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极品布衣 > 第150章 恭喜陛下

正文 第150章 恭喜陛下

  随州,蔡府。


  蔡旻收到了他在汉州的耳目送来的消息。


  他震惊不已。


  怪不得这几日收不到李四维的消息了。


  原来李四维已经死了!


  本以为能大获全胜的叛军居然还败了!


  蔡旻心中咯噔一下,原先的计划全被打乱了。


  这,可如何是好?


  但转念一想,他又仰天大笑起来。


  一旁的蔡玉同看着老爹一会皱眉叹息一会大笑,都想要给老爹叫郎中了。


  “爹,你没事吧?”蔡玉同担心地对蔡旻说。


  蔡旻这才板下脸来:“你才有事!你还不好好准备科考去?”


  但蔡玉同一愣:“爹,你前些日子不是让我不要准备了?”


  “哦?我说过吗?”蔡旻摸了摸额头。


  他似乎想起来,他收到梁万送的铁牌时是和儿子这么说了。


  那时候他觉得铁定要给白高国做狗了,就不必准备科举了。


  但如今,他又活过来了。


  李四维死了,一切也就死无对证了。


  走私军火也好,勾结白高国叛乱也好,都是李四维一人所为。


  他由于想要举报李四维,被他们一度威胁。


  对,就是这样!


  一定是这样!


  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玉同啊,咱们蔡家世代都是做官的。”


  “你伯伯还当上了礼部侍郎,你可要争气。”


  蔡玉同听着老爹的谆谆教导,不住地点头。


  不过他的心却在自己房中那个小厮身上。


  管家这几日给他找了个白嫩小厮,很是惹他喜欢。


  “你们小辈当中,你的希望最大,相信你伯伯会给你助力的。”蔡旻一副慈父的模样教导着。


  蔡玉同这时猛然想起一件事,他问蔡旻:“爹啊,大舅父子是生是死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蔡旻的心颤抖起来。


  这两个倒霉玩意如果死了倒是干净。


  但如果没死,还落在了杨陌手里的话,就太可怕了。


  他俩是可以指证自己与李四维之间勾当的。


  既然如此,必须要搞清楚他俩的情况了。


  蔡旻心里惴惴不安,便生出一股恼火来。


  他举手对着儿子的后脑勺便是一巴掌:“让你好生准备,你还不去!”


  蔡玉同一惊,这些日子来,父亲对自己一直就是这种态度。


  全然不似以前那样的溺爱和认可。


  他屁滚尿流地跑了出去,生怕再挨第二次打。


  此时,远在江宁的泰安帝正在后花园中赏荷。


  荷花是他最喜爱的花。


  今日伺候他的是他最宠爱的荣贵妃。


  荣贵妃与其他的后妃不同,她并不是出身名门望族的。


  而是从一个宫女一路升上来的。


  十几年前,泰安帝刚被先帝接进宫中,荣贵妃就是伺候他的宫女。


  在众多宫女当中,荣贵妃是唯一一个总是能替泰安帝着想的。


  所以深得泰安帝的喜爱。


  这深宫当中,也只有荣贵妃能陪他说说体己话了。


  “陛下,您尝尝这个,这是外面进献来的新鲜玩意,叫糖玉。”荣贵妃捻了一颗冰糖送了过去。


  泰安帝仔细端详那糖玉,的确晶莹透彻好看得紧。


  “这东西能吃?”泰安帝疑惑地问。


  荣贵妃噗嗤一笑:“陛下试试便知了。”


  泰安帝也笑了起来,他接过糖玉放入口中。


  一丝丝甜味冲击着他的味蕾。


  “嗯!不错,好吃!”泰安帝由衷地感叹。


  甜味是一种让人能产生愉悦的味道。


  泰安帝整日忧心忡忡,自然比一般人更喜爱甜食。


  吃完糖玉,泰安帝心情大好。


  “荣妃,这东西是哪里来的?”


  荣贵妃没有解释,她端起一个盘子说:“陛下,先不着急问。”


  “你再尝尝这个。”


  泰安帝看了看盘子里的东西,笑了笑:“不就是胡瓜吗?”


  荣贵妃笑道:“胡瓜也有新吃法,你看胡瓜下面的糖霜。”


  “用胡瓜粘糖吃。”


  泰安帝好奇地伸手拿了一根胡瓜条蘸了蘸糖霜,放入口中。


  一股胡瓜特有的清香夹带着甜腻让人舒爽不已。


  泰安帝闭上眼睛充分地享受着此刻的欢愉。


  “荣妃,这叫什么?”


  荣妃笑道:“这道菜叫青龙卧雪。”


  “嗯!贴切!真是贴切!”泰安帝由衷地赞叹。


  “陛下,这一切都是随州府洪山县一个叫杨陌的造的。”荣妃笑眯眯的给泰安帝解释。


  “杨陌?”泰安帝似乎想起了这个人。


  “朕记起来了,胡汝直和翁六一都说这人是个大才。”


  “原来这些都是他造的?”


  泰安帝对这个杨陌的好奇心猛增了起来。


  此时,他的贴身太监康益急匆匆地来到后花园。


  他脸上挂满了喜悦之情,见了泰安帝就扑通跪了下来。


  “陛下,奴婢给您贺喜了!”


  泰安帝皱眉问:“何喜之有啊?”


  最近叛军势大,把汉州围了的事让他担心不已。


  西北边境上白高国陈兵数日,大战一触即发。


  这个时候康益居然说有喜事?


  “启禀陛下,今日早上,内阁收到两份奏疏,分别来自曾国公和胡汝直。”康益忙是解释。


  “两人的奏疏都是报捷,声称汉州之围已解。”


  泰安帝闻言喜上眉梢,他立刻站起身:“那叛军呢?李四维呢?”


  “李四维已经伏诛,叛军被歼四万人,剩余叛军尽数被俘!”康益激动地说。


  什么?


  李四维死了?


  还灭了四万叛军?


  俘虏了六万?


  这帮人真是太过分了!


  泰安帝的脸一下子阴沉了下来。


  “康益,你也不动动你的猪脑子!”泰安帝训斥道。


  “汉州守军不过万余人,加上曾国公也才三万余人,如何杀四万多人?”


  “我大宁开国至今几百年,最大的一次胜利不过斩杀一万余人。”


  “到了本朝也不过是狄武襄杀过几千人。”


  “四万人?曾国公和胡汝直冒功何等的胆大!”


  他啪的一拍桌子,觉得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


  自己那么信任二人,日夜为他们担忧,他们怎么就可以这么欺骗自己?


  康益忙是解释:“陛下,您想啊,若是汉州没有解除围困,奏疏哪里送得出来?”


  泰安帝眉头一皱,康益说的是有道理的。


  但斩杀叛军四万人,肯定是冒功没得洗了。


  “奴婢当然是打听清楚了才敢来报喜啊。内阁同时收到了襄州知州还有巡按御史的奏疏。”康益肯定地说。


  “他们所报的情形与二人一致,没有出入。”


  “由此看来,他们所奏都是实情!”


  对于军功,大宁朝廷除了要看自己的奏报,还要佐证周边官吏特别是巡按御史的奏报。


  京西南路的巡按御史是要到处巡查的,最近恰好不在汉州,侥幸免于战祸。


  他听闻汉州解围,便回去核对战争情况上奏了朝廷。


  经过这一番解释,泰安帝终于相信,汉州是真的大获全胜。


  而且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大获全胜。


  他仰天哈哈大笑:“朕就说嘛,胡汝直是能臣,曾国公是国之柱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