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地煞七十二变 > 第五十章 祭山

正文 第五十章 祭山

  祭山之仪。


  须得朝拜山神,安抚群厉,解化瘴戾,不是寻常的超度与镇宅的仪式可比。


  要以领受上品职箓的高功法师主持相当复杂、宏大、专业的仪轨方可成功。


  李长安一野道人,没这能耐。


  原本打算下血本请众妙观的道士,但无尘得知后,由他牵头,请来了一位道号“抱一”的老法师。


  这位法师同鬼王肠中的虚元子一样,也是从中原避乱而来,同样有心气,不肯背离祖师,投效哪家道观作供奉。


  但没虚元子的嫉恶如仇,敢于主动找鬼王的麻烦以求建宫立派,不上不下的在钱唐厮混着。


  所以要价便宜许多,但其业务精熟,更兼身边有弟子侍奉,足以操持一场复杂的仪轨。


  祭飞来山,首在祭厉。


  一番商讨,选用了《玉宸经炼返魂仪》,时间定在亥时初。


  法坛设于飞来山脚下。


  乃是土石垒成的高台。


  广四丈,高一丈。


  开有十门,分为三层,象征着十方三界。各门又立有三十二面幡旗,象征三十二天,并设若干法灯,代表周天星斗。


  抱一法师的几名弟子早早候立台上,各分有职司,侍经、侍香、侍灯等等,其余操持幡幢、星灯、乐器、净米的却是何五妹临时拉来的亲友,连李长安都老老实实蹲在台上,充个护坛力士。没法子,预算有限,能省一分是一分。


  至于抱一法师。


  已肃立台前。


  他身披法衣,头戴五老冠,默然仰观天象。


  直到月到中天,雾海升涨,世间阳气已然褪尽。


  法师点头示意,台上弟子立时领会,敲响铜磬,何五妹唤来的姐妹们立马演奏《朝天宫》。


  缥缈仙乐中,抱一法师细细整理仪容,方才手持玉圭,步步登上法台。


  当是时也。


  明月高悬。


  映照雾气渺茫似海,随风涨落。


  飞来山沉浮其中,一如海上蓬莱。


  而山前小小的法台,便像是浮海而来前往仙乡朝拜的舟船。


  “船”上乐声悠悠。


  抱一法师已登上法坛,立于神案前,再三揖拜,口诵净心、净口、净身、净坛诸咒。


  而后告信香符,启告天地诸神。


  “虚无自然元始法王至真天宝,玉宸大道至真灵宝,道德高尊至真神宝,祖师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社令里域正神,阳间诸庙杞典百神,三界十方证盟列圣,恭望洪慈,垂光开度。”


  一一诵念神名,诸真随咒下降。


  神案上七盏莲灯,散发出盈盈清光,抱一法师脚踏魁斗,手持法剑接连挑动。


  清光便霎时散作数不清的火星,从台上向四面飞散,转眼间,便将三层法台上诸多星灯尽数点燃。


  于是清光便笼罩住了整座法台,让这一小方凡俗之地化作可供诸神演法之真境。


  可也仅此而已。


  道士开坛演法,说白了就是借用各路有形无形、有情无情仙神的威力,呼唤三清四御,并不能真的将这几位大神招来,只是借用他们的名头,好来摄召真正要驱使的神灵。


  于是其掌管法钟的弟子敲响铜钟三声。


  钟声空灵,飘荡四野。


  抱一法师摄召。


  “太玄摄召左右乌涂二神君,神虎何乔二大圣,三部使者,七真玉女……云集行坛,听令摄召。”


  立时,有仙光凛凛笼罩法台,神威赫赫威逼四野。


  钱唐那浓郁得不正常的雾气其实都是阴气沉郁所致,此时都被台上大放的灵光驱赶出十丈开外。


  当然,招来的神灵也不会是本尊,而是其一部分威能,但已足以仗之演法。


  台上乐声越发空灵悠扬,抱一法师燃符诵咒:


  “十方诸天尊,其数如沙尘。化形十方界,普济度天人……”


