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极品布衣 > 第107章 劫船

正文 第107章 劫船

  赵才听到这擂鼓声惊出一身冷汗。


  芦苇荡里的擂鼓声怎么听都不会是好事。


  难道真的这么倒霉?


  以往每次带着护商队出来都没有遇到水匪。


  就这一次没带他们,就要遇到水匪?


  芦苇荡里冲出的几十只小船直接回答了他的疑惑。


  小船上的人一边擂鼓一边喊着号子向他们的大船冲来。


  赵才大喊一声:“有水匪!”


  船工们也是一惊,水匪?怎么会有水匪?


  船工们跑到船舷边向下眺望,果然河面上被小船挤满。


  那些小船都是细长的柳叶船,动作灵活速度极快。


  这种小船用来追击大船,大船毫无逃脱的可能。


  “抄家伙,保护货物!”赵才大喊一声。


  家伙?船上哪有什么家伙?


  原本都是护商队带着家伙来保护他们的,船工们从来不带武器的。


  但队长都下令了,他们不能无动于衷。


  船工们立刻在船上四处寻找趁手的武器,有人拿起了船桨有的拿着竹竿,还有人举起了木桶。


  柳叶船速度果然极快,没多久就从岸边的芦苇荡来到了船下。


  赵才深吸一口气对着小船上的人喊道:“下面的兄弟是哪路好汉?”


  “我们是河岔村的商队,若无误会还请放我们过去。”


  为首的小船上一个老头抱了抱拳:“咱们也是光明磊落的,不怕告诉你。”


  “我等是丁家水寨的,咱们没什么过节,你们之前也派人打点过。”


  赵才听到是丁家水寨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丁家水寨他是知道的,那是这一边水路上最大的水寨。


  但他们从来不劫掠商队,只收定额过路费。


  他们除了在这一片收取过路费还做一些跑船的活计养活水寨。


  赵才也抱了抱拳:“既然如此,那定是误会了,不如放我们过去。”


  “我回去和我们杨公子说一声,以后给丁家水寨一些活计,也算答谢。”


  老头呵呵一笑:“船上的客人,我话还没有说完。”


  “我们丁家水寨和你们没有过节,但如今有人出了高价,让我们把你们劫了。”


  “本来我们不想做这生意的,但最近寨子里出了事,需要一个人情。”


  “我们寨主已经答应了人家,不得不做。”


  说罢,老头不再和赵才做任何沟通,他一挥手。


  柳叶船上的水匪从船上拿起五爪钩摇了起来。


  只听几声闷响,已经有几个钩子钩在了船舷上。


  灵活的水匪顺着上面的绳子往船舷上爬来。


  赵才一咬牙:“给我打!”


  “不能让水匪得逞!”


  船工们闻言举起手里的家伙开始去击打那些爬船的水匪。


  开始的几个水匪纷纷被打落掉入河中。


  但更多的钩子飞向大船,更多的水匪往船上爬来。


  船工们抱着保护货物的决心奋力地与水匪们战斗。


  由于居高临下,船工们居然取得了暂时的优势。


  柳叶船上的老头皱了皱眉,他挥了挥手:“弓箭准备!”


  虽然出发时寨主告诉过他不能伤及他们的性命,但此时他必须要压制大船上的人。


  几艘柳叶船迅速向前靠拢,船上几个弓箭手已经弯弓搭箭对准了大船。


  老头对弓箭手说:“压住他们,尽量不要伤人性命!”


  弓箭手们得令,松手射出了羽箭。


  羽箭嗖嗖地飞来,赵才和船工们只得蹲下躲避。


  没当弓箭手取箭瞄准时他们又会出来再次击打爬船的水匪。


  但如此一来,他们的进攻就被压制了。


  开始有水匪登上货船。


  水匪们抽出了腰里的棍棒与船工们混战在一起。


  越来越多的水匪开始登上货船。


  赵才明白,货船已是守不住。


  就在这最后的关头,他奋力地爬上了船顶。


  那里放着信鸽笼子,里面是用来和村里联络的信鸽。


  虽然是夜间,鸽子已经睡下。


  但是赵才没得选择,他打开笼子,将鸽子都放了出来。


  之后他用竹竿将鸽子驱散,希望这些鸽子能让村子意识到他们出事。


  随后他将商队的旗子扯下,丢入水中。


  此时,水匪们也都来到了船顶。


  赵才被包围。


  ……


  大宁京都,江宁城。


  内阁的值房内,庞阁老今日值守,他正在认真地审阅各地的奏章。


  六十多岁的人熬到后半夜已经极为疲惫。


  他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真是岁月不饶人。”


  他感叹岁月流逝的同时,看着摇曳的烛火想起了被关在诏狱的好友狄大都督。


  大宁南渡时,他四十多岁正是当打之年。


  那时的他和狄大都督在南方随着广平王平叛。


  他们二人一文一武甚是合拍。


  狄大都督本名狄武襄,是他科举的同年。


  两人中进士后都在江南为官,庞阁老很快展现出治理地方的能力。


  而狄武襄则在作战方面天赋异禀。


  十几年后,庞阁老已经做到了江西南路安抚使,王朝最为年轻的封疆大吏。


  狄武襄则成了汉州大都督,统领京西南路、荆湖北路军队。


  那时江南突发旱灾,各地叛军四起,朝廷派广平王领兵平叛。


  广平王点名要狄武襄做官军的主帅。


  朝廷担心狄武襄手里军队太多,打算派个监军。


  庞阁老打点朝中官员,让人举荐他来担任监军。


  于是就组成了广平王、狄武襄和庞阁老这个平叛铁三角。


  他们所到之处叛军望风而逃,丢盔弃甲。


  但也是在这个时候,靺鞨人有如神助一般突破北方防线,直入京都洛阳。


  广平王听闻噩耗准备领兵北上勤王,但为时已晚。


  洛阳城已经毁于一旦,大宁皇族和大臣尽数被靺鞨人抓走。


  靺鞨人的军队一路突进,杀到了淮水大散关一带。


  广平王在南方士族和南逃官员的拥戴下前往江宁即位。


  庞阁老被他带进京都,准备重用。


  狄大都督则被派往边境,守住现有的国土。


  谁曾想,世事变化无常。


  如今他被谢首辅压制,狄大都督直接身陷囹圄。


  想起这些往事,庞阁老叹息一声:“壮志未酬啊!”


  他低头看到桌上最后一本奏章,上面写着李四维。


  这个名字让他一下来了精神。


  他展开奏章看完后紧紧皱起了眉头。


  他拍了一下桌子对通政司的值守吩咐道:“快!把内阁大学士们召集起来!”


  值守为难地问:“庞阁老,谢首辅也要叫?”


  庞阁老点头:“必须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