恢复生产。


  但一直以来都收效甚微。


  毕竟边关之地,北元人时常南下肆虐,一连大战了十多次,不少地方都成了荒无人烟的战场。


  只不过现在却不同了。


  大漠归心,大明境内的北边,也是时候该多加一些生机了。


  至于那些地方豪强。


  朱允熞则是直接打发到了北平以外的地界,让他们去和东北之地的野人去争去抢吧!


  广袤的蓝天黑土,谁抢到就是谁的。


  只不过,最后定然都是大明的!


  “臣,领命!”


  <div class="contentadv">夏原吉拱了拱手,户部的肩上,又增添了一份责任,这十万户百姓。


  在户部看来,或许就只是一个名册上的几行小子罢了。


  但当真落到百姓的身上,却是足以扭转一家一户上百年命运的事情!从此远离故土,另觅他乡!


  户部的肩上,是沉甸甸的责任!


  “杨士奇。”


  “你吏部也要多多考察,看看下面的地方官员,有没有同豪强勾结。”


  “有没有百姓本来不在名册之中。”


  “最后被地方官府篡改了名册的。”


  “这些都要查!这些都要考核!功绩,不能是平白无故的落下去!”


  “必须要真的对大明有功,才可擢升!”


  “而不是让一些贪官,进献些银子,就把这官给升了!”


  杨士奇被朱允熞点名。


  连忙站了出来。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太孙殿下对此事可谓是高度重视,他自然也不敢怠慢。


  连忙说道:“还请殿下放心。”


  “吏部一定会严加考核,绝不让任何无功之辈,一路高升!”


  “能者上,不能者下,一直以来,都是吏部的准则!”


  朱允熞满意的点了点头。


  杨士奇办事,他还是放心的。


  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能做到公平公正,便已经足够了。


  说道:“如此甚好。”


  “对了,孤有意重新修订大明律,此事,你们咨政处给孤拟个名单上来。”


  “看看由谁来负责此事为好。”


  “退朝!”


  由于大明律之前已经修订过了数次,诸多朝臣也算是见怪不怪了。


  所以并没有太过讶异。


  反倒是大多都表现得异常平静。


  毕竟他们也知道,现在的大明律里面,有许多东西其实是错的,已经不再符合大明现在的实际情况,自然要重新修订。


  整改!


  众人现在心中放着的,还是朱允熞所交待的两件事。


  迁移豪强入京!


  百姓向北开荒!


  只是他们却不知道,新的大明律,将在大明掀起怎样的风波!


  ……………………


  京师。


  当太孙殿下迁移豪强入京和百姓向北开荒的事情传出来之后。


  第一时间便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所有的百姓都在猜测着太孙殿下的用意,特别是已经在动工的豪强专属区域,更是让一众京师百姓猜测不已。


  太孙殿下这又是要搞什么大动作?


  难道说,太孙殿下对于疾苦贫寒的东北之地,竟然也有想法?


  京师的百姓一时间热议纷纷,但谁也不知道,朱允熞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么大规模的迁移百姓和豪强,总不可能就是为了开荒吧?


  要知道,自从征服了海外的殖民地,还有北边的漠北草原之后。


  大明的粮食便已经多到不知道有多少了。


  如果是为了粮食而开荒,这显然是没有必要的事情啊!


  但他们又怎么能有朱允熞这般长远的目光,能够看到未来的大明格局?又怎么能知道在他们眼中疾苦贫寒之地,竟然是将来大清的龙兴之地?


  尽管朱允熞心底很是看不起满清的那副做派。


  但却也不得不肯定,这东北之地,对于华夏来说,简直是一块宝地。


  不仅有着白山黑土这般肥沃的土壤,更是有着广袤的平原,最重要还是东北一带,乃是将来大明重要的重工业区!


  真正能够为整个大明造血的地方!


  就仿佛是大明的心脏一般,唯有这个地方不断地跳动,才能从世界各地,远远不断地给大明运送血液。


  因为海外的一切霸权,终归说到最后,还是军事上的霸权!


  若是没有绝对的军事霸权,又怎么可能拥有前所未有的经济霸权?


  所以朱允熞对于东北这个地方,可谓是势在必得!


  但是朱允熞的眼光却过于超前,大明的百姓和官员对此却是不太理解,没有人能够理解朱允熞的苦心!唯有拿下东北之地,这才是为大明千百年计!


  这才是真正的为了大明!


  此举,朱允熞全在公心!而非私心!朱允熞可不想看到,日后大明疆域的版图上,竟然没有一块重要的东北之地!


  而在朱允熞的心中,除了东北之地外,还有西域之地,还有那数千米海拔的高原!


  这才是朱允熞所在乎和重视的!


  他可不想,日后出现一个像是朱瞻基这般的不肖儿孙,竟然将洪武、永乐年间打下来的大好河山,全部让出去!


  要知道。


  特别是在永乐年间,大明的疆域可是无比庞大的!


  甚至比之后世的华夏也相差无几。


  也就只是比蒙元以及满清全盛时期的版图稍小些而已,但这些本就是外族人入住中原,本身就自带了一大块版图。


  并且也更好让这些外族归顺。


  而不像是大明这般的汉人王朝一样,同不少外族之间有着赤裸裸的仇恨!


  每一点疆域之外的版图,都需要汉人的血和肉去推进!


  但就是在永乐年间,朱棣打下来的江山版图,全部被朱瞻基拱手相让,陆陆续续全部送了出去!


  又或是反叛之下,丧失了控制权。


  西域没了。


  东北没了。


  高原没了。


  甚至连洪武年间出征十多次,永乐年间出征五次,彻底打服气的漠北也没了!


  让大明的疆域只剩下了后世所看到的那么一点点。


  这绝对不是朱允熞想要看到的大明!


  朱允熞想要看到的大明,乃是后世一般,雄壮的雄鸡!


  而不是一个远不能称之为霸主的大明!


  所以朱允熞才会选择开荒,并且是顶着所有人的压力,百官不理解,百姓的不支持,以及暗地里豪强的强烈反对。


  为的,就是有朝一日。


  大明能够实控这些区域!真正将这些地方,纳入大明的疆域版图!


  而就在户部全力操办此事之时。


  咨政处,却正在爆发着一场激烈的争吵,而这争吵,则是有关于朱允熞决定修订的大明律!


  一部全新的大明律!


  不仅立意不同,更是真正捍卫着律法权利的大明律!


  一部在朱允熞的主持下。


  真正贯彻后世法律精神的律法!


  唯有如此。


  方能让大明的百姓,真真正正可以看到公平和正义的存在!


  而不是满眼的绝望!


  这才是真正的觉醒!


  这才是老朱所说的,以天下百姓苍生为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