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重生蔷薇岁月之1979 > 24.不服气

24.不服气

儿子成了大作家,今天必须好好庆祝一下,祝琴走进厨房,看里面还有哪些食物可以吃。
最近几天,儿子总是偷偷去鸽子市,买回一些新鲜蔬菜。
因为家里不缺钱,她也睁中眼闭只眼,没有埋怨儿子太浪费。
拿下装菜的篮子,看到里面还有番茄、卷心菜、丝瓜和南瓜,就又放了回去。
比起上个月,家里的生活已经改善许多。
不过还是舍不得买肉吃。
上次从赵水根那边搞到的十斤肉票,她依然藏在箱子里没有动。
今天必须买两三斤肥肉回来,好好给儿子补一补。
去房间把肉票和钱准备好,看到一早去买米的夏凝和李自强也回来了,于是一起把米从自行车后架抬下来,倒进米缸里。
这次一共买了五十斤米大,应该能吃一个月了。
夏凝刚才进台门时,听周婶跟周奶奶在议论弟弟写诗的事,听说是发表在国家级和省级报纸上。
她强忍着激动,顾不得洗手,伸手要看那两张汇款单。
“这有什么好看的?”见姐姐兴奋地满脸通红,夏臻就有些无语。“还不如看看我刊登在报纸上的诗歌。”
他已折开两封信,把里面的印刷品取出来。
除了两份样报,里面各自附有一封编辑写的回信。
内容差不多,估计是通用格式。
先是赞扬他的作品不错,鼓励他继续创作,同时别忘了给报社投稿。
“这篇文章和两首诗歌,真是你写的?”夏凝从善如流地接过报纸,看完后又不敢相信地问。
短短一千字的散文,讲了一个悲伤的故事,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最夸张的是结尾,把女子苦苦等待的人,设计成作者的“父亲”,扩大了悲剧的效果。
虽然知道这是虚构的内容,她依然有种就不出的难过。
而两首诗歌,一首是歌颂祖国,她觉得很好,却没有太大的感触。
反而是另一首《如果有来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意境,她反而最喜欢。
“快去买肉,有话回来再说。”祝琴见他们姐弟只顾着聊天,在一边催促了一句。
今天是星期天,买肉的人肯定多,去晚了不一定买得到。
夏凝应了声,放下报纸,匆匆出发了。
李自强洗了脸过来,接过报纸,仔细看起来。
“夏臻哥,你文章写得这么好,还考大学干什么吗?”他一直认为大学不好考,与其将来失败,不如直接找个工作。“去学校当代课老师,将来名气大了,文化站也会把你招去当干部。”
动动嘴和笔杆子就能过上好日子,根本没必要承受失败。
“你不懂。”夏臻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大学毕业的话,将来可以当国家干部,而代课老师有什么出息,最多熬几年混个公办教师,这点工资我还没看在眼里——”
这小子总是在担心自己,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却不明白自己的真正能力。
“对,考大学才有出息。”祝琴在旁边也赞同儿子的意见。“你现在还小,至少能考五六年,就算考不上,能写文章也不怕饿肚子——”
见做午饭还早,她迈出轻快的步伐,继续去门口洗衣服。
嘴里哼着最近同事都在唱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声音居然跟年轻姑娘一样清脆。
夏臻望着妈妈仿佛年轻了十岁的精神状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中饭前周晓聪送了一碗红烧泥鳅过来,另一只手还提了一小捆紫云英,说是亲戚家在给队里养牛,这几天春耕翻土,每天都能从泥里捡到不少泥鳅,就给他家送了好几斤。
夏臻这才想起,三月底四月初正是紫云英的收割季节,耕田后开始春播和插秧。
紫云英在农村一般用来喂猪,也可以挑一些嫩芽炒来吃。
印象中八十年代分田到户后,家家户户都有了充足的粮食,过年前会加工两三百斤年糕,浸在缸里,和紫云英炒来吃,是本地一道特色点心。
“你亲戚家在哪里?”夏臻前世很向往去农村挖泥鳅摸田螺,反正现在没什么事,很想去乡下看一看。“什么时候有空,带我去玩两天——”
如果有机会亲手捉泥鳅,那就更完美了。
“想去乡下还不容易?”祝琴听见了,在一边接过话题。“你舅舅家靠近山里,还可以采野草莓和桑椹,正好清明快到了,下个星期天,我们一起去一趟吧!”
儿子真的变了。
他以前不喜欢去农村,说那里又脏又乱。
没想到现在居然主动想去那里。
“行,那就下个星期天去吧!”
