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我在三国的种田日常 > 第123章 我夫君骁勇贤能

正文 第123章 我夫君骁勇贤能

  第123章 我夫君骁勇贤能


  孙策跟潘临大大的打了一架,潘临落荒而逃,慌乱之中跑掉了裤衩子。


  孙策整顿兵马回吴郡。


  孙翊和朱治刚刚降服了吴郡周边,孙权征讨会稽也大获全胜。


  严白虎被张昭关在吴郡太守府的监牢里。


  孙暠和孙匡还有小吴太夫人,被禁闭在孙府。


  都等着孙策回来处理。


  乔菁菁就守在许昭和许贡的尸首前,一再要张昭确认,究竟是不是他们。


  孙策远远见到乔菁菁,她那番神色,眼神里的凌厉与杀气。


  等到她一见到他。


  他还没从马上跨下来。


  她已经飞奔出来,不顾得众人的眼光,一下子扑进他怀里,紧紧的抱着他。


  紧紧的抱着。


  不说一个字。


  当着大家的面,抱了许久。


  许久。


  孙策才说:“大家都看着呢。”


  乔菁菁还拉着孙策的手不放开,把他从头看到脚。


  确认孙策完好无损,没受伤。


  孙策问乔菁菁守着那断了头的两个人看什么,以前她最怕血腥。


  乔菁菁说:“严白虎已经投降了,这两个人之所以能跑到乌程县,是因为他们与乌程侯早有勾结。中郎将孙暠将这两人杀了……”


  乌程侯孙匡,中郎将暠。


  哪一个不更值得乔菁菁去琢磨,她非要盯着这尸首!


  孙策说:“你胆小,见不得这些。晚上别做噩梦!”


  乔菁菁认为,既然确定了许昭许贡两人的身份,就应该允许他们的亲人属下来领回尸首。


  “虽然生前为恶,也曾对故友有义,可以允许其入土下葬,逢年过节有人祭祀。”


  孙策说可以。


  回到孙策的外书房,商议如何处置严白虎孙匡。


  张昭说,还是可以让严白虎带个兵。


  “不用给像太史慈的那么多,几百人上千人还是可以的。”


  因为孙策现在是出了名的广纳贤才。


  孙策平定山越贼匪,也不是为了杀人而已。


  能够让人心归附,安定一方,才是目的。


  孙策只说不急。


  给人手容易,安排职位也好办,但必须要严白虎心服口服。


  严白虎现在不服。


  因为孙家宗室里出了那几个起异心的。


  所谓祸起萧墙。


  孙策让人牵出孙匡,正式盘查审问。


  整个孙家现在都知道乌程侯孙匡,孙策的庶母弟,犯了事,如今正被审问,都竖着耳朵听热闹。


  看孙策怎么处置。


  小吴氏被关押在吴太夫人的住所后的柴房里,一味地嚎哭叫骂,拒不认罪。


  乔菁菁让侍婢去把小吴氏的嘴给堵住,狠狠绑在柱子上。


  那柴房才安静了。


  吴太夫人在屋子里叹气。


  “我和她姊妹一场,还是走到了今天。她要袭爵,伯符让给她匡儿,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竟然勾结许贡严白虎……胳膊肘向外拐。”


  吴太夫人难过地抓着乔菁菁的手。


  “大乔,伯符实在太难了!”


  乔菁菁故意留在婆婆身边,一来是安慰婆婆,再则就是防止还有人勾结小吴氏使坏。


  外书房,孙匡被孙策质问。


  孙匡没什么遮掩的。


  “是我,都是我做的!你杀了我就是。”


  孙策案边放着宝刀,还沉得住气。


  孙翊已经拎着拳头上去,噼噼啪啪打在孙匡的太阳穴上。


  “杀你?什么理由,什么罪名,你倒是一一的说出来!什么时候,跟谁,接头人是谁,谁帮你做下的恶事!说!”


  孙匡一时间被打的昏头昏脑。


  那眼眶里流了血。


  “老三,你还是这么急躁!小时候我打过你,你现在也打了我,扯平了。我当着大哥面给你说清楚,你我小时候的恩怨了了,我死了过后,你不准为难我儿子。”


  孙翊又是狠狠一拳头砸到孙匡的肚子上。


  把孙匡砸得一口鲜血吐出来。


  “你跟我了了?你抢大哥的侯爵,你勾结许贡严白虎,吃里扒外,怎么算?还提你的儿子,你是孙家的罪人,配给你儿子当爹么?”


