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大人,得加钱 > 第八百零七章 呀,睿亲王震惊了

第八百零七章 呀,睿亲王震惊了

元宵节刚过,怎这么热的?<br/><br/> 在一众陕甘绿营将领面前,贾六口干舌燥,太丢人,也太荒唐了。<br/><br/> 堂堂正宗老满,还是嫡嫡亲亲的爱新觉罗,咋的也是根假辫子呢?<br/><br/> 那场面,那滋味,就跟在朝堂上露出黄马褂改装大裤衩似的。<br/><br/> 气氛先是很惊悚,继而又多了那么一丢丢尴尬。<br/><br/> 鸦雀无声,形容的就是这个时候。<br/><br/> 解铃还需系铃人。<br/><br/> 贾六知道这个时候他绝不能露出马脚,更不能怂,否则有可能要加钱才能摆平这事。<br/><br/> 加多少?<br/><br/> 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判断,没个三五百万两怕是结不了桉。<br/><br/> 倒不是心疼钱,问题是这笔款子超出年度开支预算了,国会要是不通过,可能导致行辕停摆。<br/><br/> 为了省下这笔不必要的开支,强装镇定的贾六数个呼吸后,很自然的捡起椅子上那根辫子,挤出一丝笑容对与会人员道:“本王要是对你们说,由于工作需要,本王的辫子留在了京里,你们信么?”<br/><br/> “嗯?”<br/><br/> 与会官员表情各异,会场气氛在尴尬之余,又多了一丢丢的暧昧。<br/><br/> 根据官大一级压死人原则,睿亲王的说法是绝对可信,并且也会得到与会官员一致表决认可的。<br/><br/> 这也是贾六希望的事情发展走向。<br/><br/> 当然,想要事情往这个方向发展,不致于睿亲王多花钱,还需要一个人来带个头。<br/><br/> 纪副主任这下聪明了,不等王爷发短信给他就当仁不让接过这个重任,站起表示他这个兵部侍郎可以做证,王爷的辫子的确因为工作原因留在了京城。<br/><br/> 到底什么原因,不便透露,因为朝廷有保密制度,即使大将军王也不能违反这一制度。<br/><br/> “原来如此!”<br/><br/> 与会官员集体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虽然依旧鸦雀无声,但会场气氛明显轻松许多。<br/><br/> “纪大人多此一举,王爷说的我等怎么可能不信呢!末将刚才就说了,对王爷质疑,就是对朝廷质疑!对王爷不忠,就是对朝廷不忠!谁敢反对王爷,我第一个不饶他!”<br/><br/> 共进会成员、副将曹大华不迭充当起捧跟角色,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当年睿亲王借钱之恩,他老曹可是铭记在心的。<br/><br/> 与会官员听了曹大华发言,立时察觉风向有变,真心也好,违心也好,纷纷表态王爷的辫子问题事关大清命运,也事关天下苍生,所以他们这帮人根本没有资格探寻事情背后的真相。<br/><br/> 官方表述就是绝对不能破坏保密法。<br/><br/> “坚决拥护王爷!”<br/><br/> 兴汉镇的另一名共进会员都司蒋某振臂高呼,其他人见状,只好也跟着高呼起来。<br/><br/> 场面一下变得热烈了。<br/><br/> “不管王爷有没有辫子,他都是咱大清的大将军王,也是咱大清唯一的太阳!”<br/><br/> 真情流露,眼眶通红的是在场陕甘绿营第三名共进会员周某,要不是离王爷兼终身名誉会长的王爷有点远,周某必然是想冲上来抱住王爷痛哭的。<br/><br/> 一点不虚伪。<br/><br/> 如果不是王爷创建的共进会,他一个不入流连大字也不认识一个的哨官能成为正四品的守备么。<br/><br/> “忠诚!”<br/><br/> 会场上空响起一片乌拉声,使得气氛达到云端。<br/><br/> 纪副主任满意点头,朝正带兵探头朝会场看的保大队长打了一个悄悄手势。<br/><br/> 一场喋血危机就这么化解了。<br/><br/> 睿亲王的辫子也将成为大清历史上的又一桩悬桉。<br/><br/> 足以媲美爸爸去哪儿(顺治)、爷爷怎么死的(康熙)、阿玛的头还在不在(雍正)、我爹是哪个(乾隆)这四桩惊天悬桉。<br/><br/> 然而,有个耿直的男孩打破了会场和谐团结的气息,公然漠视官大一级就能压死人的原则,悍然起身,无比愤慨的指责一帮同僚:“你们胡说什么,什么王爷的辫子断了,王爷的辫子压根就没断,明明好好的,你们眼都瞎了么!”<br/><br/> “嗯?!”<br/><br/> 一道精光从贾六目中“嗖”的一下射入那名从三品的游击男孩胸膛,不无振奋指了指这人,和蔼问道:“你哪个单位的?”<br/><br/> 王爷金口所问令得这名耿直男孩也是无比激动,慌忙上前:“回王爷话,末将延绥镇协防营游击汪进忠!”<br/><br/> “你是懂政治,也是懂本王的,更是懂大清的,嗯,”<br/><br/> 贾六连连点头,朝延绥镇总兵何元卿看了眼,“汪进忠文武双全,才堪大用,回头参将有缺,你这个总兵大人是不是可以举荐一下?”<br/><br/> “呃...”<br/><br/> 何总兵脑中闪过一百八十个念头,最终汇聚为一个词语。<br/><br/> “哈依!”<br/><br/> “过德!”<br/><br/> 贾六心情大好,不禁吟诗一首:“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好,好,小小的陕甘绿营,竟是藏龙卧虎,倒让本王大开眼界,大清中兴就在眼前了!”<br/><br/> 那汪进忠也没想到自己仅仅是说了句公道话就官升一级,欢喜的就差跳起来,琢磨着回去之后无论如何也得给王爷立个牌位,早晚三柱香供着才行。<br/><br/> “辫子,只是个形式,”<br/><br/> 都到这地步了,贾六必须要做收尾性总结,免得这根假辫子牵扯太多时间与精力。<br/><br/> 然而,又有人打断了他。<br/><br/> “不错,辫子只是个形式,有没有辫子并非是考验我等对朝廷忠心的唯一标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忠诚!”<br/><br/> 在睿亲王嘴成“o”形时,陕安镇总兵保宁已经将自己的辫子一把从脑后拽到了前面,然后二话不说就用牙朝辫子狠狠咬去。<br/><br/> 为什么咬呢?<br/><br/> 几道安保程序下来,总兵大人身上哪有利器。<br/><br/> 发现一下咬不断辫子,这位蒙八旗出身的总兵大人迅速改换战法,竟将自己的牙当成锯子,把那辫子在牙口上不断拉拽,如此拉拽几十下,那条满是猪油的辫子才赫然锯断。<br/><br/> 残留的辫子也一下跟脱了缰的野马似的变得无比狂放,散落在光秃秃的脑袋后。<br/><br/> 真就是长毛造型。<br/><br/> 在睿亲王、纪侍郎以及一众陕甘绿营同僚诧异、震惊、不可思议的目光中,保宁毫不犹豫捧着自己的断辫再一次跪倒在睿亲王面前,斩钉截铁道:<br/><br/> “王爷无辫,末将也无辫!但末将脑后虽无辫子,辫子却永远在末将心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