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 第三百一十六章:夜色渐深,茶楼说书

第三百一十六章:夜色渐深,茶楼说书

时近戌时。
夜色渐已深。
沮阳城内万家灯火自此刻起愈发地璀璨明亮。
繁华街道之上拖家带口游玩的百姓亦是愈发地多了起来。
隐隐约约间竟有人头接踵之趋势。
一时间。
沿街小贩的叫卖之声愈发地嘹亮。
孩童们嬉戏欢笑之声愈发地响亮。
妇人小姐们的柔声细语声愈发地清脆悦耳。
书生才子们吟诗作对之声亦是愈发地洪亮可闻。
千人千语渐渐汇聚成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
不断地冲刷着许奕心中残存的些许阴暗之息。
繁华街道之上,水盆羊肉小摊前。
一碗水盆羊肉、两张热气腾腾的胡饼外加三杯市井浊酒入肚后。
许奕忽感全身上下皆涌出一股近似暖洋洋,但却说不清道不明的舒适感。
好似数日以来的压抑、阴暗,皆被那浓郁到无孔不入的人间烟火气息冲刷殆尽般。
‘呼~!’
许奕缓缓起身,重重吐出一口浊气后,遂与李世信辞别而去。
行至不久。
紧随其后的杨先安紧锁着眉头望向前方街道。
许是因临近年关,前方街道上的百姓格外地多。
若是于此地出现意外。
纵使问心百卫与那赤心卫再如何的武艺高强。
怕是也难以在最短的时间穿过人头接踵的街道。
思及至此。
杨先安不由得加快脚步。
“六爷,人实在是太多了。”
“咱们先找个歇脚地歇息片刻吧。”
杨先安快步行至许奕身旁,满脸担忧地询问道。
“好。”
许奕闻言渐渐顿住脚步。
其虽明身周便有数名问心贴身保护。
但眼见杨先安面露担忧之色,最终还是微微点头同意道。
“六爷,您看那间茶楼如何?”
杨先安闻言不由得大松一口气,随即抬手一指不远处的一间茶楼。
许奕顺着杨先安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茶楼招牌便叫一间茶楼。
“一间茶楼?这店家倒是有趣的很。”
许奕见状不由得轻笑一声,随即迈步朝着‘一间茶楼’行去。
片刻后。
许奕、杨先安二人穿过层层人群,终抵‘一间茶楼’门前。
“客官里面请。”
许奕、杨先安二人方一抵达茶楼门前,一年轻伙计搭布一甩快步迎了上来。
“客官,您看咱是大堂还是雅间?”
年轻伙计紧随许奕身旁,满脸热情地招呼道。
“二楼可有雅间?”
许奕悄无声息地环顾一圈,待见大堂内已然人满为患,遂开口询问道。
“有有有,客官您楼上请、楼上请。”
年轻伙计闻言面上笑容愈发热情,遂连连点头作请道。
“好。”
许奕闻言微微点头,遂不慌不忙地随那年轻伙计朝着茶楼三楼行去。
‘砰~!’
“酒来!”
就在许奕方行至二楼楼梯处时,一楼大堂内忽然传来一道清脆的惊堂木声。
紧随其后的便是一道年迈但却格外豪爽的大喝。
许奕闻言脚步微微一顿,遂立身于二楼楼梯旁,微微下望。
只见茶楼大堂三尺高台旁,正端坐着一满头灰白发丝的年迈男子。
正一手持扇,一手持惊堂木,精神抖擞地望向茶楼柜台处掌柜打扮的中年男子。
“这位是?”
许奕微微侧首望向身旁茶楼伙计,略感好奇道。
“客官有所不知。”
“台下那人姓胡,名长贵。”
“咱们沮阳城三大说书先生中,胡先生排魁首之位。”
“且最关键的是,胡先生方从长安城回来不久。”
“这满堂的客人中至少有九成是冲着胡先生来的。”
茶楼伙计闻言瞬间面带自豪之意地热情介绍道。
“哦?”
许奕闻言再度下望。
只见那一身锦衣的茶楼掌柜满脸笑意地手提两坛酒水走向说书先生胡长贵。
“客官,您看要不给您安排到天字第一号雅间?”