夏臻对舅舅的印象不是很深,主要是两家平时很少来往。
原因很简单,舅妈曾经央求父亲帮舅舅安排个工作,这样他们家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没想到父亲没有答应,两家就此有了矛盾。
原因很简单,那时候叔叔和舅舅同时找上门,要他帮忙找工作。
他原本打算一个一个来,没想到舅妈误会了,还怪他心肠太硬。
父亲就有些生气,干脆一个都没答应。
父亲去世后,妈妈到处借不到钱,大伯和叔叔都拒绝了,最后还是舅舅帮的忙。
原主不懂人情世故,夏臻了解这段因果后,却对这个舅舅印象不错。
兄弟姐妹闹翻后,很难恢复以前的感情。
他能在自家落魄后,依然伸出援手,人品可见一斑。
至少比大伯和小叔借口家里穷,不肯多出一分钱强得多。
“你发表文章的报纸在哪里?快拿出来让我看看——”周晓聪拿着空碗没有马上离开,坐在长凳上朝夏臻伸出手。
早上出了趟门,回来听到这个爆炸性消息。
他虽然相信好友不简单,可是《中国青年》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太高了,依然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
“拿去看。”夏臻懒得再解释什么,从抽屉拿出报纸,递了过去。
估计这两天还会有人想看这个,他恨不得拿出来贴在台门旁边的墙壁上,让大家自己去欣赏。
“不错不错。”周晓聪看完后朝他竖了竖大拇指。
他欣赏水平有限,看不出好在哪里。
不过跟以前看过的诗歌和散文不同,至少让他有种情绪上的触动,这就不简单了。
“我说过了,等我成功后,你就跟着我混。”夏臻拍拍他的肩膀,“相信我,肯定比你自己努力容易一百倍。”
现在这样说,他和家人肯定不相信。
不过有些话说多了,多少会影响他的想法,只要他有了这样的意识,以后再叫上他,就容易多了。
“才发表三篇东西,就骄傲成这样。”周晓聪习惯性地打击他。“等你每个月赚的钱,能超过我后再说吧!”
二十多块虽然不少,问题是自己不比他差。
至少现在好友还没资格要自己跟着他混。
“你等着。”夏臻打了个响指。“用不了两个月,你就知道我们两人的差距有多大了。”
祝琴在灶前做红烧肉,听到儿子信心十足地话,只觉得他实在太帅了。
同一时间,牛家人已经围坐在一起吃午饭。
“爸,你不是说夏臻准备考大学吗?怎么突然改写文章了?”牛大春情绪低落地问父亲。
原本他对追求夏凝信心十足,认为只有自己才配得上她。
自从上次送电影票失败后,他下班后一直关在家里,不愿意出门见人。
现在发生这样的事,他更加担心起来。
“夏家小子的变化太大了,我现在也有些看不透他。”牛国强喝了一口老酒,夹起一粒花生米慢慢咀嚼起来。“如果照着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这小子要胆识有胆识,要文采有文采,一个才十八岁的男孩子,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中年人。
“他这么优秀,那你更应该支持我娶小寒才对。”见父亲这样说,牛大春突然信心大增,故意苦着脸嚷道。
“你以为想娶就能娶啊!”牛国强对儿子的理解力非常无语。“夏家现在夏臻作主,如果这小子不愿意,就算我去求亲,他也不会给我面子。”
他连赵水根都不怕,会怕自己这个小小警察?
别人看自己穿这身衣服,还没开口先软了几分,什么时候见过他客客气气跟自己打过招呼?
“他连你也不放在眼里?”牛小雪周末难得在家里住一天,此时正埋头在吃饭,听到哥哥和父亲的对话,疑惑地抬起头。
她比夏臻还大一岁,两人以前在一所学校读书,自然熟悉这个病秧子。
去年高考失败后,她在父亲的安排下,进了一所镇中插班复读。
离考试只剩三个月了,最近她全力复习,根本不关心台门里的情况。
倒是没想到,夏臻居然有这么大的变化。
“也不能说不放在眼里。”女儿说话直来直去惯了,他也没放在心上。“其它人看到我,好歹会装一装,他却连装也懒得装,你说他是什么意思?”
比起儿子,女儿的性格更像自己,除了说话多了些傲气。
倒没想过要纠正她。
女孩子嘛!有些脾气是好事,这样不容易被人欺侮。
“人家有底气,才敢这样做。”张玉凤插嘴道。“等他考上大学,再有作家这个身份,以后台门里谁比得上他?”
一开始她还无法确信夏臻能考上大学。
最近她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居然每天晚上给家里人讲故事。
作为老师,明白要把故事讲得吸引人,并不容易。
他有这个本事,真的超出了她的预计。
“考上大学?”牛小雪听后噗嗤一声笑了。“他在家翻翻书,就能考上大学?如果有这么容易,那我不是能考上京城最好的大学——”
老实说她今年依然没有把握一定考上。
好在自己还年轻,如果不行,可以继续考。
以家里的条件,就算供她复读三四年,也不是难事。
“这世上总有那么几个人,不能按常规思维去看待。”见女儿看不起夏臻,牛国强忍不住提醒。“夏臻的变化太大了,我跟你妈一样,反而觉得他考上的可能性更加大。”
这种感觉来得莫名其妙,可是就是相信他能考上。
“行吧!”牛小雪的高傲,让她懒得跟父母争论这件事。“反正八月份就知道结果了,到时候我们再看谁考得好——”
父母的态度刺激了她。
既然他们认为夏臻强过自己,那她倒要看看,两人到底谁能考上大学!
隔壁的廖家,廖思渝也知道了夏臻发表文章的事。
“没想到他这么厉害,居然能在这种级别的报纸上发表文章。”廖思渝夹起一块煎鸡蛋,神情复杂地说道。
台门里所以在读高中的孩子里,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最努力刻苦的人。
谁让他从小没有父亲,只有母亲一个人抚养自己。
从他懂事起,就明白自己要争气。
他在班级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五名,老师都说了,只要他不退步,考上大学的希望至少有七八成。
没想到夏臻横空出世,把他的风头抢走了。
“你别跟他比,保持自己的优势就行。”江琳担心儿子的心性受影响,在一边规劝道。
她一向觉得儿子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其它事不用去管。
而他也照着自己的要求,这些年一直在苦读。
每次儿子拿到成绩单,听到同台门的人夸奖,她就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妈,放心吧!我不会输给他的。”俞思渝信心十足地回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