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 第四百七十四章 徐风雷领旨监国!皇帝不在,他就是国家之主!

正文 第四百七十四章 徐风雷领旨监国!皇帝不在,他就是国家之主!

  吱呀。发</span>


  虚掩的房门忽然被推开,吓了浩宫千鹤一跳。


  她赶忙收起了眉宇间的不屑与野心,再度换上了笑容。


  却见来人不是药师惠日,而是犬上三日耜。


  “千鹤公主。”


  犬上三日耜略一行礼,低声道,


  “属下在西市兜转,已物色到了一匹宝马。”


  “那马是一粟特人所售,属下已经查验过,的确是珍贵的西域汗血宝马!”发</span>


  浩宫千鹤神色一凝。


  “真有汗血马存在?”


  她连问道。


  作为岛国人,别说是西域宝马了,就连西域在哪都不知道,脑袋里根本就没有清晰的概念。


  所谓的“汗血宝马”,她自然也只听过只言片语的传闻。


  原以为是传说中的神物……没想到竟然真的有?


  “有,属下亲眼所见。”发</span>


  犬上三日耜略有些兴奋的道,


  “那汗血宝马的确神异!通体暗红之色,没有一丝一毫的杂毛,奔涌起来如闪电一般,风驰电挚!”


  “而它所出的汗液,也的确如传说中那样,是红色的!不过只是淡红色,并非真正的血色。”


  浩宫千鹤颔首。


  “即便如此,也极好了。”


  她攥拳道,


  “犬上君,既然看准了,就应果断将此马拿下啊!”发</span>


  “以这汗血宝马献给大唐皇帝,我想,他必会龙颜大悦,不吝一见。”


  以李世民的地位,马监里的宝马定然不会少。


  但爱马之人,哪有嫌弃好马多的?这一匹汗血马足以叩开太极宫的大门!


  “这……”


  犬上三日耜闻言,却是露出了为难之色。


  他苦着脸道:


  “千鹤公主,不是属下不果断,实在是那粟特人狮子大开口。”发</span>


  “他竟开价千两黄金!公主,这汗血马虽好,却也不值那么多啊……”


  “长安这边属下都打听过了,一匹良马,再怎么珍贵,也不过是百两,而且还是白银,若是换算成黄金,不过十几两。”


  “这汗血马足足贵了一百倍!太夸张了……”


  浩宫千鹤脸色一变。


  “竟如此昂贵……”


  她喃喃了一阵,抬头道,


  “犬上君,我们还剩下多少钱?”发</span>


  “药师君购了那么多书,已经耗尽了金银,连公主您自己的珍贵首饰都变卖了,公主先前说了要结交唐朝大臣,现在也一个都还没结交呢……”犬上三日耜略一思索,回应道。


  浩宫千鹤闭上了眼睛。


  “还有,咱们返回东瀛也要路费,这一路回转的衣食住行……也需预留一部分。”


  犬上三日耜为难道,


  “是真的没钱买汗血马了啊!”


  要知道,他们来大唐,不是三个人单枪匹马来的,而是整整一个使团!统共有五十余人!


  这些人每天的吃喝拉撒现在是鸿胪寺在管,但一旦开启返程,可都得自费了啊!这一回又要翻山越岭、过江渡海,起码也得几个月时间。发</span>


  说实话,现在手头的这点金银,回东瀛都是个难题……


  真的,一滴都没有了!


  屋内,陷入了沉默。


  “千鹤公主,要不算了吧……”


  犬上三日耜苦涩道,


  “这次获得了那么多书籍,咱们的目的也算是完成了,但唐皇不见就不见吧。”


  “就此返程,也算是完成了任务……”发</span>


  唰。


  浩宫千鹤睁开了眼睛。


  “不,李世民我一定要见!”


  她道,


  “没钱,可以借!”


  “长安不是有一座风雷钱庄吗?规模很大,天下富商都在那存钱,亦有人在那借款。”


  “我与那徐风雷也算是有了几分交情,以我浩宫千鹤的身份去借,相信借个千两黄金应该不成问题,未来再次出使大唐之时,再连本带利还给他就是了。”发</span>


  犬上三日耜一愣。


  “千鹤公主,怎可如此?”


  他急忙道,


  “您贵为公主,怎能去借钱……这实在是有伤您的体面啊!让属下去吧!”


  堂堂一国公主,竟然要在大唐借钱举债度日?


  让隔壁高句丽、新罗百济知道了,那不得笑掉大牙啊?


