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新认识皇太孙

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新认识皇太孙

锦衣卫最爱干且最专业的事情,莫过于抄家。
他们还沉浸此前在京师抄家的快乐中。
本以为随皇太孙出巡边关,一路会很无聊。
没想到皇太孙给陕西军民送福利,送出个贪腐案!
这让随行的锦衣卫十分兴奋!
一队队手持雁翎刀的锦衣卫开始出现在西安府的大街小巷中,对几十名犯事的文武官员进行大抄家!
这次只抄家产和捉拿贪官,犯官家眷一改不抓,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
毕竟只是贪污罪,祸不及家人。
但身为当事人的贪官们,却要倒血霉了。
他们即将面临的是大明朝最火热、最冷酷的刑法——剥皮实草!
几路犯官已从各州县押往西安府城,集体受刑。
沿途的百姓们兴奋不已,一个个拍手叫好,甚至有人破费购买烟花爆竹,欢庆此事。
老百姓都是淳朴的,对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无不痛恨!
光是西安府这十几个贪官,就贪了白银一百余万两,另有还未来得及变卖的官仓物资,米栗六万余石,杂粮三万八千余石,绢布六千余匹,缎衣和裘衣数百余领......
“西安乃十三朝古都,文化昌盛,民风淳朴,然有耀州等地十七名官吏,上下其手,贪赃无法,与巡仓御史表里为奸,欺蒙朝廷......”
城中,大街小巷中贴出了告示。
知府衙门特地派出有文化的士兵,在告示前大声数落贪官罪状,顺便向百姓们普法。
“皇太孙殿下代天巡狩北境,对此无耻贪官绝不容忍,特令法司逮监守者,论死罪!”
“今特告知广大民众,今日午时于土地庙对贪官们行剥皮之刑!”
那官差一板一眼地念完告示,笑着道:“望广大父老互相转告,一起来看热闹啊!”
他不忘补充一句:“对了,别带小孩哈!”
“哎呀,又有热闹看了!”
“皇太孙好魄力啊!一来就斩杀贪官!”
“好啊!我大明储君大有洪武之风!”
人群中,一片欢呼叫好。
自从洪武皇帝朱元璋开了剥皮之刑,加大力度惩治贪官,老百姓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土地庙看热闹。
他们互相组队,相约亲戚好友而行,有说有笑。
在大明朝,斩首之刑,放在城内西市。
剥皮之刑,皆在城外土地庙,故而土地庙也叫皮场庙。
临近中午,土地庙前已经围满了百姓。
有人甚至拿来了长板凳坐在前面。
此时正值盛夏,还有人带着西瓜,边吃边看。
不一会儿,官道上传来车轮辘辘的声音。
一大队官兵押着贪官们来到土地庙。
“来了来了!”
“他们来了!”
看着囚车中的贪官们,百姓们眼中散发着期待的光芒。
人人都知道洪武皇帝出身贫寒,体恤民间百姓疾苦,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因此制定了官员贪污六十两以上就要被剥皮实草的规矩。
午时二刻,十几位贪官陆续就位,被锦衣卫排成数排跪在庙前。
他们人人双手倒缚,嘴上绑了布条。
这样方便接下来受刑。
“老乡,何为剥皮之刑?”
有外地行商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伸头看去。
一名乡绅宿老抚须道:“就是把贪官的皮活生生地全部剥下来,比那千刀万剐的凌迟处死更残酷!”
听起来吓人,但没人害怕,都是一个劲的围着观摩。
犯人们听了,不禁大骇,疯狂挣扎着。
其中西安前卫指挥使王纲最为闹腾,他猛地撞开身旁的官兵,挣脱开嘴上的布条。
“我乃正三品指挥使,便是犯了事也该押赴京师,交由五军断事司审判,你们提刑按察司凭什么杀我!”
杀人是大事,即便是处决普通犯人,也要上报刑部,再经大理寺审核,最后呈报御前,给皇帝勾决。
处置军人,若是小兵小官,交由各自卫所的镇抚司即可。
品级高些的,如指挥使所说的,需要押往京师,交由五军断事司审判。
这种火速判刑、上来就处决的情况,陕西按察使是没有资格的,也不敢做。
陕西提刑按察使本人就在现场。
他瞥了一眼指挥使王纲,随后转身恭敬地取来尚方宝剑。
“王指挥使,不是本官杀你,是你犯了国法,皇太孙要杀你!”
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二品总兵以下皆可斩杀!
“皇太孙......”
王纲愣了下,紧接着大叫:“我从征云南有功,我父是开国功臣,我要见皇太孙!我要见皇太孙......”
锦衣卫将他的嘴封上,一下子安静了。
手握尚方宝剑,陕西按察使底气十足。
眼看时辰到了,他喝令道:“午时三刻已到,行剥皮之刑!”
说完,扔出一道火签令。
场中,锦衣卫开始干活。
剥皮这种精细活,普通官差很难把握。
不是弄坏了,就是遇到肥胖的官员不好剥。
受过专业训练的锦衣卫就不同了,他们是专业人士,也十分热爱这份工作。
围观的群中们,只见一众锦衣卫缓缓抽出佩刀,从犯人的脊椎下刀,将之背皮肤切成两半。
然后慢慢地用刀分开皮肤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样的撕开来。
他们的手法很细腻,任凭贪官嚎呼,也不为所动,一个个神态自然,充分发挥着工匠精神。
这种“剥皮示众”的刑法,做不了假。
更不存在替身。
因为贪官不光是被当众剥皮,剥完后,还得在人皮中塞入乱草,最后缝合起来,制成稻草人挂在官衙内外示众。
下任官员,乃至衙门里的所有官吏,上下班就能看到。
所谓前车之鉴。
当官的看到前任的下场,会心惊胆战,贪赃枉法之前,得深思熟虑。
一顿折腾后,十几张完整的人皮已经做好了。
行刑的锦衣卫们,如同对待艺术品一样,小心翼翼地往里塞干草,认真的缝补起来。
一个个仿若真人的“稻草人”出厂了。
百姓们看了个个叹为观止,直呼不可思议。
贪腐案,就此告终。
朱允熥在陕西斩贪的手段十分迅猛,震惊了整个大明。
在常人的印象中,皇太孙是个十五岁的少年郎,活在荣华富贵的温柔乡中。
江南的靡靡之风,让他生来性情温和,甚至有一点胆小......
可如今,他们重新认识了皇太孙!
这哪是一个性情温和的温玉少年郎?
分明就是雷厉风行,重拳出击的铁汉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