眼见许奕似颇有兴趣,茶楼伙计抬手一指,适时推销道。
“可。”
许奕顺着茶楼伙计手指的方向望去,随即微微点头同意道。
所谓的天字第一号雅间,自是整座茶楼最上等之位。
内可观大堂全貌。
外可观楼外烟火。
数十息后。
许奕、杨先安二人于天字第一号雅间端然入座。
“客官,您看喝点什么,小店有上好的......”
待许奕、杨先安端坐后,茶楼伙计再度热情介绍道。
“两壶招牌好茶,些许招牌点心皆可。”
不待茶楼伙计一一道来,许奕微微摆手打断道。
“好嘞,您稍等。”
见许奕再度将目光投向大堂三尺高台,茶楼伙计极有眼色地快速告退道。
‘砰!’
茶楼伙计方一退出雅间。
下方三尺高台之上,说书先生胡长贵半坛酒水下肚,随即再度一拍惊堂木。
偌大的茶楼大堂自此彻底安静下来。
“上回书说道。”
“燕王殿下以铁血手段。”
“铸四方京观,以震宵小。”
“继而使无数商贾,争先恐后驰援城外灾民。”
“关中大灾,指日可解。”
“现!书接上回!”
‘砰!’
胡长贵手持惊堂木,再度重重一拍。
与此同时,其原本颇显豪迈的神情瞬间变的满是感伤之色。
台下老茶客见状,心知定是起了变故。
一时间不由得纷纷打起精神来。
偌大的茶楼大堂再度陷入一片死寂之中。
“唉~!”
惊堂木声方渐渐消散,一道满是沧桑之感的叹息声自胡长贵口中缓缓吐出。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寻苦命人。”
“腊月十五,长安天变!”
“呼啸寒风,直催人老!”
胡长贵满脸悲切地举起酒坛,再度痛饮。
‘直娘贼的老胡,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啊!呼啸寒风怎么地了!’
‘就是就是!少卖关子了!赶紧说赶紧说!’
‘腊月十五究竟怎么了,赶紧说,爷听开心了重重有赏。’
‘伙计!取一壶上等好茶给老胡送过去,免得一会儿喝醉了!’
原本独声独鸣的茶楼大堂,随着胡长贵这一停顿,瞬间变得乱糟糟起来。
更有甚者,不断地朝着三尺高台丢着铜板、碎银等物。
二楼天字第一号雅间内。
许奕轻笑着摇了摇头,随即自袖摆中取出数根银针。
其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他竟成了说书先生口中的主人翁。
“六爷,您看?”
杨先安见状望了一眼楼下仍痛饮酒水的胡长贵,随即轻声询问道。
“听听也无妨。”
许奕轻笑着摇了摇头,随即将数根银针自茶壶、茶盏、点心中拔起、查看、收回。
‘砰!’
其方将银针收回袖摆。
茶楼大堂三尺高台上便再度传来一道清脆的惊堂木声。
见此。
许奕端起一盏茶水,饶有兴趣地再度望去。
茶楼大堂,三尺高台之上。
胡长贵一拍惊堂木,随即再度面露悲切地环顾四周。
待嘈杂声渐渐散去。
茶楼内再度鸦雀无声后。
胡长贵丢掉手中惊堂木,笔直的腰背瞬间句偻。
随即满是苍苍与悲切的声音再度响彻于茶楼内。
“腊月十五,长安天变。”
“一股呼啸寒风不知自何地起,直指灾民而去。”
“呼啸寒风之下,数不清的帐篷飞向了天空。”
“数不清的灾民失去了最后的避风港湾。”
“无数的老弱妇孺于这场寒风中彻彻底底的闭上了双眼。”
“这一闭,便是一辈子。”
“明明......明明燕王殿下费尽千辛万苦弄来的赈灾物资已经到了城外。”
“明明......明明只需要再坚持一两天,好日子便该来了。”
“可奈何,贼老天偏偏不愿成人之美。”
“可想而知,那冻毙于寒风中的老弱妇孺临死之前是何等之绝望。”
“可想而知,那仍苦苦挣扎于寒风鬼门关前的灾民心中究竟是何等之绝望!”
“想我泱泱大周!想我堂堂京师!何至于成此人间炼狱!何至于啊!”
茶楼大堂、三尺高台之上。
胡长贵满脸悲愤地站起身,扬天大声喝问道。
然而。
偌大的茶楼内,却无一人可解其惑。
十余息后。
胡长贵深深叹息一声,随即再度缓缓开口道:“就在长安城外即将变成一片鬼蜮之际!”