  法师声音洪亮,一字一句仿佛金石开裂。


  随着咒声,被神光阻挡在外的雾气愈加浓重,隐隐可在雾中望见一个个模糊的身影,那是被吸引来的冤魂。


  罢了,法师挥动令旗,其弟子赶紧指挥台上众人转动旗帜与星灯,放开法界门户。


  于是滚滚雾气得以涌入场中,但都被压在台下,不能升上分毫。


  抱一法师再燃符。


  手持三清铃,歌斗章,踏罡步。


  “阴阳推运兮劫数更迁,生死周流兮执愚孰贤。轮转无穷兮上玄造化,未出三界兮归於神变……”


  台下冤魂愈来愈多,甚至浓雾都难以遮蔽他们的形貌。


  法师踏罢魁斗,以法剑挑持灵符。


  “阴灵逐我旛,阳魂返汝残,北斗天蓬敕,玄武开幽关……吾今召汝,注神还魂。疾!”


  一声敕令。


  真灵巡空,大放神威。


  浓雾顷刻消散,显露出法台下密密麻麻的冤魂。


  台上的众人大多是临时拉来的,即便事先反复叮嘱过,但台下那些或七窍流血,或皮肉糜烂,或肢体扭变的冤魂的恐怖死像,都叫他们面色煞白、双股战战,慌忙握住护身符——李长安早料到这情形,连夜赶制的,效果属于“信则有,不信则无”——拼命念叨“十钱神保佑”,见着冤魂们纵使直勾勾盯着台上,却始终不敢上来,才稍稍放心。


  几个胆大的,还俯身去细看。


  直到。


  “唵步元嗌奇哆哩钦吽!”


  密咒诵咏声又疾又重自台上而来,众人这才连忙醒悟,收拾起心绪,搬出早早准备好的果子、稻米等祭品,屏气凝神紧张等候。


  抱一法师燃起化食符。


  “悲夫长夜苦,执恼三涂中。猛火入咽喉,常生饥渴念。


  一洒甘露雨,如热得清凉。神魂生大罗,润及于一切……”


  大伙儿便立马把果子、稻米往台下泼洒。


  鬼魂们便纷纷伸手抢食。


  这些祭品带着拔苦救生的神力,冤魂食了,都渐渐褪去死相,回复生前形貌,甚至于那些被戾气消磨去形体的、只余一道影子或一蓬烟尘的厉鬼们也渐渐补足魂魄,稍稍有了人形。


  只是……


  李长安眼睛尖。


  发现台下一众厉鬼中怎么有几个脸熟的,而最熟悉的一个身材短小、满脸黄毛,旁的鬼大多空手而来,顶多带个破碗,他倒好,拎了个麻袋!


  台上的何泥鳅也很配合,拼了命把祭品往黄尾头上倒。


  “功德不思议,行者膺福报。施与法食餐,永生安乐道。”


  施食之后。


  台下众鬼大多褪去死状,回复安乐容貌,却唯独黄尾周遭,仍旧狰狞恐怖、奇形怪状的鬼魅扎堆,纷纷对黄尾投以幽幽目光。


  千鬼所指的情形,这厮倒是胆子大或说脸皮厚,得意洋洋指着李长安,挨个呲牙回去。


  仿佛再说,咱上头有人,你们想干嘛?你们能干嘛?!


  群鬼只好无奈收起愤愤目光,努力在拥挤的鬼群中挪动,只求离这无赖远一些。


  李长安:“……”


  玉宸经炼返魂仪已然完成。


  但月尚高,夜尚长。


  弟子敲响法钟,台上幡旗又变。


  抱一法师一点不歇息,再度燃符上表。


  口中念诵:


  “礼请玉箓直符王陆二使者,神虎龟台素握濮玉女,承差追摄某将,荡血湖腥秽大神,监生、催生大神……”


  他这次所施行之法叫做《炼度分胎破秽仪》,用于超度因难产而死的冤魂,使她们“遏死户而开生门,下胎婴而疏壅滞;新冤旧怨,普为解释;已生未生,咸得生成。”


  纵使在台上唱跳了一个多时辰,这位须发皆白的老法师仍旧精神抖擞,嗓门洪亮。


  可见其道行之精深,态度之专业。


  可惜李长安能掏出的出场费只有几百两。


  人家有言在先。


  他顶多念一宿。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