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36章 不装了摊牌了我们要造反

第36章 不装了摊牌了我们要造反

刘邦在徐州城里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
地点就在城南最繁华地段的户部楼。
来吃饭的人不多,只有刘邦、樊哙、张良、张蕤、易承、铁冲六人。
上楼雅间落座,小厮端上了各色菜式,菜品上齐,刘邦就挥手指使小厮退出去。
“陶兄弟和子房兄弟,此次去东海可见到那艘大船了?”刘邦跪坐在东边案首前笑着朝易承和张良问道。
“见到了,传言非虚,那艘大船真的高有三余丈,长有几十丈,浮于海上,犹如一座小岛。”易承回答道。
“唔...”刘邦有些感慨道:“某家现在倒是有些后悔,当初未与两位小兄弟一同前往观摩,竟错过了如此巨舰,想必此生应是再见不到了。”
樊哙跪坐一旁嘿嘿笑道:“大哥这话说的,子房兄弟不是说那船是要去海外寻仙丹的嘛,待寻丹回来,到时我跟大哥一同走一趟东海,一起去看看那艘大船究竟是何模样。”
刘邦轻笑道:“什么求仙问药,都是些鬼蜮伎俩罢了,依我看,那驾船的道人这一出海,恐怕就会远遁千里跑路咯。”
听到刘邦如此说,张良也微微笑道:“刘兄长此言非虚,那些道人本是些江湖术士,靠些神鬼之说行世,可惜嬴政愚昧,为求长生,竟信这些术士之言,靡费国帑建此巨船,最后却也是给徐福那道人做嫁裳。”
樊哙挠了挠脑袋,小声问道:“大哥,你说,这世上真没有神仙吗?”
刘邦捻起桌案上的一颗青豆放入口中,伸出食指点着桌子道:“有个屁的神仙,如果有,老子就是,虽然子房兄弟年纪稍小些,可最是个明白人,难得难得,来,为兄敬你一杯。”
张良遂端起酒盏饮了一杯。
刘邦颇为健谈,饮了几杯酒之后,话匣子一开,更是喋喋不休。
“这阵子咱家光是陶家抽奖转盘就赚了不下十五万钱,还有棋牌室的抽水,那更是大头,南山的薛家、陈家都来找过某家,打算商议商议一起再多开几家棋牌室。”
“哦?哪个薛家和陈家?”易承问道。
“就是彭城本地最大的那两大世家。”刘邦眯着眼笑道:“薛陈两家祖上皆乃周朝大夫,家中历代皆是伯爵子爵,宋楚之后,历百年而不倒,家中田连阡陌,宅多百里,仆役也有数百人,出手就愿意拿出一百五十万钱,只是要新开棋牌室与我等二八分账。”
“刘老哥答应他们了?”
“这不还没呢嘛,某只说这棋牌室并非某一人开的,得待某二位兄弟回来,找他们商议商议,再回消息。”
张良转头看了眼易承道:“棋牌室乃是四弟所创,只问他便可。”
刘邦也将目光转向易承。
易承微微一笑道:“不知刘老哥意下如何?”
刘邦窘迫地嘿嘿笑了一声,然后搓了搓手道:“这两家在彭城势力极大,咱们得罪不起,依某之见,强龙不压地头蛇,在徐州便与他们合作罢了,至于分账,某再去说一说,应是能谈到三七或是四六...”
易承不等刘邦说完,就点头道:“我无甚异议,刘老哥只管做主便是了。”
刘邦被易承这突如其来的同意整的有些发愣,顿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陶兄弟这是同意了?”
“同意了。”易承点头道。
刘邦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道:“诶,其实若是不答应也可以,只是咱们不在这徐州城里开罢了,天下之大,除了彭城还有其他地方,不行咱们也能回沛县。”
“刘老哥。”易承喊了一声刘邦。
“啊?”刘邦一头雾水。
易承起身走到雅间的门口,拉开门障,探头看了看外面,又把铁冲叫到门口把门,自己这才回到座位上。
刘邦看着易承做完这些事,眯了眯眼睛,也没有说话。
“其实有件事我瞒了刘老哥许久。”易承微笑着说道。“鄙人其实不姓陶,也不叫陶海,我姓燕名枝,乃是安南郡燕康人氏。”
刘邦眨着狭长的丹凤眼仔细打量着易承,仍没有开口,他在等易承接下来说的话。
“这位是铁冲,我的结拜大哥,这位是张良张子房,我的二哥,这位是张蕤,乃是三哥,我们兄弟四人勠力同心,乃是生死结拜的兄弟。”
“你们来徐州,究竟所为何事?”刘邦虽然心中已有猜测,可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反秦。”易承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两个字。
坐在刘邦旁边的樊哙此时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朝刘邦挪了挪屁股。
“为何要反秦?”刘邦眯着眼睛缓缓问道。
“二哥张良本是韩国贵族,家中五世相韩,秦灭韩之后,遂有世仇,便决心反秦,我且与二哥同为道门理综之人,便追随于他,辅佐反秦大业。”易承回答道。
“如此,倒也说的通。”刘邦点点头,“可,为何陶...唔...燕兄弟要选择某家?”
易承笑道:“刘老哥可还记得当初在沛县时,与我第一次相见时我说的那些话了?”
“尚且记得一些,燕兄弟通过画影图形认识我等,还说我乃沛县五位人杰之首,日后风云际会,荣登至高之位那些?”
“哈哈,刘老哥记得倒是听清楚。”易承难掩笑意,看样子当初自己说的话并不是没有用,至少这些刘邦还都记得。
“可某家依旧不太明白...”刘邦似乎有些郁闷,“某已是不惑之年,无甚大成就,哪里能堪称沛县五位人杰之首...况且秦灭六国,兵锋甲锐,强大如斯,天下三十六郡皆归所统,百姓顺服,恐难成事...”
此时一直没有做声的张良忽然开口道:“刘兄长此言差矣,吾等从东海至彭城,一路上所见百姓皆褴褛,众多徭役已是苦不堪言,此时已如夏人所言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天下烽火重燃已是箭在弦上,只待一个时机,各路反秦之士便会共同起兵,将这酷毒的秦国付之一炬,依吾之见,十年之内,大事可成矣。”
听到张良这么说,刘邦思忖后缓缓道:“如今某已入局,反秦一事,某并不反对,但某有一个要求。”
“刘老哥请讲。”易承笑着说道。
“既是兄弟,那日后诸位若是有甚计划,需先告诉某家。”刘邦斩钉截铁地说道。
“自当如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