  孙匡呵呵一笑。


  “我承认,是我吃里扒外,资助许贡,藏匿许昭,给严白虎传递消息,结交曹操,都是我做的。还有,顾大嫂那条命,也是我做的,跟我母亲无关,与我的妻儿无关。”


  孙匡揽下所有的事。


  只让孙策杀了他便罢。


  孙策却没有那么做。


  他让吴郡太守朱治收拾出一所高墙的宅子,把孙匡和孙朗囚禁起来,不准任何人探视。


  也不准任何人说情。


  孙匡的妻儿,从乌程县搬到吴郡,有专人照顾起居。


  小吴氏即日起,幽禁在富春老家的祠堂外,茅草屋内,派有专人照顾。


  小吴氏要求要见三叔孙静。


  孙静的亲儿子孙暠如今还在孙策府上,有张紘陪着读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乌程县的事情说清楚,孙静都还不理不睬,何况于小吴氏这个疯婆子。


  小吴氏抓住喝水这种人性化待遇的机会,隔空对着孙静大叫:


  “你个挨千刀的!你个没良心的!就看着我们娘几个死啊!”


  这些话,吴太夫人简直没脸听。


  当着儿媳妇乔菁菁的面,她都替小吴氏臊得慌。


  长辈的囫囵事,也不光彩,乔菁菁便装作没听到。


  孙夫人因为孙暠的事,专门又来了府上,被小吴氏拼了命的一闹,气得不行。


  孙夫人上前就给了小吴氏几个大嘴巴子。


  “你做下的事,很光彩么!嚎这么几嗓子,别人就可怜你了?你就是死了,有什么颜面去见我二哥,亏我二哥对你们母子那么好,恩将仇报,坏到家了!”


  于是,小吴氏才开始想人死了之后。


  她若是死了,如何面对孙坚?


  她抢了孙策的爵位,又害了孙策的顾氏夫人,还差点儿害死孙策的儿子,又勾结严白虎许贡许昭……如果不是这中间出了岔子,她几乎就能要了孙策的命。


  几乎啊!


  究竟哪里出了岔子?


  小吴氏闷闷的,眼神呆滞了,一张脸上好几个深刻的巴掌印子。


  孙夫人叉着腰,耐心指导她侄儿媳妇乔菁菁。


  “你们婆媳,一样的软萌。看到没?对付小吴氏这样的,别讲道理,上去就是几个大巴子,她就老实了。让她说的她不说,不该她说的,她要说,不如让她都带到棺材里去,去我二哥跟前说去。”


  这姑母真给劲儿。


  <div class="contentadv">那时,许贡许昭的尸首在吴郡太守府外停了整整一日,也没有亲人朋友上前认领。


  吴郡太守朱治便按照孙策的吩咐,把许贡许昭埋了,立了碑,


  再派人监视周围的动静痕迹。


  孙策那晚问乔菁菁,为什么还要费心监视许贡之墓碑。


  人活一世,总有几个至亲挚友,烧个纸钱墓前悼念亡魂,不是平常事吗?


  乔菁菁没有解释。


  几日之后,还果真让朱治抓着一个行迹特别之人。


  那人目露凶光,脖子上一条一条的执拗青筋。


  朱治抓着那人,还没审问。


  那人便高喊口号,要杀了孙策为许贡报仇。


  孙策不以为然。


  “又是一个自以为忠义的倔驴子!放了吧。许贡此人龌龊,这驴子对旧主却一片赤诚。”


  当时基础教育不发到嘛,许多人的价值观是不准确的。


  愚忠愚孝愚讲情义的人到处都是。


  乔菁菁坚决不能放过这个倔驴子。


  乔菁菁亲自盘问。


  她对孙策说:“姑母前两日才教我,怕我软萌,管不好家。这人奇特,就当给我练手吧。”


  孙策同意了。


  却又不放心,只得跟乔菁菁身边,随时给她扎起。


  朱治把那倔驴子刺客绑着拖出来。


  乔菁菁亲自与他对峙。


  “吴侯与曹孟德交好,忠心于汉朝廷,不知许贡为何要在人前污蔑吴侯,陷吴侯于不义?”


  不问这刺客要报仇的理由。


  也不问他受了谁的好处,忘不掉谁对他的恩情。


  只问许贡这个关键点。


  那刺客倔驴已经笑出了一番大义凛然的脸色,不口吃,不低调。


  “忠心于汉朝廷?


  衷心于汉朝廷的人,是我家主公许贡。


  孙策小儿如今坐拥江东六郡,与北方曹操袁绍,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抗衡,分明就是诸侯做派!


  刘璋刘表尚且是汉室宗亲,袁绍四世三公,曹操官宦之家!你,孙策小儿,你父亲不过只是区区长沙太守,你凭什么坐拥江东六郡?你不是割据一地,自立为王,还是什么?”


