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75章 老朱的怒火! 妙啊!

正文 第75章 老朱的怒火! 妙啊!

  第75章 老朱的怒火! 妙啊!


  “哈哈哈,罢市的效果,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啊!”


  大理寺衙内,黄子澄心情十分不错。


  齐泰刚刚前来,带来了市面上的消息。


  眼下不止是金陵城,扬州,苏州等地的商人,也跃跃欲试,打算全体罢市,逼迫朝廷不再加征商税。


  “此子虽有诗才,但治国理政,岂是他这等小儿可以简单处置的?”


  齐泰笑道:“反是俗务最难料理,我看他还是好生写诗文,或可借此流传千古。”


  黄子澄亦是轻轻点头。


  对于朱允熞的诗才,他倒是没有任何异议。


  毕竟,一个七岁的孩童,能写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更别提还有“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样的绝句,更有“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惊世即兴之词。


  连方孝孺也只能拜服,他黄子澄当然不敢质疑。


  曹子建七步成诗,千秋传诵。


  朱允熞也是丝毫不差,落笔挥毫,即兴成诗,早已天下闻名。


  但诗名归诗名,治国归治国。


  黄子澄可不相信,七岁小娃,能管好政事。


  你看,这才上任,一个商户罢市,就让他下不了台。


  “陛下这次是失算了。若他不执掌应天府,我等还真没有什么好主意,但他来执掌应天府,我等就有的是办法。”


  黄子澄笑道:“他提议加征商税,那些勋贵都极为不满。”


  “此次罢市的事情能如此顺利,一呼百应,少不得那些勋贵的配合。”


  齐泰点了点头。


  商人只是在前面冲锋陷阵的“小兵”。


  没有勋贵给他们撑腰,再借那些商人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集体罢市。


  眼下大势已成,朱允熞骑虎难下。


  若是他此时下令不再加征商税,那便证明他之前的上书加征商税错了。


  那他便没有资格,立为储君,成为大明江山的继承者。


  反之,若他现在还不退步,金陵的商户不复市,苏州,扬州的商户再跟进罢市


  整个大明江南,都要乱成一祸粥了。


  他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我等可再添一把火,上书朝廷阵情。”


  齐泰点头道:“放心吧,此事已经在办。据通政司传来的消息,今日一日之内,已有二百七十一名官员上书。”


  黄子澄喜出望外,拍手道:“好!”


  话音刚落,外面有人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两位大人,不好了,金陵城的商户,复市了。”


  “什么?”


  齐泰和黄子澄皆是一惊。


  “怎么可能?”


  两人都难以置信。


  如此规模浩大的罢市,怎么可能突然之间,就不再罢了,复市了呢?


  “此事千真万确,外头确实复市了。”


  那人拿出一张摘抄告示的纸张。


  “应天府出告示了,还是锦衣卫的人来张贴的。”


  他将纸呈上。


  黄子澄一把将纸抢了过来,目光一扫,瞳孔顿时放大。


  他的手慢慢无力的软了下去,身躯瘫坐到椅子上,精神已是萎靡不振。


  齐泰见状,将纸拿了过来,迅速看了一眼,神色亦是为之一变。


  “高啊!他竟想出如此釜底抽薪之策,难怪那些商人会复市了。”


  “我们辛苦谋划一场,终究是一场空了。”


  ……


  皇宫,御书房。


  户部尚书赵勉,刑部尚书杨靖恭敬的站在下方。


  朱元璋坐在上首,脸色十分难看。


  桌案上,是堆积如山的奏章。


  “好啊,这些奸商,他们竟敢罢市?”


  老朱说话间,已是杀气腾腾。


  他从一介草民出身,凭一只碗,打下整座大明江山。


  什么风浪没见过?


  区区商人罢市,又算得了什么?


  真正让老朱气氛的,是他刚想让朱允熞办点事,积累一点功勋,好立他为太孙呢。


  没想到,刚让朱允熞执掌应天府,就闹出了集体罢市的大戏。


  如此一来,老朱的布置就全部被打乱了。


  老朱倒是相信,以朱允熞的本事,迟早能做出一番政绩。


  但储君的事,不能久拖。


  如果迟迟不定的话,就等于是逼着兄弟为了储君之位相互争夺,骨肉相残了。


  这才是最让老朱感到糟心的事。


  “陛下,如今之计,不如暂缓加征商税。”


  杨靖进言道:“朝廷还算有些积蓄,加征商税之事,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他以前是当过户部尚书的,现在虽然已转任刑部,也清楚户部这个家,很不好当。


  百姓之家,总是为了几两碎银发愁。


  实际上,朝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只不过是放大了无数倍而已。


  可眼下金陵城商户罢市,也只能将加征商税的事,再往后拖了。


  “不能再拖。”赵勉却是出言反对。


  他现在执掌着户部,朝廷各项开支都要从户部支出,可收入不多,正面临着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那些商户竟敢罢市,朝廷应予以严厉处置,绝不可姑息养奸。”


  赵勉道:“杨大人,你执掌刑部,就应当派人抓一批带头罢市的商户,该斩头的斩头,该抄家的抄家,我看谁还敢罢市。”


  杨靖连忙向他使了一个眼色。


  若是真这样做的话,商户罢市的问题倒是解决了,但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南王殿下朱允熞,又该如何处置呢?


  别的不说,至少立他为储君的事,算是黄了。


  陛下本就是为了顺利平稳交权,才封他为南王,让他执掌应天府。


  打破了陛下立储君的布置,那才是真正的国之大事。


  再说,真要抓人的话,朱允熞现在执掌应天府,他就可以直接下令抓人,哪里还需要刑部再插手啊。


  上方,朱元璋沉声道:“朕已经派蒋瓛去应天府,让熞儿只管放手去干,锦衣卫从旁协助。”


  杨靖心中一惊,陛下这是要举起屠刀了吗?


  也对。


  商人罢市,这是挑战陛下的威严,陛下是何许人?岂能容别人挑衅?


  而且,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这些商人的背后,是有勋贵和文官支持的。


  他们这是在向皇权宣战!


  陛下如何能忍?


  只是如此一来,立储君的事,就麻烦了……


  正想着,就听得朱元璋叹息了一声。


  “希望熞儿能想出两全之策吧,朕也难啊!”


  一瞬间,他仿佛苍老了十岁。


  若这些商人,是冲着他来的,那很好办,全部杀了就是了。


  杀得人头滚滚,杀得血流成河!


  他的屠刀,从来没有钝过。


  更不会因为担心杀人太多而迟疑。


  可此事牵涉到熞儿,牵涉到储君之位……


  强如朱元璋,也不得不慎重考虑,投鼠忌器。


  身为爷爷,他要照顾孙儿。


  身为帝王,他要顾虑江山的平稳传承。


  一时间,大殿内的几人,都陷入了沉寂。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弯腰匆匆急步进来。


  “陛下,金陵城的商户,复市了。”


  “什么?”


  朱元璋一惊。


  这么快就复市了吗?


  不应该啊!


  就算抓人杀人,逼迫他们复市,算算时间,也只来得及抓几个带头的。


  这些商户也许会噤若寒蝉,但绝没有这么容易屈服。


  “南王殿下贴了告示,商户们就全部复市了。”


  赵勉、杨靖、乃至朱元璋皆是一惊。


  太监连忙将写有告示内容的纸张呈上。


  朱元璋拿过来一看,顿时仰天大笑。


  “妙,妙,妙啊!轻飘飘的一招,不费吹灰之力,就让这些商户乖乖复市,熞儿果然没有辜负咱的厚望。”


  ……


  PS:大家不要急,明天开始爆更,大高潮也要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