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武侠小说 > 大周不良人 > 第122章 本命物(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第122章 本命物(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从书院回到国公府后,赵洵平复了一番激动的心情,开始仔细研究山长交给他的这本《沧浪刀法》。


  修行体系各等级之间并非平稳晋升,其中有几个大的阶越。


  譬如七品,又譬如四品,再譬如一品。


  八品和七品是云泥之别,若能晋升至七品,才从拥有自保能力变为拥有较强的主动进攻能力。


  而且在这一阶段,修行者的性灵会主动寻求本命物进行关联。


  一旦关联成功自始至终不会再改变。直到本命物损毁或者修行者死亡。


  这一阶段是修行者最重要的阶段,如果能够铺垫好,今后的修行之路就会无比的顺畅。可若是把握不好,很可能碌碌无为了此残生。


  至于五品晋升至四品,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越。


  这意味着一个中阶修行者可以迈向高阶,虽然赵洵经常吐槽在长安城四品遍地走,五品不如狗。但实际上四品强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而且这是在长安城。


  放到一般地界,很可能一个州县都找不出一个四品强者。


  至于二品晋升到一品的过程,就更是艰难了。


  二品和一品虽然只差一品,但却是天人之隔。


  至于超越品级的强者就更少了,赵洵知道的只有三人。


  钦天监监正袁天罡、内侍监郑介、浩然书院山长。


  这三人被誉为长安城的守护神。


  袁天罡是道门代表,一手大观心术震慑邪祟。


  郑介则是朝廷的代表,以一人之力守护李周皇室、宗室。


  至于山长就更不用说了,是被誉为当世儒圣的存在。天下读书人莫不以山长马首是瞻。


  赵洵是以三人为榜样的,但是他很清楚眼下最关键的是晋升七品。


  只有迈过七品这道门槛,赵洵才算是真正成为了中级修行者。


  青莲道长给了他《清虚心法》,山长给了他《沧浪刀法》。


  两者他只要掌握了其中之一就能晋品,以他独特的资质,任何一个修行体系晋升品级,其他修行体系都会在随后晋升。


  《清虚心法》且不去说,赵洵已经研究了有些时日,至于《沧浪刀法》一开始赵洵是不太理解的。


  再怎么说山长也是儒圣,不是应该给他一些关于文修的典籍吗?


  可是当他真正打开这本《沧浪刀法》开始研读的时候,他真切的领会到了山长的用意。


  这本《沧浪刀法》的核心还是教会赵洵如何使用浩然气。


  浩然气是读书人特有的气息。


  只有炼出浩然气,才能稳步提升实力修为。


  而要想运用浩然气进行战斗,则必须将浩然气附着在兵刃之上。


  譬如飞剑,譬如横刀。


  赵洵用的是刀,不良人的鱼机刀。


  所以山长赠予了他这本《沧浪刀法》就是想让他把浩然气附着在鱼机刀上,化二为一。


  要做到这点并不简单,尤其是对一个初阶修行者而言。


  赵洵现在勉强可以做到把控浩然气,并用浩然气进行护体。


  但要做到依靠浩然气附着兵刃却不容易。


  换句话说,做到这点,赵洵便拥有了把控性灵的能力。


  所以他的本命物究竟是什么?


  本命物并不一定要是刀剑,很可能就是一根木簪,一双筷子,一只玉佩,亦或者是一面铜镜。


  不过赵洵仔细想了想,他还是更希望本命物是刀剑这样的东西,至少这些可以随身携带必要的时候可以持之搏杀。


  而发簪、铜镜、玉佩、筷子这样的多半是中看不中用。


  指望靠着这些东西杀敌?


  赵洵怎么想都觉得不太靠谱的样子。


  现在想来,山长真的是用心良苦啊。


  照理来说,一个当世儒圣应该是不太瞧得起粗鄙武夫的。


  山长却能够放下身段,设身处地的替赵洵着想,替赵洵思考适合做本命物的东西。


  真的是如同老父亲一般啊。


  想明白这点之后赵洵除了感动,更加笃定了认真修行的想法。


  不然他可对不起山长的一番良苦用心。


  修行者要把一个物件当做本命物,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和它的感情。


  只有二者有了感情,才能越来越亲近,越来越默契。


  本命物是修行者的根系所在,本命物若是损毁,修行者即便不死境界也会大损,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甚至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所以赵洵在挑选这把刀作为本命物后就开始尝试用浩然气影响它。


  浩然气是至阳之气,附着在刀面上空后拒绝继续浸入,刀身也随之发出了嗡嗡的声响开始震动。


  赵洵见状不由得皱眉。


  这是什么意思?


  若是浩然气不能和刀身完成融合,证明这把刀不适合做赵洵的本命物。


  可山长的眼光总不可能有错吧?


  好端端的山长赠予他一本《沧浪刀法》是叫他自保的,不是叫他读着玩的。


  赵洵屏息凝神,开始打坐。


  每当他修行进入困境之后,都会尝试利用这种方法进行调整。


  赵洵迅速的进入识海,进入到了识海之中的浩然书院。


  这座浩然书院和终南山中的浩然书院并不一样,更为精简更为抽象。


  放眼望去,赵洵能够看到一座座雕像。


  这是自打儒家创立以来各位儒圣的雕像。


  但是其中并没有山长。


  道理也很简单,儒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当世儒圣是不塑像的。只有等到儒圣身故之后,才会由其弟子后人为其塑像。


  赵洵从这些塑像旁走过,感受到了强大的气息。


  这些气息灌入他周身,让他感受到燥热的感觉。


  热血沸腾,血脉喷张!


  一时间赵洵犹如被充满气的气球开始膨胀。


  猛然间,赵洵张开双眼,心中一阵狂喜。


  他悟了!


  所谓浩然气其实就是真气的一种,只不过经过儒家淬炼有了专属的印记。


  而不管是刀剑还是其他的兵刃,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容器。


  要想把浩然气注入这个容器之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跟这个容器意念互通,具备极强的共通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赵洵手中的这把鱼机刀并不合适。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