  “不。”发</span>


  浩宫千鹤深吸一口气,道,


  “千两黄金,等同于万两白银。你没那么大的面子,借不到这么许多钱。”


  “我去借钱!你再去和那个马商谈谈价格,把价格再砍下来一些,能砍多少是多少!”


  “就这么定了!去吧!”


  说罢,她便抬脚出了房门。


  “这……唉!”


  犬上三日耜望着浩宫千鹤远去的背影,不禁哀叹道,发</span>


  “何曾如此窘迫过?”


  “但愿……一切都值得吧!”


  ……


  长安郊外,旗帜猎猎。


  此次皇帝出行,为了避免铺张浪费、李世民选择一切从简。


  除了必须要的安保力量和伺候皇帝的宫女太监,以及几个郎官以外,其余人等一律不带,也没有百官皆立,万民欢送的环节。


  郊外,唯有几个重臣聆听李世民的圣训。发</span>


  “朕此次陪同太上皇去仁智宫避暑,不会太久。”


  李世民望着面前的徐风雷、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几人,沉声道,


  “最多两个月,便回返了。”


  “在此期间,一切照常,朝廷当照常运转,各类奏章不许耽搁,应批尽批。”


  “实在有做不了的主,再转送过来。”


  “遵旨。”几位重臣皆是拱手行礼,神情肃穆。


  这还是皇帝第一次扔下朝政跑出去玩,他们自然是把心都提了起来。发</span>


  原本按照魏征的脾气,这高低得喷几句,但没办法,人家李二打的是‘陪同太上皇’避暑的旗号,那大孝子光环套在了身上,谁还敢瞎喷?


  怎么,你想让陛下当不孝子么?


  要是换作别的正常皇帝,或许还能劝谏几句,但想想当今陛下和太上皇的关系,还有当年的那场军事政变……


  得,还是把话憋在肚子里吧。


  啪。


  李世民甩出一道圣旨,递给了身旁太监。


  “这是朕的旨意,从今天起——”发</span>


  他开口道,


  “朝廷大小政事,由房玄龄主持,长孙无忌副之。”


  “军务,则由任城王李道宗领之,李靖、李绩副之。”


  “魏征则监察朝廷内外。”


  几位大臣得了任命,皆是拱手行礼,应声称是。


  看得出来,李二还是比较小心的,重要的军务交到了宗室王爷李道宗的手中,并没有交给李靖、李绩。


  毕竟,这俩要是有异心作起乱来,自己远在仁智宫是完全压不住的……发</span>


  李世民的目光一转,落在了徐风雷身上。


  “太师徐风雷监国。”


  他沉声道,


  “节制内外军政诸事,不得有误!”


  众臣心中皆是一凛,看向徐风雷的目光之中,多少都带了几分羡慕和敬畏。


  虽然这番任命他们早已知晓,但当皇帝捧着圣旨将其念出来的时候,还是震撼到了他们。


  大唐第一位监国大臣,诞生了!发</span>


  此外,这回皇帝念的还是“太师徐风雷”,这里头的意义也非凡呐!


  这位不到三十的年轻人,将来必定会官居一品,待到新帝登基之时,他便是太师!皇帝此刻……已然是钦定了。


  “遵旨。”


  徐风雷接过圣旨,正色道,


  “陛下,您就放心的去吧!”


  “有臣和诸位能臣在,定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李世民:“……”发</span>


  他的脸色有些古怪。


  什么叫‘你放心的去吧’,搞得自己好像要归西了一样。


  就在此时,龙辇内探出了几个脑袋。


  “师父,再见再见啦!”


  “师父,孩儿会想您的!”


  “师父,孩儿会给您带特产的喔……”


  “咿咿呀呀……”发</span>


  几个孩子朝着徐风雷连连招手,纷纷道别,就连婴孩李治都咿咿呀呀的喊了起来,甩了甩胳膊。


  这一幕,亦是看得众大臣羡慕不已。


  太子、魏王、长乐公主……这些皇子皇女都是徐风雷的亲密弟子。


  这就意味着,无论大唐将来如何发展,就算是太子被废黜,皇帝另立太子,徐风雷也依旧能稳坐钓鱼台。


  未来几十年,是他的天下啊!


  “好好玩。”


  徐风雷咧嘴笑道,发</span>


  “回来写篇800字游记交给为师,这是作业。”


  哗啦。


  窗帘被扯下,几颗脑袋顿时消失不见。


  “哈哈哈……”


  徐风雷乐了,大笑道,


  “瞧你们的熊样子……”


  这帮娃儿,跟后世的孩子小学生没什么区别,一听到要写作文,头都摇掉……发</span>


  “好了!”


