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 第320章 秦国下一任国君,只能是嬴驷。

第320章 秦国下一任国君,只能是嬴驷。

左庶长请——!
荒点了点头,嬴虔伸手邀请。
在秦国,嬴渠梁乃是国君,尊威无上,而荒作为国师,位同秦君。
卫鞅作为开府的左庶长,乃是文吏第一人。
而嬴虔以公子之身,坐镇秦军乃是军方第一人。
面对卫鞅,荒可以随意,但是嬴虔不行。
同样的道理,面对嬴虔,荒可以随意,但是卫鞅不行。
三人入座,景监端来白玉京给三人倒上,然后走出了书房。
左庶长,今日怎么这么大方?嬴虔打趣着抿了一口白玉京。
白玉京作为灵酒,也只是在栎阳的小范围内流传,但是彼此都是好酒之人,自然是极为的眼热。
而且白玉京的价格越炒越高。
他们又不好意思朝着荒来要。
宴请两位,自然要好酒。卫鞅笑了笑,眼中满是深意。
对于卫鞅的话,荒与嬴虔半点都不相信。
若不是有麻烦事儿,卫鞅又岂会将他们邀请进入左庶长官署,就算是相约,也只会在酒肆,亦或者左庶长府。
哈哈,这就对于我自然是好酒,但对于国师可就未必了。嬴虔莞尔一笑,朝着卫鞅打趣,道:这白玉京,本身就出自国师。
抿了一口白玉京,荒朝着卫鞅,道:左庶长,你将我与上将军邀请而来,是发生了何事?
这几日,荒一直在府上。
对于栎阳的事情,并没有太过于关注。
因为有卫鞅与嬴渠梁在,荒很少关注栎阳的事情,在他看来,这两位足以扫平任何的风浪。
将酒盅放下,卫鞅朝着荒与嬴虔,道:我得到消息,太师甘龙正在教导诸位公子,《尚书》之中的《洪范》篇!
此话一出,整个书房一下子沉默了。
就算是嬴虔诧异的看向了荒,他是一介武将,对于这些东西,不是很了解:国师这《洪范》篇怎么了?
《洪范》是《尚书》篇名,传闻是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
《洪范》主张天子建立皇极,实行赏罚,使臣民顺服。又提出正直、刚克、柔克三种治民方法。
其认为龟筮可以决疑,政情可使天象变化。
说到这里,荒冷笑: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
作《洪范》。
如今太子被君上放逐山野,又因为当初的事情,导致太子在朝野上下威望降至谷地........
在这个时候,其余公子未必就没有成为太子的可能。
而且,《洪范》与秦国变法背道而驰。
秦以法为主,而《洪范》被儒崇尚。
若是下一次国君崇尚《洪范》,到时候秦法,只怕是旦夕之间就会被弃之如敝履!
.......
听到荒的一番解释,嬴虔大怒,不由得拍案而起。
这头老枭当真是丧心病狂,他就不怕君上回来,取他的项上人头么?
不会的!
卫鞅苦笑着摇头:老甘龙作为太师,此举只是有些逾越,在至少在表面上,不足以让甘龙伏法!
对于甘龙,卫鞅从未小觑过。
从他入秦。
与嬴渠梁深谈,交流之后,决心留在秦国大展宏图,他就清楚,甘龙便是他最大的敌手。
卫鞅对于甘龙的态度是复杂的。
他清楚,自己与老甘龙骨子里是一样的人。
太师甘龙,并非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干臣。
他为秦国付出了太多。
他也希望秦国变好,变强。
只是甘龙想要的是秦国按照他的方法变强,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践行他的道。而不是按照卫鞅的方法变强,让卫鞅封子于中原。
这是道争。
这也是一直以来,卫鞅始终下不定决心斩杀甘龙的原因。
而且甘龙也太小心,从未露出把柄,就算是对于新法,也只是反对,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阻碍。
这是一头老枭,手段狠辣,而思谋周全。
卫鞅为荒与嬴虔添酒,然后笑着,道:所以,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便邀请两位前来商议。
君上不在栎阳,能够拿主意的只有两位了。
哈哈......
荒与嬴虔对视一眼,然后看着卫鞅,道:君上不在栎阳,栎阳上下以左庶长为尊,想要对付甘龙杜贽一党,想来左庶长有无数的办法。
为何要让我们介入其中?
闻言,嬴虔也是深深地看了一眼卫鞅,狠狠的喝了一口白玉京。
他进入官署,见到卫鞅拿出白玉京,他就清楚,这顿酒只怕是不好喝,结果当真是不好喝。
卫鞅抿了一口白玉京,朝着荒,道:秦国变法尚未彻底大成,秦法想要根植朝野,不光是当今君上,至少需要三代之内坚守秦法。
所以下一任秦君人选极为重要。
太子虽然有罪,受我处置,但他没有明确反对过秦法。
所以,秦国太子储君,只能是嬴驷。
闻言,荒尚未开口,嬴虔便开口,道:这一点儿左庶长放心,只要本将还活着,必然是驷儿。
说完,嬴虔与卫鞅一同看向了荒。
他们都清楚,相比于嬴虔,荒才是真正能够做出决定的人。
若是荒坚持废掉嬴驷,以嬴渠梁对于荒的信任,必然会推行。
哈哈,大秦的第一任王!
将白玉京喝下,荒点了点头:我也认为秦国的下一任国君只能是嬴驷,只要我活着,秦法就不会改变。
这一刻,荒朝着卫鞅与嬴虔意味深长,道:我修为突破抱丹,延寿一甲子,秦国下一任王的事情,我能够看到。
而且,一旦左庶长封子人间,同样可以保证这一点儿。
更何况,左庶长未必就不能一步登天,成圣于大秦。
有君上遗训,以及左庶长封子中原,后世秦君,自然遵守秦法。
.........
此时,嬴虔看着荒,眼中满是炙热。
卫鞅也是诧异的看着荒,这是他们第一听到有人踏出了新路,以武夫的方式,延年益寿。
这一刻,卫鞅还能够保持镇定,一旁的嬴虔满是激动。
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试问天上人间,有谁不想延年益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