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我在三国的种田日常 > 第178章 周瑜的两个计策

正文 第178章 周瑜的两个计策

  周瑜向孙尚香深深一鞠躬:


  “是周瑜无能!北方,周瑜不能将曹操一举歼灭;向西,不能一举拿下荆州。我们江东腹背受敌,左右为难。不得已,周瑜与孙将军才想出如此不良之策!”


  周瑜的声音,那般温润。


  孙尚香听了,根本发不起火来。


  反而很理解,很同情:


  “周公瑾如此谦虚。你是我江东的水军都督,是我二哥身边的栋梁之才。我二哥主理江东,全仰仗周公瑾打理外事!这些年,周公瑾的功绩说说都说不完,周公瑾总这般菲薄自己。”


  孙尚香是最明白的。


  而周瑜又说:


  “汉武帝之前,自汉高祖刘邦起,与匈奴奉行和亲政策。自汉武帝起,再不和亲,那时大汉朝有霍去病卫青帝国双璧,有李广飞将军,有文臣武将上上下下万众一心抗击匈奴。


  周瑜惭愧!没有卫青霍去病之才,空领了伯符当年之嘱托。我与伯符情同手足,一起长大,伯符之妹,自当是我周瑜之妹也。


  周瑜在此向小郡主赔罪!”


  周瑜对着孙尚香深深的拜了下去。


  孙尚香赶紧把周瑜扶起来:


  “你这是做什么事?你是做哥哥的,反而拜我?你为江东殚精竭虑,我富贵闲人一个,哪能让你拜我!”


  孙尚香收了手。


  马儿在她旁边乖乖的站着。


  这匹马是临出门时,大嫂乔菁菁送给她的宝马。


  孙尚香想起大嫂。


  “这件事,与你说实话吧,大嫂让我走,让我不要回头,不管谁来,谁跟我说任何事,让我都不要再回北固山!我当时不想走,可是我大嫂那么严肃,那么慎重,把婢女随从以及这随身的钱财都给我想好了!我感念大嫂这一番苦心,我知道她不会害我,所以我便走了!


  我当时没想那么长远。


  这一路上,吕范来追我,蒋钦来追我,周泰也追我,你也来了,我想事情是真的很严重。”


  孙尚香在这些赶路的日子里,并不是没心没肺。


  也并不是乔菁菁给孙尚香按起了启动逃婚键,她便像个机器人似的,按照乔菁菁的指示头也不回,一直赶往桂林,过从此的逍遥人生。


  孙尚香心里,其实很记挂着北固山。


  周瑜面对孙尚香这一个小姑娘。


  这个小姑娘骄傲豪气,像她几个哥哥,可她懂事,心地善良,勇敢正直。


  这样好的姑娘,嫁给那个快五十岁的,心机深厚的刘备!


  暴殄天物。


  谁懂周瑜心中的不忍?


  在孙尚香和周瑜说话的远处。


  椰蓉和吕蒙各自侍剑而立。


  两匹骏马悠闲的吃着青青的草儿。


  周瑜那一眼看见年轻美貌的椰蓉,身经百战的男儿心中竟晃了一回神。


  周瑜他从不曾留心,大乔夫人身边竟有这样一个婢女,这身姿与小郡主孙尚香如出一辙。


  周瑜心里忽然涌来了一计策。


  这个计策必须要孙尚香本人明明白白才行。


  周瑜要将计策说给孙尚香听,这是个既能保全孙尚香,又能周全了孙刘联姻的妙计。


  但是,也有反面。


  往后余生,也得委屈这位心高气傲飒爽活泼的小群主。


  “郡主,周瑜如今有一个计策,郡主若是同意,周瑜这就回去与孙将军商议,既全了小郡主之心,又全了大乔夫人之意,也不伤害孙刘联盟,但得委屈郡主从此以后生活在交州,隐姓埋名。”


  周瑜那么说,孙尚香脸上露出怀疑之色。


  周瑜向来计策多。


  在三江口,若不是周瑜的那些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曹孟德没那么容易被解决!


