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第104章


  宋云汐,宋大郎和陶氏数了好久才数清。就这样一会宋云汐就赚回来足足四两半的银子,而材料也才用掉一半。


  数出来的时候宋云汐也有点飘了,她没想到她居然这样厉害。一次居然赚了这么多。


  瞬间她都感觉赚钱真的好容易啊!其实哪里只有她一个人这样想,陶氏和宋大郎也都有类似的感觉。


  不过他们也清楚不是谁都可以凭着书里的几句话真的把点心做出来了,她的女儿当真厉害。


  “娘,给你你收着吧!都给哥哥买药。”宋云汐把铜板都推到陶氏面前道。


  陶氏看着眼前的铜板心里有些犹豫,拿吧这是女儿赚的本来应该让女儿拿着。


  不拿吧家里的银子是真的不趁手,大郎一副药就得几百大钱。一副药也就吃几天,一月下来光药钱就得差不多二两。


  宋父还想再考进士所以把时间都花在看书上基本没有收入,没分家时科举用度有家里承担可现在家已经分了宋家自然不会再出科举费用。


  此次为了考举人他找父亲牵线,得拜名师可没几个月就得过年了。


  过年的礼物肯定少不了,之前旱灾所以没有什么宴会,上次她们吵架就是因为他同窗想邀请他参加什么游园会。


  光报名就得二两银子,她的钱都得留给儿子治病哪里来的银钱给他参加什么游园会。


  越想越头疼的陶氏最终还是收下了这银钱并道“委屈我儿了,都怪娘亲没用。”


  “没事的娘亲,我以后还会挣更多银子都给你。”宋云汐大手一挥豪迈的说道。


  看着如此懂事的女儿陶氏忍不住鼻子一酸,她头一次怨恨起了自己丈夫的无能。


  若非她们没本事又怎么会要年幼的女儿如此,想她和女儿差不多大的时候娘亲都是按照大家小姐教养自己的。


  出行都是马车,家里更是奴仆服侍。


  当初爹爹选中宋明昊时他少年得中秀才也算意气风发,娘亲却觉得他家世不好并不愿意。


  本都已经说服父亲若真看好,不妨选一庶女嫁出拉拢也算不错。


  父亲也已经同意了,可自己对他一见钟情觉得他温润如玉,谈吐风雅。


  那时年少也爱看些话本子,初见他一面就感觉自己的男主从书中出来了。


  那个年纪那个少女不怀春,后来父亲知道倒是没有什么反应。


  在他看来他本就准备嫁一个女儿,她愿意那就她。


  可母亲确实大大雷霆,从不动手的母亲甚至为此打过自己。


  可世上当母亲的哪里扭的过孩子,最终还是狠不下心同意了这门亲事。


  为了自己能够过好,更是动用了当时她若能动的所有银钱为了准备陪嫁。


  怕银钱我受不住就买了地和铺子,她依旧记得当初快出嫁时母亲来到房里和自己的说的话。


  那时候自己的母亲说“我知道你生性单纯,又是情爱上头的时候。所以银钱娘就不给你了,都准备成了铺子田产挂你名下。


  他日他家人真的对你不好,至少你还有嫁妆。铺子就租出去收些银钱,地也找些庄户佃出去。


  不论以后你过得怎么样,至少这些东西保证你饿不死。


  <div class="contentadv">东西娘不直接给你,地契什么的娘给你拿着。


  怕你不经事再让他家人给你忽悠卖了,你放心就算契子在娘这可东西都是你的名字。


  官府也是登记过的,一点不给你压箱底肯定不行所以啊娘就给你五两。


  他家的聘礼,也充作嫁妆给你带回去。娘一分都不留省的他日吵架,他用此为借口压你。


  娘这一辈子只得你一个女儿,你记住只要娘还活着。娘家永远有人给你撑腰,你舅舅在朝为官虽离得很远可也是个威慑。”


  自己当初怎么回的呢,哦好像是说“娘你别担心,昊哥对我可好了我肯定不会受委屈的。”


  可结果呢?事实证明母亲是对的,自己刚成亲的时候日子确实不错可以说和自己幻想中的一样。


  可是母亲却一直都看不上自己的丈夫,那时的自己常常为此很是头疼。


  可直到现在看着自己,居然要幼小的女儿赚钱养家的时候。方才明白原来娘亲没错,错的一直都是她。


  宋云汐并不明白此时母亲复杂的心情,她此时正沉浸在挣到银子的喜悦之中。


  甚至是在心里决定明天多做一点,因为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所以自己做的不算太多。


  同时也忍不住感慨,原来县里有钱人这么多啊!


  下次去县衙可得给张铺头也带点尝尝,今日若不是他她还不清楚去哪里卖呢。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她在卖点心的事情基本县城有点门路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就连她外祖父都听说了,此时在县衙府的饭桌上陶父正和陶母再说此时。


  “什么,二丫在卖糕点。”陶母有些震惊的看着陶父,简直怀疑她听错了。


  “嗯,我也是听张铺头说的。你回头去元娘家里看看,我听说宋家老二欠了不少。


  估计元娘拿出来了不少,若是有什么需要你拿点给孩子。”


  自从上次的事情陶父,发现关键时刻还是妻子更好。所以哪怕心里觉得陶母蠢点,可也是满意的。


  爱屋及乌,对于这个嫡女自然多了几分关注。不然换做以前他怕是根本不会过问,更别说说给陶母听了。


  “这死孩子又困难不知道回来说,可怜我孙女小小年纪抛头露面行些商贾之事。


  这以后怎么好说人家啊!”陶母又急又气道。


  “没事,不过是些小打小闹。再说不管怎么样也是咱们的外孙女,书香人家也是嫁的。咱们在这谁敢嫌弃她不成。她想做就让她做,虽都是说商贾低贱。


  可你看老五婆家,吃的用的哪点比咱们差。以后啊!买个奴仆挂个名,她隐幕后不就行了。你看大家不都这样做。”陶父倒是不以为为然,他们晋朝不是前朝对女子束缚如此的大。


  不过背东西去卖而已不算出阁,若真感兴趣也不是不能操作一下。


  至少在这云县他还是护得住她的。有想法是好事,若真有这方面能力也是好事。


  感谢小菇凉雪嫣的推荐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