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道心如剧 > 第89章 虚妄心证大罗天

第89章 虚妄心证大罗天

窗外凉风习习,李闲羽独坐静思前贤道章,思绪外引,无暇顾及其他。不过,由于意外得来的神秘道体已然恢复,甚至因涅槃之故更进一步。
浑然天成间,周边灵气随着那不可解读的神秘道韵若有所指地律动,三五之基,二八之分,六九之极,恍惚若出其间,浩瀚兮包容万千,气象天成类如道……
李闲羽对此浑然不觉,只是低头自顾自地品读着古之哲人的道与理,悟明神合其心,理之飞扬,道飘于触手可及之地。
悟道至诚,取我所及,不贪,不恋,合自然之德,法于天地,位如其是,不偏不倚。是故天感其德而赏之,道顺如取,伸手可见于五指之上。
道运上兮,天道待之如其亲,福之自来,机缘不尽。势成即道,修之如甘饮,道明之于取,理自天成也,法如其来焉。
道乘运而起,运归终而得道。道运互成也,表里始如一,转成圆太极,互换而对冲,玄妙不知,言极不类。
天玄道成运起,李闲羽破诸我之劫,心修千古,未来归于一,此乃大罗之道也。然,大罗可谓仙之极,道之基,岂可轻易而取之?
讲真,他还是他,凡修一个,刚过化婴境而已,比之凡俗之巅,尚且差了好几个大境界,怎么可能一步登天,问道仙之极?
但是,心劫最是难度,也最为特殊,其强弱程度因人而异,难易不可估,量取无规,泛泛如诡。
就拿李闲羽来说,他的心劫本就大不可量,再加之变态法的乘数效应,其难度已经发生了变异,可谓是必死之劫。
但异数总是能在最不可能的情况下打破常规,出乎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是异数嘛,若是事事都循规而蹈矩,又岂能配得上异数之名?
于是,心劫无限映诸天,一瞬千古岁无量。失我之劫轮回意,斩灭虚妄大罗天。
是的,虚妄心境,他已然证道大罗,诸天归一。但回归现实,道证成空,唯有诸天归一的大罗特性得以保留。
毕竟,大罗不比其他,超脱命运,畅游诸天时空,可谓是一证永证,一得永得。于是,即便是虚妄心境中的大罗,那也是大罗,即便道法如虚,但证道特性却是虚实如一,皆为道之不可名。
因此,心劫过后,只要不发生意外,李闲羽可谓是保底大罗。果然生死间有大恐怖,也有大机缘。但是,对李某人而言,所谓的没有意外的保底,基本是不可能的。就他那种刻在骨子里的作死性格,意外是注定了的,没有意外才反常。
尽管如此,他的收获依旧非常大,焕然一新的道体,可预见光明的道途,以及那从最底层查漏补缺后的厚重道基。一切的一切,无不在说明:大道在前,唾手可得,进之如履平地,坦途光明如是。
然而,祸福相依,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流涌动。尽管如今的大道福缘是他拿命争来的,但是争来的并不意味着守得住。
毕竟,争守各异,善争未必善于守,善守也未必善于争。有史为鉴,秦奋六世之余烈,扫除六合而有天下,兵锋锐不可当,可谓善争之极。然其二世而亡,守之如斯,可谓大败也。
由是善争者不善守,善守者不善争,此之谓各展所长,道常衡而有所限也。
不过,对于李闲羽而言,争与守皆非其所求,而那中间常常被人忽略的过程,才是最适合他心感体悟的瑰宝。
有道是:珍珠未必真,椟匣也未必假,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反倒是那些嘲笑之人,其人又是否真的明了自己的心中最所求,而不是一味地人云亦云,道假而无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