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116章 世子的幸福生活

第116章 世子的幸福生活

成蟜的出身其实很高贵。
他的母亲是韩桓惠王的长女,当初异人被确立为秦国太孙,韩桓惠王见风使舵,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异人,称秀丽夫人。
秦庄襄王的父亲安国君去世后,秀丽夫人以她高人一筹的出身,成为秦庄襄王后宫的实际掌控者,她的儿子成蟜小小年纪便封为长安君,食邑长安县。
可惜秀丽夫人在秦国之外的关系网虽然庞大,但在秦国内部,还是拥有军政大权的相国吕不韦更有话语权。
吕不韦依靠与秦庄襄王的铁杆哥们关系,一步步混到今天权倾朝野。异人即位,他居功至伟,再加上嬴政又与他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父子关系,所以他是坚定的拥政派。
当有外人来抢嬴政的国君之位时,吕不韦会坚决站在嬴政一边。换句话说,吕不韦只能允许两个人当秦国国君,一个是嬴政,一个是他自己。
因此在异人登基后,吕不韦向秦庄襄王谏言,把之前遗弃在邯郸的赵姬和嬴政接回秦国,并且提议,赐赵姬为王后,嬴政为太子,好让天下人赞叹秦王有情有义,秦庄襄王欣然从之。
当内侍高声宣布“册封政为太子”之时,在秦皇宫中的秀丽夫人只能独自在后宫垂泪。
身为公主,她深知后宫争斗的残酷过程和残忍结局,若不能当上王后,就只能任人宰割。
但她却只是一名从小锦衣玉食的公主,没有足够的心机,更没有能够扳倒相国吕不韦的势力。
她只能带着成蟜,在后宫中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不争不抢,作壁上观。
易承其实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如果秀丽夫人很有野心,他觉得自己死的一定会非常快。
好在这个女人很懂政治,在发现事不可为之后,她果断放手,用佛系的态度来面对失败,在宫闱之中,这是一种相当正确的逃避方式。
对于历史上的成蟜,易承很陌生,他只知道这家伙在历史上被嬴政干掉了,至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被干掉,易承一无所知。
不过易承知道嬴政干掉成蟜大致是在嬴政彻底执掌秦国之后,估摸一下,那时的嬴政至少有二十岁。
而现在的嬴政不过才十三岁,距离二十岁还有七年。
易承这辈子才只有六年,所以他一点都不担心会突然被嬴政杀掉。
既然这辈子投胎到了帝王之家,有没有性命之忧,易承自然也不会放弃好好享受一番的机会。
红木殿,玉雕椅,一名肌肤白嫩如雪的女婢将一颗樱桃放入易承口中。
尽管当不上皇帝,生活水平却依旧奢华,作为秦庄襄王的次子,易承享受着帝国最顶级的待遇。
食珍馐,着金玉,宫中有仆从,出行有车马,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典型肉食者。
当然,易承不仅仅享受着地位带给他的物质生活,他也享受着权力带给他的便捷。
此刻在他就坐在玉雕椅上,在他面前,跪着一名衣着黑铠的青年。
“壁,吾命你去搜阅武安君的生平记载可有眉目?”易承朝着青年问道。
作为秦国世子,易承也有一批自己的下属,其中这个叫壁的公乘便是一名他的忠实拥趸,易承自从穿越过来,这个人就跟在自己身边,在逐渐熟悉之后,易承便让他去调查武安君白起,并且去搜集在秦国能查阅到的所有关于白起的文献资料。
“回禀世子,属下已经将宫中所有关于武安君的简牍文书全部调出,世子可随时查阅。”
“呈上来。”
......
白起是在七年前死的。
他的死因跟历史上几乎一模一样,抗旨不遵,被秦昭襄王赐死在杜邮。
在秦国的官方文牒上,记录着白起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王遂遣使赐剑命其自刎。
易承翻看了一遍秦国关于武安君的所有记载,发现偌大的秦帝国,对于白起这个最大的功臣,几乎很少有记载,每一次所记录的事情,都只有一些琐事,如攻下了几座城池,占领了哪些土地,还有杀了多少人。
关于白起这个人,几乎没有任何着墨,就算是最后在杜邮赐死白起,在秦国守藏室的史料上,也只有寥寥几句。
这让易承非常失望,上辈子从沈青婉口中,易承得知白起会有危险,他本以为张家人会暗中陷害白起,可没有想到,白起的死法会跟历史上一模一样。
这让易承无法判断张家人究竟有没有动手。
上辈子重生成了一个哑巴,他和白起的交流并不多,直到回了宏庄之后,易承才知道白起擅自调动墨门义堂去调查张家。
现在重生之后,白起已死,他与墨门义堂的联系也断了。
好在上辈子他创造的宏庄应该还在,易承打算近几日就准备车马,亲自去宏庄拜谒一番,看看自己的儿孙们现在过得如何。
正当易承坐在玉雕椅上思索时,忽然从殿外跑进来一名黑帽宦官,他朝易承一揖道:“启禀世子,太子殿下来了。”
嬴政又来了。
重生过来十天,除了身边的那些宫女宦官,易承就属与嬴政相伴的时间最多。
因为年纪相仿,又同是世子,少年嬴政与少年成蟜的关系很好,两个人经常一起在宫中游玩。
自打易承前几日命人弄了一套军演沙盘之后,嬴政更是频频来他府上与他约战。
少年嬴政比易承想象中的要真实一些,十三岁的嬴政,还有着许多孩子心性,他天真,好奇,喜欢玩,对各种新事物都有着强烈的探索欲。
同这个孩子交往了几日,易承就从嬴政口中套出了大量情报。
毕竟他是个心理年龄超过八十岁的老年人,而嬴政不过是十三岁涉世未深的孩童,他想要套话并不难。
不过这种套话的机会恐怕越来越少。等到嬴政继位之后,易承估计他们两人的关系就会走下坡路。
自古皇家多薄情,皇位只有一个,天下之主也只有一个,无论少年时代的关系有多么好,在皇权面前,也都脆弱的不堪一击。
嬴政十四岁登基,而他的人生,其实自登基才算开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