  倔驴子刺客说起许贡每每与他说过的话,仍然义愤填膺。


  越说下去,心中越加愤慨。


  如果是他的主公许贡站在孙策这样一个地位,这刺客又觉得许贡坐拥六江东六郡是理所当然。


  许贡当年任吴郡太守,迫害圣贤的时候,这刺客也觉得那是理所当然。


  许贡死了,这刺客唯独就不服气孙策。


  不服气什么呢?


  难道是因为不服气孙策长的比袁绍帅,比曹操年轻,比刘表刘璋有能耐?


  乔菁菁摆摆手。


  “迂腐!许贡骗你的话,你也信?江山社稷,贤能者胜任,天下纷乱,豪强者平定之。我夫君骁勇贤能,安定江东,治理江东,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这些功劳岂是许贡一个人空口白牙能抹杀的!”


  乔菁菁骂了这刺客一顿。


  反手就让朱治把人牵出去,绞杀了。


  “把他跟许贡许昭埋一块儿。”


  然后,继续监视周围动静和痕迹。


  孙策默默观看了乔菁菁办事的全过程。


  虎啊!


  她当时还劝他不要多杀人!


  她要杀个人,也不问问他该不该。


  没人处,孙策说乔菁菁:“一个刺客而已,无权无势的,杀了他,反而脏了手,何必动这个干戈?你又不是我!”


  孙策又决定给严白虎几百兵。


  “既然许贡许昭已死,许贡的阴谋已昭告江东,严白虎一介盗匪,胸无大志,此时便可不杀。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免得别人造谣他孙策杀戮太重。


  也给那些想弃暗投明的人一个态度。


  孙策因为有了乔菁菁,因为有儿有女,渐渐仁慈起来。


  凡事不做绝,不管是兄弟还是外人。


  留一条后路。


  孙家内部的这一段纷争,正符合曹操的心意。


  曹操一个人在北方,又打袁绍,又要跟少数民族乌桓抗衡,还有辽东半岛高句丽等复杂的情况。


  曹操总不能让孙策这年轻小子在江东安安稳稳,独自做大做强。


  曹操忽来一封书信跟孙策说:


  “陛下的太子年幼,身边需要两个陪伴读书。吴侯的儿子年龄相当,比较适合。”


  让孙策把亲儿子阿绍送到皇帝身边,陪皇太子读书。


  也就是去当质子了。


  孙策果断拒绝。


  曹操不死心,秉着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热爱人才的态度,又十分坚持地要邀请孙权和孙毅这两个猛男到许都去做官。


  “天下纷乱,百废待兴,人才稀零。陛下屡次表示,身边正缺少仲谋、叔弼这样的人才。吴侯不应在把弟弟们留在江东了!”


  孙策还是拒绝了。


  孙策回复曹操说家中尚有老母,父母在不远游,这是论语里讲的孝道。


  曹操被气的头疼。


  曹操这回直接邀请孙策本人,请孙策去帮他打袁绍,帮他征高句丽,征辽东半岛。


  曹操这一封一封的鸡毛信,重如泰山一般压向江东。


  张昭和乔菁菁难得意见一致了一回。


  都说是因为许贡的那些信件已经走漏了。


  许贡那些风言风语,危言耸听,能置孙策于泥潭之地,能扼杀孙策的青云之志。


  虽然当时已经被张昭截获,但江东的墙还是透风了。


  孙策按照乔菁菁与他事先帮想好的对策,回复曹操。


  “遥叩陛下圣安!曹公亲启,策自领殄寇将军一职,镇守会稽,监管江东六郡,夙兴夜寐,一刻不敢懈怠。然江东内部未平,山越贼匪四起,再有荆州黄祖世仇未报……”


  孙策表示,父仇未报,他一刻寝食难安。


  信刚一写完。


  孙策便整顿兵马,严阵以待。


  如果此时江东内部有祸乱,他拎起刀就平了。


  如果曹操与袁绍交兵,露出一点破绽来,他铁定要试一试,北上袭击许昌,给曹操来一招釜底抽薪。


  乔菁菁也日日琢磨着这些事情。


  孙暠还在孙策府上关着门读书。


  孙暠本来是跟孙匡小吴太夫人一伙的,孙暠屯守乌城县,却给严白虎,许贡,许昭等大开方便之门。


  等到事情即将败露,孙暠反手把许贡许昭杀了,又把孙匡给绑了,把一切责任推的干干净净。


  就算如此,孙暠仍然推不脱他驻守的失责。


  把孙暠关在孙家好好读书,对外人也说的过去,也没有那个宗室重臣敢有意见。


  但里头有些事情,乔菁菁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专门会会这个孙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