“燕王殿下他!他来了!”
“京兆尹来了!京兆府三班六房主簿、典吏、衙役全来了!”
“哪怕白日里他们已然劳作了整整一日之久!”
“但在灾民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之际。”
“他们托着困乏的身躯,强打着精神,冒着寒风走出了温暖的府邸!冲向了城外!”
“整整一夜时间,上至咱们的燕王殿下!下至京兆府的衙役!”
“无一人停歇,更无一人抱怨!”
“也正因他们的出现。”
“才使得一夜寒风最终仅夺走了四千余条鲜活的生命!”
“许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许是船迟又遇打头风。”
“许是麻绳专挑细处断、许是厄运专挑苦命人!”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风浪会过去,一切都会便好之际。”
“贼老天好似贼心不死般,再弄变故!”
“这场变故更是险些夺走了咱们的燕王殿下。”
“唉~~!”
话音落罢。
胡长贵深深叹息一声,再度落座于书台之后,大手勐地拍开一坛酒水,随即再度痛饮起来。
如此一来可当真是急坏了台下看客。
‘说呀!还喝!怎么不喝死你!’
‘老胡,麻熘点!赶紧说!别卖关子了!’
‘一到关键时候就喝酒!再这样以后就不给你捧场了!’
‘老胡快点说!到底是什么变故,燕王殿下到底怎么了!’
‘是啊,赶紧说啊,燕王殿下到底怎么样了?’
‘你想急死个人啊你!给二两赏银!够不够!’
‘不够我这儿还有!今个出门急,身上的都给你!’
‘算我一个,我也出二两,赶紧说!’
一时间数不清的铜板与碎银如流水般涌向三尺高台。
二楼天字第一号雅间内。
许奕望着看似通饮酒水,实则眼神不断瞟向台上碎银的胡长贵。
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
“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断章狗。”
许奕轻饮一口茶水,嘴角微微上扬、面带怀念之色地低声喃喃道。
“六爷?”
“要不要属下前去......”
杨先安闻言微微一愣,随即面带认真地抬起手臂做出抹脖子的动作。
“不至于、不至于。”
许奕见状微微一愣,随即轻笑着连连摆手道。
其可不想因一句缅怀之语,便令一人与世长辞。
更何况,台下那人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也算是为其传播声名。
“是。”
杨先安闻言瞬间消去心中杀意,满是恭敬地回答道。
......
......
茶楼大堂,三尺高台之上。
殊不知自身刚从鬼门关晃荡了一拳的胡长贵眼见台上银钱已然不少。
遂再度一拍惊堂木。
“唉~!”
胡长贵满是沧桑地叹息道:“非是老朽贪图诸位的银钱,也非是老朽嗜酒如命。”
“着实是后面之事,每每想起,老朽心中便深感痛苦!”
“诸位客官有所不知啊,后面之事当真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好了!废话不多说!诸位客官咱们继续!”
话音落罢。
‘砰!’的一声清脆响声。
胡长贵抹了一把并不存在的眼泪,随即再度悲切道:“终究是苍天未给燕王殿下、未给关中灾民足够的时间啊!”
“就在所有人满怀希望地等待着燕王殿下救援之际。”
“昨日运往城外的取暖之物已然分发殆尽。”
“且单单凭借商贾的力量,绝无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弄来大量的取暖之物。”
“何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便是!”
“老朽不知燕王殿下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返回的京兆府。”
“老朽只知,那时候的燕王殿下定然如城外灾民般绝望无助!”
“偌大的朝堂啊,满堂的朱紫贵人啊,却无一人相助于他!”
“诸位客官可知为何?”
胡长贵再度一拍惊堂木,随即环顾四周大声喝问道。
话音落罢。
本就寂静无声的茶楼瞬间犹如鬼蜮般死寂。
“诸位客官可知为何?”
“是不知,还是不敢言?!”
数十息后,胡长贵再度大声喝问道。
然话音落罢。
茶楼依旧一片死寂。
“哈哈哈。”
“诸位心有顾虑,不言在所难免。”
“但老朽孤家寡人一个,今个说便说个痛快!”
胡长贵见状不由得扬天一声大笑。
笑声过吧。
胡长贵面色严肃道:“之所以无人敢助燕王殿下!是因燕王殿下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他站在了所有贪官、所有疯狂汲取老百姓血液的世家对立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