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武侠小说 > 飞越泡沫时代 > 293. 意义非凡

293. 意义非凡

现在还到不了跟南沙织的唱片公司进行版权协商的阶段,虽然问了CBS索尼的平井一夫一嘴,但是,还用不着大张旗鼓的求助到他们那里。<br/><br/> 好在虽然引退了,到底是知名偶像,桃浦爱抖露。要找一点从前的资料,不是件需要她从前的唱片公司协助的事。<br/><br/> ……<br/><br/> 说起来,在决定引退回去念书结婚的这十年里,南沙织果真没有再复出,不过,也没有像稍晚一些结婚引退的山口百惠那样彻底消失在艺能界。<br/><br/>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已为人母的南沙织还曾以作词家“辛西娅”的身份玩票,给旅曰歌手之光陈美龄的专辑写过歌词。<br/><br/> 但是,也仅限在幕后,没有再到台前露面。<br/><br/> 不过,对于结婚引退的偶像来说,不复出反而是件好事,这代表家庭还算美满幸福。<br/><br/> 虽然有结了婚就引退回家相夫教子的偶像,但是也有不慎没能白头到老,中途离婚又复出的偶像。<br/><br/> 只是,就目前来说,偶像这份职业,最好的归宿就是结婚引退,而一旦离了婚再回来,偶像之梦随着离婚这件事破碎,那就只能转型了。<br/><br/> 从这点来说,不得不再一次佩服结婚生女以后没有引退而是继续战斗在偶像的第一线,开创了“ママドル”(妈妈偶像)流派的松田圣子。<br/><br/> 连妈妈偶像都能当得了,她可以被称作是“永远的偶像”了。<br/><br/> ……<br/><br/> 森高千里单曲的制作权给了GENZO,但即使如此,在以翻唱南沙织的歌曲为主题进行企划制作的同时,也还是要和华纳先锋那边保持沟通,负责森高千里的执行制作人也点了头,才能进行到更加正式的阶段。<br/><br/> 计划有了,再去跟华纳先锋那边森高千里的团队开碰头会。事业虽然有了点起色,毕竟还没有大红,负责她的团队还是那几个人。<br/><br/> 这样也有好处,彼此相熟,沟通起来更加容易。<br/><br/> 以翻唱为下张单曲的主打歌的计划,岩桥慎一给出的理由很明确,借南沙织来打响森高千里的知名度。<br/><br/> 华纳先锋这边的人并不否认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实际上,最近几年来说的话,曰本乐坛的翻唱之风颇为壮观。<br/><br/> 中森明菜翻唱的《难破船》或许是特例不能拿出来在这里说,但是,荻野目洋子一介无名偶像,靠着翻唱成功走红,还有一发屋石井明美,用翻唱的《CHA-CHA-CHA》打败了中森无双菜的名曲《DESIRE-情熱-》。<br/><br/> 巅峰期被一发屋截胡,还是连着被截胡两年,可以说是中森小倒霉蛋了。<br/><br/> 正因为翻唱之风盛行,华纳先锋这边的人也并不否认这种做法的可行性。不过,翻唱当红偶像的歌,跟翻唱外国的歌曲,还不是一码事。<br/><br/> “总之,首先要决定翻唱哪一首呢?”<br/><br/> “要说到南沙织的话,果然就是《17岁》了吧。”岩桥慎一给出来的是个意料之中的回答。<br/><br/> 提到南沙织,就是《17岁》,提到《17岁》,就是南沙织。<br/><br/> 不管她发行过多少唱片,又有怎样的热门歌曲,这首她的代表作,就有着这样的名气,以及相当的影响力。<br/><br/> 17岁这个年龄,介于大人和少年之间,将熟未熟的朦胧感可以说是绝妙。不光曰本,大约全世界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十七岁情结”。<br/><br/> 回想当年,岩桥慎一也是听着“十七岁那年的雨季,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走过来的。<br/><br/> 当来自南国,皮肤微黑、有一点点早熟的十七岁少女,唱着《17岁》这首歌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曰本人的“十七岁情结”也在这一刻得到了巨大的满足。<br/><br/> 而以南沙织的《17岁》为开始,自那之后,“17岁”不知在多少女偶像的歌里出现,成为歌名、成为创作内容,被不断沿用了下去。<br/><br/> “《17岁》。”华纳先锋的执行制作人若有所思,“那的确是南沙织最有名的代表作。但是,”他话头一转,提到另外一个关键,“名曲是能够超越时间的,这既是名曲的魅力,也是名曲的障碍,尤其是在时代已经变化了的今天。”<br/><br/> 翻唱名曲这回事,唱好了万事大吉,唱不好那就是自讨苦吃。<br/><br/> 比起刚把森高千里送去给GENZO的时候,华纳先锋的制作人虽然领略了岩桥慎一的制作能力,反而变得更加谨慎起来。<br/><br/>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森高千里的事业有了起色。在这样的关头,走错一步就算不会真的完蛋,也会让现在的上行路受阻。<br/><br/>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是这个道理。<br/><br/> 新鞋穿到脚上的时候,蹭到一点灰都要小心擦干净。<br/><br/> “是这样。所以,就不能原封不动的把歌曲拿出来唱。”岩桥慎一早有准备。<br/><br/> 不过,他却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把话头一转,提到了另外的一件事,“说起来,诸位发现了吗?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巧合。”<br/><br/> “巧合?”<br/><br/> 岩桥慎一突然改变话题的做法,让华纳先锋的制作人无意识的被他给牵着鼻子走了。<br/><br/> “今年是南沙织出道十七周年,也是这首《17岁》发行的十七周年。”<br/><br/> 十七年前的1971年,南沙织凭借这首《17岁》征服了东京的观众,拿下数个新人奖。<br/><br/> 也是在这个1971年,“新三人娘”之一的小柳留美子拿到了唱片大赏的最优秀新人赏,从她拿奖起,开启了今后偶像霸占唱片大赏最优秀新人赏之路。<br/><br/> 从这点来说的话,1971年,也可以说是“偶像元年”。<br/><br/> 如果这么解释的话,这个1988年,同时又是“偶像十七年”,这样一来,这首《17岁》,意义就显得非凡了。<br/><br/> 华纳先锋的制作人心里一计算,“果真是这样。”<br/><br/> 心里一下子敞亮了许多。在这个背景下,选择翻唱这首《17岁》,这一做法就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不再单纯是一个小偶像要借前辈的名曲打响知名度这么简单了。<br/><br/> 这种做法,同时能够被赋予传承、纪念之类的各种高大上的意义。<br/><br/> 偶像时代十七年,南沙织出道十七年,《17岁》诞生17年,大有文章可做。<br/><br/> “不仅如此,”岩桥慎一又加了一块筹码,“今年还是南沙织引退十周年。”<br/><br/> 那么,翻唱这首歌的意义就更加不同凡响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