  孙尚香请周瑜知而不言。


  周瑜说:“郡主,和亲这回事可以这么做!郡主和阿蒙等继续留在交州,以后事情平稳了,郡主还可以和刘基双宿双飞结成连理。刘基以后来到交州,与郡主从此生活在此地。但是必须要有人代替郡主去和刘备联姻。


  椰蓉生活在大乔夫人身边很多年,她对北固山上的人和事极其了解,又是大乔夫人身边耿耿忠心的人物,她和郡主几分相似,可由椰蓉替代。”


  但这个计策的缺点便是,椰蓉从此以后就是孙尚香,而孙尚香本人从此以后便不能叫孙尚香了,只能以另外的名字继续生活。


  孙尚香听完周瑜的这个计策,没有舒展眉头,反而是皱了起来。


  周瑜便又说出了第二个。


  “第一个计策是最不让荆州关羽诸葛亮起疑的,也是最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不给刘备借机发挥的。


  若要这第二个,便是孙将军收椰蓉为义妹,椰蓉作为孙家的小姐,以孙家小姐的身份与刘备和亲。


  天下人便知,与刘备和亲的不是孙权之亲妹子,而是大乔夫人的婢女,孙将军的义妹。”


  这第二个计策,孙尚香听了还是皱了眉头。


  刘备那厮奸诈狡猾如此,会接受这种下策吗?


  周瑜说了两个计策。


  孙尚香对于两个计策都皱着眉头。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个计策里,孙尚香都可以不用嫁给刘备。


  周瑜便再说:“如今,只请小郡主和阿蒙留在桂林,我将椰蓉带回便是。”


  对外,北固山不做任何解释和说明,只给放出一个烟雾弹。


  周瑜往桂林追了一趟,追回了一个会武艺飒爽英勇的女子,这个女子就是江东与刘备和亲的人。


  至于究竟这个女子就是孙尚香,还是这个女子是孙权新收的义妹,到时再做解释。


  这已经是周瑜所能做的最后的妥协了。


  周瑜带走椰蓉后。


  孙尚香那时骑在马上。


  夕阳已经完全沉下了山,周围只有一点光辉,吕蒙在孙尚香身旁。


  孙尚香忽然扭头看了看吕蒙。


  “阿蒙,走吧,我们回北固山吧!”


  孙尚香跟吕蒙说了这话,没有什么解释,她脸上也看不出开心或是惋惜。


  也没有愤怒,没有不甘。


  只有平和。


  吕蒙当时奉大乔夫人的命令,护送孙尚香往交州。


  吕蒙心里的决定是不管如何一定保护好小郡主。


  到了这时,吕蒙如果按乔菁菁的意思,是应该阻止孙尚香的。


  可椰蓉已经被周瑜带回。


  吕蒙不知原因,周瑜没有任何解释。


  吕蒙暗自猜测,是因为椰蓉和小君主的身量相似,容貌上也属于同一风格。


  唉!


  但小郡主都说回北固山了。


  对吕蒙来说,护送好小郡主,保护好小郡主的安全,就是对大乔夫人最好的交代。


  于是,在乔菁菁和三弟妹徐氏被孙权派人看在浮碧海不让出门,大概三天之后。


  周瑜带着椰蓉率先回到北固山。


  周瑜和椰蓉来到孙权面前,周瑜与孙权说了他的两个计策。


  孙权正反复琢磨这两个计策的利与弊。


  半天之后,孙尚香又和吕蒙回来了。


  孙权见了如此情形,只能说是大喜过望。


  <div class="contentadv">孙尚香这次回来见到二哥孙权之后,兄妹俩之间比先前平和了许多。


  没有争吵和争执。


  十天半个月不见的日子里,孙尚香皮肤晒黑了些,精神尚且健壮,虽然不是养尊处优,却看的出来一路上顺顺利利,没受蹉跎。


  文渊阁里这兄妹两之间安静了好一会儿。


  彼此似乎都在考虑周瑜提出的那两个计策。


  孙尚香心里,定是不愿就此隐姓埋名。


  可也不确定刘备是否能接受第二个方案。


  江东李代桃僵,以大乔夫人的婢女来代替孙权的亲妹子小郡主,刘备是否能接受这样的降级打压?


  文渊阁里那思考的气氛,像浓墨一般。


  孙尚香经过这一次,还真的是沉稳了。


  她安安静静的等待二哥孙权做决定。


  孙权当然也不愿意自己这心爱的妹子,此后半生就此隐姓埋名,这辈子不能以孙尚香的身份为活,在世人面前。


  那比让她亲自嫁给刘备,又是另外一种残忍。


  “你回来了,二哥心里是真的高兴!先这样吧,不管如何,我已决定收椰蓉为义妹。即日起就去派张子布和刘备谈婚事,让义妹椰蓉嫁给刘备为妻,为他们举办最隆重的婚礼。


  刘备若是同意也就罢了。


  刘备若是……”


  刘备若是不同意。


  孙权想着,刘备这老小子应该见好就收。


  刘备虽然心有不满,心有不岔。


  但如果同时进行,椰蓉和刘备,阿香和刘基的婚事同时办。


  孙权不给刘备退路!


