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极品布衣 > 第172章 托付

正文 第172章 托付

  白高国,兴庆府。


  宰相卫慕多喜手中拿着梁万刚刚送来的密报。


  他的手不停地发抖。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良久,他怒吼了一句。


  密报中详细地记录了李四维从起事到败亡的内容。


  卫慕多喜怎么也想不到,他选好的最大助力竟然这么不堪一击。


  十万叛军居然攻不下一座汉州城!


  最主要是李四维自己还被射死!


  “废物!”卫慕多喜将手中的密报撕成了碎片。


  本来,他计划让李四维作为内应,再让大宁消耗一下野利苏荣。


  他就可以同时达到削弱野利家族,和拿下随州襄州的目的。


  如今,李四维已死,拿下随州和襄州这个目标就没那么容易了。


  卫慕多喜很清楚白高国军队的劣势。


  他们有骑兵开道,很容易压制大宁的步兵。


  但是一旦推进到大宁的腹地当中,骑兵反倒会成为整个大军的累赘。


  随州襄州多山多水,骑兵的劣势也便显现出来。


  而且骑兵所需的粮草,供应也会成为很大的问题。


  这也是他一定要在大宁内部找一个内应的原因。


  “东主,咱们是否要调整一下策略?”梁万对卫慕多喜说道。


  卫慕多喜眯了眯眼睛:“大军都已经在边境半个月了,难道要撤回?”


  这个时候如果下达了撤回的命令,他宰相的面子往哪里搁?


  毕竟是他向陛下上书要取襄州和随州的。


  以后谁还会听他的话?


  梁万沉默片刻后开口说:“现在没有别的办法,那只有硬打了,这次打下多少算多少。”


  “然后逼迫南宁议和。”


  “只要他们议和了,我们便可以提出增加岁币。”


  卫慕多喜挑了挑眉毛:“既然不能取襄州和随州,那就让南宁支付下军费。”


  “不光要增加岁币,还得开埠通商。”


  白高国和大宁之间没有官方和民间的商业来往。


  主要是白高国的手工业是落后于大宁,大宁不希望将更先进的东西卖给白高国。


  虽然明面上不准交易,但是走私的活动却一点都不少。


  在白高国有不少专卖大宁货物的商铺。


  同样在大宁,也有不少白高国商人开的店。


  但这种规模,根本不值一提。


  多年来,白高国一直寻求让大宁开放商埠。


  但大宁觉得这是白高国的诡计,一旦开放了商埠,就再也防不住他们了。


  梁万一脸佩服地看着卫慕多喜:“东主,真高也。”


  卫慕多喜冷哼一声:“高个屁,还不是被形势所逼?”


  “去,把燕国的使臣叫来我有话和他说。”


  ……


  曾国公听完杨陌的策略,惊讶于杨陌的军事才能。


  居然还能这样激发叛军的战斗意志?


  这样的话,叛军岂不是也有不凡的战力?


  算上叛军,他们也有十万军队了,而且这是纯军队。


  至少在数量上占优了。


  但杨陌也说了,叛军用得好是一把锐利的刀,用不好就会遭到反噬。


  “杨陌,你想不想拥有更高的爵位?”曾国公怂恿道。


  原本,他觉得此去西北是必死之局。


  经过杨陌的分析,结果未必就是不好的。


  他相信,若是把杨陌带到了前线,取胜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但出乎他的意料,杨陌却摇了摇头:“不想。”


  “我本来只想管好我们河岔村的父老。”


  “可机缘巧合之下,我却成了洪山县子。”


  杨陌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只想着管好自己和媳妇。


  他那时就想着让陈小锦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


  但河岔村那么多父老乡亲的苦难,他不能装作视而不见。


  现在,河岔村好不容易摆脱了贫困,贼老天又让他成了一县之主。


  河岔村、牛家村、冷家山加上陈家村不过几千人。


  但全洪山县的人口可是足足十万人之众。


  这些人,他不能不管。


  接下来,他定要想好,如何让洪山县的百姓都像河岔村一样。


  此时,曾国公提出让他加官进爵,杨陌是真的不想。


  “我还是先把自己的洪山县管好吧。”杨陌笑了笑。


  曾国公摆了摆手:“此言差矣,你若是有了更高的地位,就可以造福更多百姓了。”


  “老国公,你哪只眼睛看着我想造福更多百姓了?”杨陌耸了耸肩否认。


  “别装了。老夫好歹活了几十岁,识人之明还是有的。”曾国公一脸了然的表情。


  他经历过前朝,也亲手撑起了本朝。


  他见过很多人,看到过很多事情。


  他相信,杨陌就是那种人。


  杨陌笑了笑没再说话。


  他从来只做力所能及的事。


  “你真的不跟老夫去襄州走一遭?”曾国公捋须沉声问。


  杨陌叹了口气:“不去。”


  曾国公摇头无奈地说:“那好吧,老夫也不强求了。”


  “但是,你记住你答应老夫的事。”


  “几日后,老夫带兵从这里经过时,你要准备好东西。”


  杨陌拱了拱手:“请老国公放心。”


  他心中早已有计较,既然不随曾国公去襄州,那便给他最强有力的支持。


  说到这里,杨陌想起一事:“老国公,不知可否托付你一件事。”


  曾国公挑了挑眉:“说来听听。”


  杨陌想了想说道:“我妻陈小锦之父名为陈满,刺配襄州已有十载。”


  “不知可否帮我们找寻一下。”


  “也算了却她的一个心愿。”


  陈小锦一直想找到自己的生父。


  那个曾经让她觉得温暖的父亲。


  曾国公皱了皱眉:“陈满?你妻子是陈满的女儿?”


  曾国公对陈满有印象。


  那个坚定的主战派,以一己之力抵御燕国入侵的地方官。


  杨陌点头:“看来老国公知道岳父。”


  “哼,也是个硬骨头。”曾国公冷哼一声。


  嘴上的不屑并不能掩盖曾国公对陈满的赏识。


  十年前,他还曾为这个陈满求过情。


  不过,谢首辅一句话,让他好好地为大宁守卫边疆去了。


  十年,西北边疆到底死了几轮,谁也不好说。


  可能那个陈满早就死了。


  “好吧,老夫就答应你,替你寻一下。”曾国公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但他顿了顿又说:“但是你们不要太抱希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