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极品布衣 > 第359章 全凭大人做主

正文 第359章 全凭大人做主

  庄若南心中一块大石终于搬开。


  此时的她心气也顺了起来。


  “相公,你说你有办法避免朝廷治罪,是什么法子?”


  庄若南的心思又转回了杨陌身上。


  杨陌坐了下来,长出了一口气:“等一等卢封侯吧,看看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消息。”


  杨陌在做这件事之前就想清楚了。


  仇是必须要报的。


  但也一定想好脱身的计策。


  他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卢封侯的身上。


  回到了州府衙门的肖大宝提起笔刷刷刷地写了一封信。


  他将信交给一个自己信得过的随从:“立刻去一趟江宁,把这封信交给圣女。”


  那随从本就是紫霄卫的一员,接过信自然是万分重视,骑上马飞奔离去。


  杨陌的所有事情肖大宝都会第一时间给李菲菲禀报。


  先有圣女后有国。


  此后,肖大宝才开始琢磨如何给朝廷上报今日之事。


  这其中有几个关节。


  第一个是京西南路的巡按御史。


  他必然会来到随州来现场调查。


  第二个便是礼部侍郎蔡昌,自己的家族被人灭了,他不可能袖手旁观。


  第三个,才是朝廷的大佬们。


  肖大宝想了许久,才下笔。


  在奏章中,肖大宝写下杨陌来随州搅动布市,蔡家眼红杨陌的生意,蔡玉同从荆湖南路招来悍匪想要对付杨陌,却被悍匪所害。


  他绝口不提杨陌主动的事情,整个奏章看起来,都是蔡玉同的问题。


  如此一来,大体符合事实,又能一定程度保护杨陌。


  现在,杨陌好他就好。


  写好了奏章,肖大宝叫来了州府衙门专司奏章呈报的官吏。


  “这奏章是要上报朝廷的。”


  “你差人送出去。”


  “记住,一定要稳妥不一定要求快!”


  “若是遗失或损坏,我拿你是问。”


  小吏立刻明白,这是上官暗示自己要慢点送到。


  “下官明白,这就去办。”


  “等等,你打算让谁去送?”肖大宝喊住了那小吏。


  小吏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我让张老七去。”


  肖大宝哈哈大笑:“你个机灵鬼,就照你说的去办。”


  张老七,是个瘸子,早年抓匪徒腿受过伤。


  由他去送,自然可以达到肖大宝的要求。


  与此同时,州府衙门的另一间值房中随州同知也在奋笔疾书。


  他要将蔡家的事原原本本地报告给蔡昌。


  “同知大人,忙什么呢?”肖大宝一步跨进了他的值房。


  随州同知忙是起身拱手:“大人,我在给蔡侍郎写信。”


  “他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我得告诉他啊。”


  肖大宝哦了一声,负手在他的值房中来回踱步。


  “同知大人,你在这任上有几年了?”


  “三年了。”随州同知有些摸不着头脑。


  “那为何你家中藏了上万两的银子?”肖大宝淡淡地问。


  此言一出,随州同知额头上冷汗哗地一下便流了下来。


  肖大宝定是派人去他家里勘察了。


  否则他怎么会知道自己藏在床底的那几箱子银子?


  他一个同知每年俸禄不过百两,一万两藏银怎么也说不通。


  “大人,你……”随州同知一时语塞。


  肖大宝笑着摆摆手:“你不必紧张。”


  “我能理解,谁还不收点养廉银子?”


  随州同知尴尬一笑:“感谢大人体谅。”


  “那,我看这信就不必写了。我已向朝廷奏报了。”肖大宝满脸微笑地看着随州同知。


  那同知一拱手:“全凭大人做主!”


  他走回自己的桌案旁边,拿起那封信撕了个粉碎。


  肖大宝笑着点头:“很好,你我上下一心,还愁这随州治理不好吗?”


  随州同知讪讪一笑:“大人说的是,说的是。”


  肖大宝见他不再有写信的意思,满意地点头离去。


  随州同知看着肖大宝离去的背影,脸色渐渐地沉了下去。


  ……


  今日是沈半山在大散关内呆着的第二个月上。


  他在等着燕国的召见。


  按照约定,燕国会在他们的西部边陲凤州组织大宁和白高国的谈判。


  但是整整一个多月,燕国始终没有发来通知。


  沈半山与卫慕多喜倒是书信往来颇多。


  在书信中,他得知野利苏荣回到兴庆府后并没有想象中的失势。


  野利苏荣写了一份长达两万字的奏疏。


  奏疏中对卫慕多喜好大喜功催促进攻,却又不提供粮草的事陈述得很详细。


  这下反倒是卫慕多喜受到了白高国皇帝拓跋迁的猜忌。


  拓跋迁已经老了,他不希望看到任何一方势力破坏平衡。


  野利家族不能失势。


  卫慕家族也不能太过得势。


  他还没有完全想好他的帝国继承人。


  他很喜爱卫慕皇后给他生的儿子。


  但卫慕家族如今太过猖狂,很容易架空他的儿子。


  野利氏给他生的儿子很勇武,更像他。


  不过,野利家族空有兵权在朝中的影响力不够大。


  拓跋迁还在犹豫。


  这种犹豫,让卫慕多喜很不安。


  他给沈半山的信中极大地表达了这种不安。


  他希望沈半山在谈判过程中要给足白高国面子。


  让拓跋迁暂时忘却这场失利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此,他便不会再更多的责难卫慕多喜。


  “沈阁老。”狄武襄出现在沈半山的门外。


  此时的他已经除去了枷锁和镣铐。


  泰安帝已经赦免了他所有的罪名。


  并加封他为靖远侯,领镇西大都督帅印。


  沈半山起身对狄武襄笑道:“靖远侯来了。”


  狄武襄手里拿着一封信:“你日盼夜盼的信到了。”


  “燕国来的信。”


  沈半山皱了皱眉接过信封。


  “沈阁老,我有一言送给你。”狄武襄沉声说道。


  沈半山笑了笑:“靖远侯请说。”


  “此次谈判,你代表的是大宁的朝廷。”狄武襄声音有些颤抖。


  “将士们浴血奋战,拼出了这么个战果。”


  “还望你能不让大宁吃亏。”


  “我们的底线是岁币不能增加!”


  “两国要固守现在的边界。”


  沈半山眼皮一垂:“来的时候,内阁对于此次谈判已经有了条子。”


  “靖远侯就别太操心了。”


  狄武襄重重地一拍桌子:“沈阁老,本帅不是在跟你商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