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420章 大明的隐患!漠北铁路通车!

正文 第420章 大明的隐患!漠北铁路通车!

  第420章 大明的隐患!漠北铁路通车!


  而就在翟善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混入这伙儿人的时候。


  皇宫之内。


  朱允熞也在思索着,大明如今的隐患。


  要知道,凡是改革势必会触碰到原本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尽管朱允熞已经尽可能的用尽一切手段让大多数人收益。


  并且随着大明蒸蒸日上,几乎是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享受到了好处。


  可问题是,自古以来都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那些在原本朱允熞的改革中利益受损之人,可不会在意这些‘微薄’的好处,而是关心自己曾经的地位!


  譬如一些大地主,原本在大明的乡村之中可谓是有钱有势。


  如同那土皇帝一般。


  完全可以耀武扬威,但朱允熞一纸令下,就把他们的田收归了国有,尽管得到了许多的钱财,但固定的地产,不仅仅代表着钱财。


  往往还代表着权力和可延续性!


  毕竟钱总有花光的一天,甚至说不定哪一天朱允熞心情不好,一个改制,就能让大明宝钞变成一堆废纸!


  但地产却是可以自己永久的私产,子孙后代可以永远一直继承下去。


  同时,无数依附于这些田产生活的租户,往往对他们毕恭毕敬。


  言听计从,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可谓是权势滔天。


  随便一句话就能左右一个普通农户家庭的生死存亡。


  家中更是蓄养了无数家仆,可以供自己随意使唤,哪怕是知县遇到了,也得对他恭敬三分。


  但这样子的大地主,却随着朱允熞的改革。


  家中的奴仆被迫全部遣散,重归自由,尽管还是得到了不少银两的补贴。


  可他们拿着这么一大笔钱又能做什么?


  一些积极拥抱新变化的地主或许会开始创办工厂,又或者会倾家荡产,前往海外寻求新的机遇。


  但也有很大一批冥顽不灵。


  思想已经固化的大地主,拿着上百万两银子的钱聚集在京师之中。


  不知道何去何从!


  可等他们到了京师之后才发现,自己手里的钱,看似很多,但在京师这个随便扔块儿砖头就能砸死一个官员的地方。


  这些大地主又算得了什么?


  长此以往,这些人又怎么能不心生怨气!


  而除了大地主之外。


  还有许许多多在朱允熞改革之中利益受损的人,好比原本生活的好好的卫所军队,尽管在几十年之后,卫所军队将会糜烂不堪。


  无数卫所底层的士兵将会凄惨无比。


  但这一天,终究还没到不是?


  很多事情只要不是发生在眼前,就算是知道未来会有很大的祸患,大家也只会盯着眼前的利益!


  在这些人眼中,不会看到未来凄惨的自己。


  而是只有现在过得还不错的自己!


  朱允熞的改革,当然触动到了他们的利益!


  更别说,朱允熞在改革之中,还得罪过一个看似不起眼,但却最是顽固的派系——程朱理学家!


  思想永远是最顽固的弊病!


  哪怕朱允熞再是严厉打击,甚至已经将方孝孺诛灭了十族,也没办法让理学彻底销声匿迹。


  这些人尽管实际行动能力不行。


  但高谈阔论,忽悠人的本事却是一等一的!


  从前朱允熞从来没想过这些,眼看着大明越发壮大,对于这些可能潜藏着的风险,也就视而不见。


  又或者说是潜藏得太深,根本无法让人看见。


  但一朝醒悟之后,朱允熞才发现,原来大明内部,还有着如此之多的隐患。


  根本不似表面上的牢不可破!


  想要塑造一个真正无敌的大明,唯一的办法,就是破而后立!


  将这些旧既得利益者全部统统杀个干净!


  一网打尽,连根拔起!


  徐妙锦的主意,方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而等这些人死后。


  大明方才是真正可以腾出手来,征服四海八荒!才可以算作是真正前所未有的强大!


  成为天下霸主!


  “闹吧,闹吧。”


  “孤倒是要看看,你们到底能弄出多大的阵仗!”


  “若是不闹大一点。”


  “孤的屠刀,又怎么能狠狠落下呢!”


