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娘子天下第一 > 第八百九十五章御驾亲征

第八百九十五章御驾亲征

  柳明志第一次跟满朝文武建立了相对和谐的君臣关系,柳松便带着柳乘风哥仨从殿后走了出来。


  “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柳乘风哥仨看着躬身行礼的柳松,脑海中闪现着来路之上松叔教给他们的那些话,也急忙跟着柳松有样学样的行了一礼。


  “儿臣参见父皇,万岁万万岁!”


  “都不用多礼。”


  “谢陛下!”


  “谢父皇!”


  “诸位爱卿,这是朕的三个犬子,你们见过的都见过,没见过的应该也有所耳闻。


  当年在国子监的时候将国子监搅闹的鸡飞狗跳,不是什么安分的主。


  若要成才,还需严加管教才行。


  只是朕初登大宝,现在立储君之位为时尚早。


  他们哥仨谁更适合成为太子,朕一时间也是犹豫不决。


  正值朕要御驾北疆之际,就让他们哥仨代替朕一同监国。


  还望列位臣公悉心谏言,若有不到之处,尽快提点。


  你们三个,还不赶快见过列位臣公!”


  “晚辈柳乘风。”


  “柳承志。”


  “柳成乾。”


  “见过诸位大人。”


  “免礼免礼,臣等参见三位皇子,三位皇子无须多礼。”


  见到哥仨谦逊有礼的模样,满朝文武下意识的起身回礼,不敢真的坦然受礼。


  “不敢不敢,这是晚辈兄弟的敬意。”


  魏永等哥仨重新站到了一旁,这才举着朝笏走了出来。


  “陛下,朝纲刚刚稳定,你便要亲赴北疆,臣担心........担心.........”


  “左相,你的担忧朕心中了然,然而北疆之事一日不定,大龙则一日不平。大龙一日不平,又谈何一统天下呢?


  朕去意已决,列位臣公无须再行劝谏。


  此次北出,朕不但要稳定北疆,亦要行一统天下之伟业。


  朕不在朝堂这段期间,列位臣公要悉心辅佐三个犬子治国治民。


  若是三个犬子有失职之处,列位臣公无须客气,可直言劝谏而无罪。”


  “这........”


  满朝文武跟柳承志哥仨面面相觑,一时间谁也不知道如何应承。


  在场的众人心神未定之时,柳明志的目光直接转向了户部尚书姜远明。


  “户部。”


  姜远明持着朝笏走了出来。


  “臣在。”


  “如今夏税入库几成了?”


  姜远明神色复杂的叹息一声:“回禀陛下,只有五成。”


  柳明志眉头一凝,目光看似平静却充满压迫的看着姜远明。


  “姜爱卿,以往每季税收这个时候入库少说八成,如今怎么才只有五成?


  可是发生了旱灾,涝灾,蝗灾.....等天灾人祸?”


  “回禀陛下,非也,根据各地州府户部衙署官员呈递户部的文书,今年夏粮喜获丰收,百姓缴纳赋税之后皆有富足。


  而且各地州府百姓已经将赋税交到各地州府临时的府库之中。


  可是各地官府的官员却..........却.........”


  柳明志看着夏公明欲言又止的为难神情,稍加思索便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各地州府的官员尚在观望,观望朕这位造反称帝的新君是否会被勤王大军剿灭,故而以借口推延交税时日,等待前朝复辟与否,待局势稳定之后再做决定!


  是这个样子吗?”


  夏公明知道各地官员心里的小九九瞒不过柳明志的心思,可是也没有想到片刻之间柳明志便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其中的缘由。


  起码,自己的推测跟柳明志一样没有太大的出入。


  那些延迟上交国库赋税的州府虽然借口五花八门,可是稍加思索还是能猜测出一些根由的。


  看着柳明志盯着自己沉着的目光,姜远明默默的点点头。


  “陛下圣明,大抵.......大抵是如此。”


  柳明志目光中的阴翳之色一闪而逝,默默的转动着拇指上的扳指在龙台上徘徊着。


  “都打了一副如意算盘啊,可惜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五成夏季赋税也不算少了,有三千万两吗?”


  “回禀陛下,成帝在位三年,最高的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赋税加在一起是一万万三千七百二十万两,陛下初登大宝,又减免了一下部分贫瘠州府的赋税,仅夏税而言大差不差,两千八百七十万两有余。


  不过看似不少,可是天下之大,赈灾预备银两,应急府库银两,官员俸禄,将士饷银,打造兵刃甲胄,火炮铸造,恩科开支,民间开河道,挖水井,宫闱修缮..........等等。


  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柳明志当初也是户部官员,自然明白老姜的难处。


  六部九卿之中各部衙署之中要用钱的地方确实是太多了。


  尤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地方更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两千多万两银子,分摊下去真的不经用啊。


  心里默默的估算了一个大概,柳明志轻轻地吁了口气。


  “兵部!”


  “臣在!”


  “铸造火炮的事宜暂时停止吧,如今火炮充足,不必要的银两消耗便停下来吧。”


  宋煜犹豫了一下,恭敬的点点头。


  “遵旨。”


  “工部。”


  “臣在!”


  “宫中的亭台楼阁朕大致也转了一遍,尚且完好,不需要每岁修缮。


  各地除必要所建,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之举也停顿下来。”


  “这........陛下,非是臣出言不逊,诅咒陛下。


  陛下登基之日,皇陵便要开始动工,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若是停下了皇陵选址跟修建.......”


  “几百万银子的消耗,现在就开始动工太浪费了,皇陵一切事宜全部停下来,以后国库丰盈了再说吧。”


  “是,臣遵旨。”


  “户部。”


  “在。”


  “朕在北疆当年还有点积蓄,后宫用度由内务府自行供应,除必需之事,将宫中用度缩减到最小。


  但是宗人府李氏宗亲的开支用度与以往不变,一切照旧。”


  “遵旨。”


  “姜爱卿,朕一下子削减了这么多的开支,你筹集五十万石以上,尽量足够半年的粮草,应该不难了吧!”


  姜远明一愣,低头沉吟着估算了一下:“回禀陛下,如果是臣一人的话,有些难,有兵部,吏部配合,不算太难。


  毕竟眼下各地州府局势复杂难明。


  没有吏部跟兵部的的配合,仅靠老臣户部怕是独木难支。”


  “兵部,吏部。”


  “臣在。”


  “全力配合户部筹集粮草一事,如遇各地州府官员故意刁难之举,尔等三部可自行决断。”


  “臣等遵旨。”


  “今日朝会就这些吧。


  朕要御驾亲征,三位犬子的事宜就拜托列位臣公悉心辅佐了。


  退朝。”


  “臣等遵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柳明志瞄了一眼从一进殿就懵懵懂懂的哥仨,看着百官井然有序离开勤政殿的背影,目光带着若有所思的深意。


  “爹...不对..........父皇,我们从来没有上过朝,怎么监国嘛!”


  柳明志看着站出来询问自己的柳承志,对着柳松示意了一下。


  “小松!”


  “少爷?”


  “带他们哥仨去伯父宋煜的府上。”


  “是!”


  “三位小少爷,请吧!”


  “小诚子!”


  “陛下?”


  “内库赏赐的事情可别让朕失望,去忙吧!”


  “咱遵旨,恭送陛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