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末世小馆 > 第三百三十四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上)

第三百三十四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上)

林愁左手一只鸡,右手拎着草兜,身后还背着一口黑锅,满脸茫然。<br/><br/> “这是,怎么了....”<br/><br/> 冷涵捋了捋湿漉漉的发丝,低声道,<br/><br/> “没什么。”<br/><br/> “嗷呜嗷呜。”<br/><br/> 滚滚拎着两只动物,熊掌指着冷涵,不住的控诉某暴龙的恶行。<br/><br/> 林愁挠挠头,眼睛一亮,<br/><br/> “哦嗬!这么大两只兔子?厉害厉害!”<br/><br/> 滚滚,<br/><br/> “...”<br/><br/> 关于林愁的视力和听力问题,不再过多赘述。<br/><br/> 毕竟,你该如何指责一个厨子挑选食材的权力?<br/><br/> 咱们还是来研究一下兔子这个玩意。<br/><br/> 多数人认为,兔肉寡淡无味,其肉又称“荤中之素”,与其他常用肉类相比,兔肉的确是缺少一部分动物性的馥郁肥美的香气。<br/><br/> 但是,殊不知这种肉质更容易吸收调料及配菜的味道,百试百搭,甚至兔肉及鸡肉同炖,鸡肉的香味也会大于兔肉。<br/><br/> 多了个混饭吃的大胃王,林愁肯定要选择简单易行的烤肉来做这只兔子。<br/><br/> 其次就是他忽然发现,自己这个大铁锅,算是白背了好几天,因为根本用不到。<br/><br/> 兔肉太容易吸收其他味道,所以并不能如处理岩羊那般直接带皮架在火上烤,因为烧焦的毛皮味道会直接入侵到肉质中,那样烤出来的兔肉,比烤鸟毛也好吃不到哪里去。<br/><br/> 剥皮的话,林愁又舍不得兔皮烤制后脆韧的口感,并且,多了一层兔皮,也能保证极易流失水份的兔肉更加鲜嫩多汁。<br/><br/> “冷涵,用你的精金,变一口大锅出来,装满水,架在火上......要比兔子大的锅!”<br/><br/> 冷涵看了看两只兔子,转身又看着水潭,脸上透着一丝丝红晕。<br/><br/> 林愁准备调料时发现冷涵还没动静,纳闷道,<br/><br/> “怎么,变不了那么大?”<br/><br/> “可以是可以....”<br/><br/> 林愁一挥手,“快点快点,好几张嘴都等着呢,饿死了饿死了!”<br/><br/> “...”<br/><br/> 冷涵脸更红了,一咬牙,精金飘带彼此缠绕,组合成了一只造型还算标准的大锅,足有十米直径。<br/><br/> 大锅沉入水潭,装了整整一锅水飘上了岸。<br/><br/> 周围有大量干枯枯朽松柏,随便拖了两颗树回来点了火,富含油脂的树枝迅速燃旺,火焰中还有一些松脂的清香。<br/><br/> 烤肉烤肉,一个烤字是非常关键的,不光是烤的手法,还有就是燃料的选择。<br/><br/> 烧烤的火焰大多与食物直接接触,这能给烤制的东西带上烟火气息,自然包括“火焰的味道”。<br/><br/> 清香的松柏,更高级一些的果木材料,无疑是烧烤的上选。<br/><br/> 冷涵有点心疼的看着精金大锅在火焰的熏烤下迅速变黑、布满碳灰,又看着锅里那开始泛起微微气泡的干净潭水,脸色来回变幻,不知在想些什么。<br/><br/> 水开后,滚滚提着两只兔子扔进锅里翻滚了几分钟,拿出来放在地上,由林愁摘掉兔皮上的浮毛,干脆利落,动作飞快。<br/><br/> 最后再去掉头颅和内脏,用两根柏木桩串起,架在炭火上。