  朱允熞已经收起了原本的漫不经心,而是前所未有的专注。


  将心神全部放在了此事之上。


  朱允熞要杀人,但却不能没有理由的杀人,这只会引起更多的惶恐,引起更多的反弹。


  树下更多的仇敌。


  但若是让这些人闹得大一些,把天都捅破了,那么朱允熞就算是杀得再狠。


  也无人胆敢为他们说上一句话!


  因为任何人都知道,这是绝对的忌讳!


  是不容触犯的底线!


  朱允熞在隐忍,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将这些人全部统统处死的机会!


  ……………………


  眨眼之间。


  便又是一个月过去。


  奉天殿。


  早朝。


  朱允熞神色难得的轻松了一回,因为就在方才,工部和技术研究与制造局的人纷纷上报,原本定期半年的漠北铁路,已经在上次朱允熞乘坐火车之后。


  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内。


  顺利建成通车!


  从现在开始,在京师乘坐火车,想要达到漠北,也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时间!


  根据军务处的大臣预计。


  就算是从京师之中调集一万大军北上。


  若是火车的数量足够。


  那便仅仅只需要不到三天的时间,就能在漠北深处,汇集起一万大军!


  并且携带着充足的物资!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若是有必要,完全可以随后源源不断的增添士兵,在三日之后的每两日,便可大约有一万人抵达漠北战场!


  这样的兵员补给效率。


  又何愁漠北不定?


  又怎么怕老朱的遗憾无法完成?


  漠北归心,已成定局!


  完全不需要担心!


  北边的鞑靼人,容不得他们再造次!也容不得他们再表面归服,剩下的只有一条路给他们走,那就彻底归降!


  “好!”


  “当真是好消息!”


  这难得的好消息,让朱允熞忍不住喜笑颜开。


  夸赞道:“你们工部和技术研究与制造局的人这次有大功。”


  “孤不仅要赏你们,还要重重的赏!”


  “接下来,尔等速速将松江府与京师连接起来。”


  “以京畿地区为核心,向沿边的布政司铺设铁路。”


  “无论是要钱还是要人。”


  “孤都准许!”


  漠北铁路的修建,一是为了完成老朱的遗憾,二则是为了让大明拥有一块上好的牧场。


  意义虽大。


  但相比起来,还是在大明境内铺设铁路,会让大明的国力变得更加强大。


  毕竟通往漠北的火车。


  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发动一次,并且大多不会用作民用,毕竟大明百姓直接和漠北的鞑靼人打交道,实在是太危险了。


  更多的可能还是在于政治目的。


  但大明境内中原和沿海地区的铁路,却能够完全投入到商用之中。


  让大明的发展速度陡然提升一大截。


  此乃重中之重!


  所以朱允熞立刻下达了继续修建的命令。


  <div class="contentadv">工部的人立刻站了出来。


  面带喜色道:“是,殿下,臣等立刻准备修建其他地方的铁路!”


  这一次,他们工部总算是在太孙殿下面前露脸了!


  但在他一旁。


  技术研究与制造局的人却面带难色。


  说道:“殿下……此事只怕不妥……”


  “此次为修建漠北铁路,征发了数十万劳工,两个月以来,无数劳工不辞辛苦,方才将其修建完成。”


  “若是现在继续修建其他地方的铁路。”


  “只怕这些劳工会颇有怨言。”


  “毕竟……在这次漠北铁路的修建之中,并非没有出现过骚乱,甚至还有流血事件发生。”


  “实在是不宜再大肆动工!”


  “并且为了修建漠北铁路,我技术研究与制造局的人连续两个月未曾休息。”


  “就是为了不出一丁点差错。”


  “还请殿下体恤百姓和工匠,先行休养一段时间。”


  官场上的规矩,向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但技术研究与制造局的人却是一个死脑筋,本就是从下面的工匠之中提拔上来的,满脑子都是技术。


  又怎么懂这些弯弯绕绕?


  于是便直言不讳的讲了出来,让朱允熞不由眉头一皱。


  工部的人更是高声指责道:“伱在瞎说什么东西!”


  “两个月能建成漠北铁路。”


  “在京畿地区和松江府搭建铁路难道就这么困难?”


  “下面的人什么时候不叫苦了?”


  “又不是没给他们工钱!”


