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油坊铺,直隶绿营常威军驻地。<br/><br/> 贾六囚解递京前,将自己亲手创立的常威军拜托给了直隶布政使杨景素,请求杨景素无论如何不要解散常威军。<br/><br/> 最终,在杨景素的帮忙下,常威军编入直隶绿营序列,暂驻清河油坊铺,帮助地方清剿有可能存在的清水教匪,并协助冀州、景州、广平、顺德等地缉捕叫魂妖人,盘查过境人等。<br/><br/> 嗣后是否着将士归建,亦或另有任用,侯旨意定夺。<br/><br/> 德布以直隶绿营广平参将官衔统领常威军。<br/><br/> 但油坊铺除了是常威军驻地外,还有一个临时机构,即内部人员知晓的贾办。<br/><br/> 全称应当是贾大人交办事项参赞处。<br/><br/> 负责这个机构的正是贾大人的家奴苏喇杨植,人称杨主任。<br/><br/> 贾办有四個机构。<br/><br/> 一是油印处。<br/><br/> 二是审编处。<br/><br/> 三是发行处。<br/><br/> 四是调查处。<br/><br/> 每处工作人员只有三到五人不等,均是从四川抽调而来的专业人员。<br/><br/> 负责油印处的是原四川提督府左营都司孙承运;<br/><br/> 负责审编处的是原四川提督府佥押官丁庆;<br/><br/> 负责发行处的是四川巡抚推荐的提督府管事汪成儒。<br/><br/> 负责调查处的是索伦人扎木尔。<br/><br/> 孙承运三人连同相关人员同时也是“景陵善后委员会”成员,六月就奉命从四川带了一批宝贝前来京师,一直住在官方性质的四川会馆,直到得到会中指示前来清河接受杨植领导。<br/><br/> 油印处的主要任务就是印刷一系列关于皇帝及太后的政治书籍,但具体印刷又不在油坊铺,而是采取分页分段分处,最后汇总定册办法。<br/><br/> 也就是一本书将其拆分为十段,甚至更多,然后秘密在河南、山东、直隶各地印刷,最后再将印刷物合集装订。<br/><br/> 如此做法,自是为了保密。<br/><br/> 甚至一页二三百字能在三四家不同的印刷作坊开单,最后通过拼接方式将真正内容拼出印刷。<br/><br/> 审编处的主要任务自是负责编版,以及将各式内容加工,从而确保作品不但具有可信性,更具有艺术传播性。<br/><br/> 此处工作的最大原则就是尽可能的将枯燥的内容,用白话形式以戏剧、小说方式加工出来,也就是让受众喜闻乐道。<br/><br/> 发行处顾名思议,就是将最终订册的书籍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出去。<br/><br/> 不是卖,而是传。<br/><br/> 目前发行处最主要的发行手段就是花钱请人散发,多招的是乞丐、无知小儿等。<br/><br/> 工资日结,甚至半日一结。<br/><br/> 结完,立即撤离,转战下一地,绝不给官府留下任何蛛丝马迹。<br/><br/> 为了确保安全,常威军专门有一支人马负责印刷品运送。<br/><br/> 此外还有遗书等手段,就是将书随意丢在交通要道,过往行人较多的地方,使行人自己捡拾。<br/><br/> 传播速度大体同叫魂一样,蔓延得很快。<br/><br/> 《不正经的太后》一书现已印刷至少三万册,发行处奏报此书已经往徐州发行,预计最迟一个月就能在江浙遍地开花。<br/><br/> 与此同时,发行处反馈回来一个问题,就是市面上已经出现盗版横行的情况。<br/><br/> 被盗版最多的就是《不正经太后》一书。<br/><br/> 那些盗版的《不正经太后》比之正版印刷更为精美,并且多配有插图,甚至还新编了不少太后云雨故事。<br/><br/> 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扒灰说”。<br/><br/> 此说论点是当今皇帝小的时候为何最得圣祖爷欢喜,为何圣祖爷说当今太后是有福之人?<br/><br/> 那么真相只有一个!<br/><br/> 就是当今皇帝是圣祖爷扒灰的结果。<br/><br/> 有理有据,有详尽描写。<br/><br/> 杨植认真拜读将原版88页扩为128页盗版后,对扩充的40页内容也是赞不绝口,对那描写太后与圣祖爷的艳情的段落更是惊为天人。<br/><br/> 因为无论是其中公媳初次见面,还是其后偶遇,最后的突破伦理,以及与现实中的历史联系,都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生出或许是真的联想。<br/><br/> 一个推论很自然的形成,圣祖爷为何将皇位传给先帝,而不是最钟爱的十四阿哥,就是因为圣祖爷觉得对不起先帝,同时也是对儿媳以及“弘历吾儿”的补偿。<br/><br/> “难怪少爷说如果有一倍利润,商人们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两倍利润,商人就会藐视律法。有三倍利润,商人们连皇帝都敢拉下马。”<br/><br/> 心生感慨同时,杨植对于盗版横行甚至优于原版之事不但不感到生气,反而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样会让朝廷追查起来变得更困难,同时也让谣言比原先预想的速度传播得更快。<br/><br/> 还有一个事实就是随着太后艳情的传播,西贝货这个作者名无疑成了文娱界的第一人,比之《石头记》的曹雪芹还要有名。<br/><br/> 同样,一大批编排太后、皇后贵妃,甚至是孝庄老太后的艳书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br/><br/> 而作者除了冒充西贝货,就是西贝货新著,西贝贷著...<br/><br/> 让人防不胜防。<br/><br/> 大多数盗版及伪版书文笔都较差,纯属是不法之徒借机敛财,以致地下黑市鱼墨混珠,但不可否认这些盗版伪版书籍对于传播皇帝身世有疑的谣言起到了推波助澜效果。<br/><br/> 让调查处派几名精干人员前往桐城后,杨植一直在醉心创作。<br/><br/> 新的创作是建立在少爷送来的几首新词、以及几份简要小纲的基础上。<br/><br/>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不能和你分手...”<br/><br/> 杨植很认真的将少爷新词读给负责调查处的扎木尔听,整个油坊铺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愿意如此认真倾听的好听众了。<br/><br/> “少爷不愧是大词人,这词写得真好。扎木尔,你看,这首词白话易懂,写出了太后同果郡王悲悲合合的爱情,如果请人谱个曲子,我想一定能传唱大江南北。”<br/><br/> “还有这首词写得简直是绝了!你在那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看不见你的眼睛,是否会藏着泪光,我没有那种力量,想忘却终不能忘...”<br/><br/> 初看这首词时,杨植都有点身临其境的感觉。<br/><br/> 仿佛自己就是跪在大殿下的陈阁老,远远看着坐在金銮宝殿上的亲生儿子在那接受朝臣跪拜称颂,却不敢上前相认,父子二人同时在心中默默忍受那份痛苦和难过,默默藏着泪光。<br/><br/> 难怪少爷说好的艺术作品是能顶千军万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