<br/><br/> 烤肉的技巧永远都是最简单的,先烤后熏就是个中精髓。<br/><br/> 烤到五六分熟时,在兔子表面随便撒上一点盐,用新鲜的芭蕉叶和松柏枝盖住火,烟熏即可。<br/><br/> 放在一边烤着,这边林愁搓搓手,三两下将飞龙的皮连带羽毛直接撕掉,掏去内脏洗净,青盐抹遍其身,又动手用大青石挖了一口石锅出来,装了半锅水。<br/><br/> 飞龙吊汤,讲究一个鲜字,不能沾油腥,不能沾金属,只能用石锅砂锅陶锅。<br/><br/> 换句话说,捡回来的大铁锅,遭到了必然发生的冷落。<br/><br/> 小黄蘑只需要七十五度左右的热水汆烫半分钟后倒掉水,沥干小黄蘑,撕成三毫宽的细丝。<br/><br/> 这时石锅里的水也刚好泛开,小黄蘑细丝撒进去,林愁一手拎着飞龙的腿,一手用芭蕉叶编织的兜碗当勺子,舀出热汤淋在飞龙上。<br/><br/> 林愁习惯性的开启了嘴炮...呃,解说模式,<br/><br/> “这是花尾榛鸡,又有个名字叫做飞龙,在大灾变前,是满清时期岁贡上少不了的一味珍品,它的肉质细嫩、鲜香惊人,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这个龙,说的就是飞龙,而它之所以又被称为飞龙,除了因为只有‘龙子龙孙’才能享用外,还有就是因为它脚爪部位的皮生得有如鳞片一般,你看,就在这里...”<br/><br/> “飞龙肉质细嫩的惊人,就像这样,只需要几遍淋水汆烫,就可以烫个五六分熟。”<br/><br/> 又浇了几遍水,林愁将飞龙整只扔进汤中,在地上抓了一把嫩绿的野草洗净,撒进锅里,就把石锅端离了火堆。<br/><br/> “这是细野葱,也叫俄欧特,是长白山区鄂伦春人常用的调味料,飞龙吊汤,它必不可少。”<br/><br/> 林愁用芭蕉叶小碗装了一碗汤,<br/><br/> “尝尝看。”<br/><br/> 冷涵愕然,“这,就好了?”<br/><br/> 常物煲汤,讲究的就是一个煲字,没有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火候,能叫煲汤?<br/><br/> 这前后不过两分钟的飞龙汤,冷涵着实有点吃惊,或者说是怀疑。<br/><br/> 但林愁很自信,<br/><br/> “尝一尝就知道了。”<br/><br/> 绿叶为碗,近乎完全透明的汤汁中飘着几许翠绿的野葱末和嫩黄的菌丝,一丝一毫的油腥都看不到。<br/><br/> 随着热力渗透芭蕉叶,小碗微微变软,几丝极淡极薄的氤氲雾气从汤汁表面浮起,过不得碗沿,便彻底消散。<br/><br/> “呼。”<br/><br/> 冷涵低头,小口啜饮。<br/><br/> 温热的汤汁充盈着口腔,先是野葱的清香,随后是蘑菇的鲜美,最后是....<br/><br/> 冷涵惊愕的睁大了眼睛,虽然从未吃过榛鸡做成的菜肴,但她万分确定,这就是飞龙该有的味道。<br/><br/> 绵绵如初春薄雪,汩汩如深山细流,任何形容词在它的味道面前都是空泛乏力的。<br/><br/> 唯有三字,鲜、鲜、鲜!<br/><br/> “这...怎么可能!明明只是浇了几次热水而已!”<br/><br/> 林愁笑了笑,给自己盛了碗汤小口品着。<br/><br/> 一只飞龙,不过五小碗汤头,这是下限,也是上限。<br/><br/> 指了指碗里的汤,<br/><br/> “就凭这不过三分钟的简单汆烫,飞龙就能跻身八大山珍之一,年年岁贡,非天子不得食,这才是完美的食材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