  “既然是太孙殿下的命令,吾等遵从就是!”


  工部的人逻辑也很简单,大明又不是没给工钱。


  下面的人有什么好叫苦的?


  以前征发徭役的那会儿,可是连干粮都要自备!现在已经是好到不能再好的待遇了!


  还有什么可叫苦的?应该感恩才对!


  但技术研究与制造局的人这番话,却引起了朱允熞的重视。


  心中的喜悦陡然被冲淡了大半。


  三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从应天府把铁路修建到漠北深处,这本就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但大明的官员偏偏就是把这件事给办成了。


  这并非是大明的奇迹,而大概率是下面官员对普通劳工苦苦相逼的结果!


  说不定,已经是一个人当做两个人,甚至是三个人来用!


  如此方才会有这般快速!


  在朱允熞看不到的地方,这些普通的劳工心底的怨气,说不定已经比天还大,只是没有办法,不得不服从而已!


  毕竟现在的大明可不讲究什么人权。


  官员要你完成多少任务,就得完成多少任务!规定的工期是多久,那便是要多久完工!


  只是朱允熞监国之后。


  取消了天下间的徭役,给所有百姓发放了工钱,这才让大家的心底好接受了一些。


  但长此以往下去,却也是定然不行!


  想到此处,朱允熞也当即改口。


  说道:“罢了,先让这些劳工先行归家吧。”


  “今年之内,修建铁路一事,便不要再提起了。”


  大明境内。


  可用的人力本就不多。


  如果这些人不用。


  那么大明能够动员的青壮劳动力其实就没有多少了。


  实在是难以承担起修建铁路的工作。


  而且如今正是关键时刻,朱允熞可不希望因为自己滥用人力,征发劳工,而导致叛变,当时晋王之事,犹在朱允熞眼前历历在目!


  这种教训有过一次。


  朱允熞便不会再犯第二次!


  朱允熞虽然是一个普通人,会犯错,但朱允熞却不会一直犯同样的错误!


  让三十万劳工威胁京师这种事情。


  朱允熞绝不可能让它再重演一遍!


  “退朝吧。”


  朱允熞一挥手,一旁的太监立刻高声喊道:“退朝!”


  下方。


  文武百官纷纷倒退而出。


  朱允熞也从侧方离开奉天殿,来到大明医院,找到正在静养之中的老朱。


  期间还看到了一眼周王朱橚。


  只是对方却神色匆匆,不肯和朱允熞对视一眼。


  似乎是不敢面对朱允熞。


  但朱允熞却也没太在意,毕竟每日来大明医院求医的百姓不知凡几。


  身为医院的院长,匆忙一些也是平常。


  …………


  静室。


  当老朱知道漠北铁路通车的消息之后。


  差点没激动的从床上蹦起来!


  “该赏!该赏!没想到这漠北铁路竟然能如此之快就通车!”


  老朱显得很是高兴。


  但朱允熞却没和老朱说起之后在朝堂上发生的事。


  同时,有人在京师之中购买枪炮的事情,朱允熞也没有提起。


  老朱已经时日无多。


  朱允熞所念所想,便是让老朱安然渡过这最后一段岁月,而不是依旧要整日为国事操劳。


  有些风雨。


  如今本就该朱允熞自己一个人去面对!


  老朱已经老了!


  现在是时候该朱允熞来撑起这整个大明了!


  天下责任,一肩挑之!


  在说完漠北铁路通车之后,朱允熞又问起老朱,要不要自己同老朱一起去漠北巡视一番。


  看一看大漠风光。


  更是看一看,大明在漠北深处修建起来的铁路。


  到底能在漠北发挥何等作用!


  但老朱却拒绝了。


  只见老朱说道:“熞儿,若是咱再年轻个五岁,此番定然要你同咱一起去漠北深处看看。”


  “但现在不行了。”


  “咱老了,指不定哪天就不在了。”


  “万一咱死在了路上。”


  “京师无主!熞儿你将备受限制!给你登基之事,平添麻烦!”


  “你要记住,同你登基之事比起来。”


  “就算是咱,也不值一提!”


  “大明真正重要的事情现在就只有一件,那就是让你登基为帝!”


  “将整个大明,交到你手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