  孙权在给刘备和椰蓉举行婚礼的时候,顺道给刘基和孙尚香也办一场典礼。


  孙权同时嫁亲妹子和义妹。


  若刘备后来闹起来,就告诉刘备,孙权亲妹子早已许了人。


  刘备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不过是多备点嫁妆,多放在刘备的豪宅里。


  孙权做了如此决定,心中这一大块石头也终于落地。


  既不用割下这块心头肉嫁妹子,也不用委屈大嫂三弟妹,也能成全大嫂对妹子孙尚香的宠爱,而这椰蓉也是大嫂身边出来的人,比孙家其他随便找的宗室女子要靠得住些。


  当然,消息还不能走露。


  到时还需要演一出戏给刘备看。


  那时孙权还没有将大嫂和三弟妹的解禁。


  孙权请出母亲吴太夫人,给了椰蓉办了一场认亲仪式。


  孙权给予了椰蓉非常好的礼遇,甚至是尊崇,需要椰蓉为孙权和整个江东做出牺牲。


  椰蓉表现的十分识大体。


  在孙权的认妹仪式上。


  孙权给椰蓉许多上好的穿的金的银的,给椰蓉赐了府邸,赏赐了婢女和数百亩良田。


  椰蓉一下子从一个有地位的下人,变成了一个有地位的小姐。


  椰蓉思量,从她来到孙家起,因为孙策的赏识,孙策安排她在大乔身边伺候,从此大乔待她深厚非常,从没作践过她,一直尊重她,指点她。


  椰蓉说,她一定做好联姻,一定记住孙权对的嘱托,不会辜负整个江东对她的期望。


  乔菁菁在浮碧海,对于外界这些消息是闭塞的。


  她和徐氏两妯娌只能在家中陪孩子,和孩子一起玩,无忧无虑的过。


  当北固山上都热闹疯了。


  孙权浩浩荡荡的准备了盛大的嫁妹仪式。


  若是乔菁菁大嫂能出门的话,这种大排场理应让大嫂来主持。


  可孙权这回竟亲自来操办,孙权有想的不周到的地方,还有张昭。


  若孙权和张昭两个男人都还有疏漏,不是还有袁十一袁夫人吗?


  愣是张昭孙权袁十一,三个臭皮匠,顶过了一个诸葛亮。


  将这个江东的嫁妹排场,搞得浩浩荡荡。


  刘备在孙权为他新准备的豪宅里,在这样的气氛蒙骗下,日日做着美梦。


  就等待着孙权将嫩嘟嘟的妹子嫁过来。


  孙权对外都吼麻了:他嫁的是妹子!


  并且,孙权的确在短时间内,凑出了一个风格十分孙家化,忠心孙家化的好女子。


  刘备只看到热闹。


  刘备也只想到,他对孙权的算计快很准,以致孙权不得不那么做。


  他没想到,孙权能在短时间内李代桃僵。


  当然,还有另外的人得要配合,比如刘基。


  比如江东的其他内部人员。


  刘基这个身份很特别。


  他本来是刘氏宗亲,却因为早年死了父亲失去依靠,是在当年豫章城里孙策看年幼的几兄弟可怜,将他们带回来交给乔家,由乔菁菁的娘家来抚养。


  乔菁菁在这个抚养刘基几个兄弟的过程当中,做了很多努力,颇费了一些钱财。


  刘基长大后,在孙权部下当了官,却还没有自己出来分家过日子。


  不过都是在任期休假时,回乔家住上一天两天,又匆匆走上任。


  这回刘基要娶媳妇了。


  这偌大一个乔家,说实话,那乔老爹和阿母看着热闹,实际上也帮不了多少忙。


  还好有小乔。


  乔蔓蔓是周瑜的老婆,周瑜的这些计谋,她特别清楚。


  这回的好事,又能成全刘基和孙尚香,还能把刘备给诓骗住。


  小乔便在姐姐大乔没法出门的时候,回娘家把这件事情给扎起了。


  小乔给义弟刘基装修新宅子,打点办婚礼的排场。


  都是小乔带着仆人一一地做。


  乔老爹和乔老母不过走个过场。


  每当看到这对老夫妻,世人都忍不住感慨。


  这人有多大本事还真不重要,关键是要会生,要能生出大乔和小乔这一对省事儿的女儿!看看这乔老爹老母过的这种日子。


  亲生的儿子乔二和乔三只能做守城官,在吴郡悄无声息地过。


  而他家养的义子。


  这回娶媳妇儿来多风光啊,虽然现在还不敢明着张罗,但少数几个人心知肚明,娶的是小郡主孙尚香啊,江东之主孙权的妹子呀。


  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能让刘基,甚至是让乔家,跟着风光两代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