  李世民拂袖道,


  “朕去了,汝等好好把持国政,万不可掉以轻心。”


  “若操持得当,朕有赏赐;若出差错,朕必重罚!”


  说罢,他转身上了龙辇。


  “恭送陛下,臣等谨记!”


  众臣以徐风雷为首,应声再拜。发</span>


  隆隆隆……


  皇帝的车队朝着远方缓缓驶去,直到隐没在烟尘之中,众人方才收回了目光。


  “呼——”


  徐风雷浑身放松了下来,嘀咕道,


  “这老登终于走了。”


  他一转身,却见众人皆围了上来。


  “你们干嘛?”徐风雷一激灵,警惕的道。发</span>


  “监国。”


  长孙无忌拱手行礼,笑道,


  “陛下已经离开长安,现在您身为监国是咱们的主心骨。”


  “接下来的朝廷事物该如何安排,您给个章程,我等好按规矩办事。”


  徐风雷微微一愣,扫了众人一眼。


  “章程?需要什么章程?”


  他疑惑道,发</span>


  “刚才陛下不是都安排好了吗?”


  “政事你和房玄龄处理,军务李道宗、李靖李绩处理,魏征负责监察百官。”


  “这不是明明白白的么?就按照这个来,还需要什么章程?”


  众人:“……”


  “监国,陛下只是任命了分管军政的大臣,但朝廷具体的事物,还是要您来操持啊。”


  房玄龄连道,


  “就比如朝会,是五日一朝,还是十日一朝?大小朝会的频率,需要您来定。”发</span>


  “还有政事堂会议,陛下在时,几乎每天都要召开,以此讨论以及处理每天送上来的重要奏章和政务,那么现在,又该如何展开?”


  “还有,何类奏请中书门下可以处理,何类需要您亲自过目审阅……这些都需要您这个监国来定夺啊……”


  徐风雷懵了。


  啥玩意儿?


  这么麻烦?!


  这事物之多,权力之大……简直等同于皇帝了啊!


  难怪历朝历代少有大臣监国,基本都是太子监国……这监国就是皇帝体验券啊!发</span>


  “呃……”


  徐风雷略一沉吟,抬眼问道,


  “房相以为该当如何?”


  房玄龄:“……”


  众人:“……”


  场面一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这……想来您是第一次监国没有经验,不如这样……”发</span>


  房玄龄看出了徐风雷的窘境,忙建言道,


  “明天您就主持召开一次大朝会,把陛下不在的这两月的朝廷章程给敲定。”


  “如此一来,大家有了方向,按部就班的做事,便不会出纰漏。”


  啪!


  “房相所言,深得我心!”


  徐风雷抚掌大笑,道,


  “就按照房相所言,明日召开朝会!”发</span>


  “此外,也请房相、长孙公、魏公几位多多费心,想想这两个月如此操持国政较为妥帖,大家集思广益嘛!”


  讲道理,他还是会当领导的。


  碰到不会的事情,就直接派发下去,让下面的人头疼去!


  以面前这几位的才智,完全不是自己操心嘛!


  至于军务……


  军队这玩意儿,最好是忽视,一动都不要去动它,就让那些大头兵每天吃饭睡觉训练就完事了。


  但凡动一下,那都是在挑动远在仁智宫的皇帝的神经呐!发</span>


  “是。”


  几位重臣相视一眼,皆点头称是。


  徐风雷这样的领导,他们其实也喜欢,从来不瞎逼逼瞎指挥,一向都是从善如流。


  这样上面垂拱而治,下面大家各司其职,就很好。


  最头疼的就是领导啥也不懂,还颇有想法,喜欢折腾……


  比如前朝广大帝……


  “得了,都别在这吃烟尘了,回吧回吧!”发</span>


  徐风雷大手一挥,洒然道,


  “该干嘛干嘛!做到陛下在和不在一个样!”


  “走!”


  说罢,他便自顾自的上了骏马,朝着长安城飞驰而去。


  “监国啊……”


  长孙无忌望着徐风雷纵马远去的背影,不禁轻声感慨道,


  “真令人羡慕。”发</span>


  “我这辈子是没机会了……”


  什么左仆射右仆射,丞相不丞相的,都没有‘监国’二字来的分量重!


  皇帝不在,他就是这长安城里的说一不二的国家之主!


  这种身份和权力,或许只有在梦里才能体验体验,过把瘾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