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三百五十八章 真客气假客气(第一章)

第三百五十八章 真客气假客气(第一章)

  舒舒笑道:“悲天悯人,爷心善……”


  实际上她早就发现九阿哥这个长处,嘴硬心软,性子怜弱。


  早在三月里打官司那次也是,他被桂丹哄骗,以为董鄂家的银楼制假贩假,才支持桂丹打官司。


  一点也不圆滑世故。


  即便是没有当差,也该晓得八旗都统都是皇帝心腹,轻易不好撼动。


  不去交好,也没有必要得罪。


  结果他伸张正义去了,闹了个笑话。


  就是他在宫里长大,见到的世界有限,他的怜悯也有局限。


  昨日见了魏珠,因为魏珠的身世,他想起京畿百姓生计,今早才会见到下雪想到“瑞雪兆丰年”。


  九阿哥有些不自在,连忙道:“别这么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爷还是做坏人吧……”


  可不想假模假样的做什么好人,到时候被架起来就要吃亏了。


  舒舒笑着听了,默默的剥了个鸡蛋给他。


  最近二所预备年菜,上房也各种试吃,舒舒有些腻到了。


  九阿哥这里则是昨天多吃了几口烤肉,今早也想要吃素淡的。


  早膳就十分简单,豆面窝窝头,白水煮鸡蛋,小米粥,两样小咸菜。


  “也不知道太后怎么样了?”


  膳桌撤下去,舒舒想起宁寿宫,有些担心。


  她们这辈的小妯娌,送了“小殡”回来,就算是出了热孝,本来该恢复宁寿宫请安。


  不过宁寿宫那边提前一天打发人各处传话,昨天暂停请安。


  九阿哥道:“放心吧,没大事儿,说不得就跟咱们似的,贪睡不爱早起,从除夕开始好几场宴,也要养精蓄锐,要是真有大事儿,五哥不会进来打个站就出宫了,娘娘们也早就排班侍疾……”


  舒舒心下稍安,算了下日子,打算明天让核桃去宁寿宫走一圈,见见白嬷嬷。


  要是太后乐意见人,她就自己过去一遭,探看一下太后,也将年菜送了。


  要是懒得见人,那就叫人直接送过去。


  还有翊坤宫这里,年前也要去一次了。


  等到吃完早膳,舒舒就让核桃去翊坤宫跑一趟,带了两盘子炸年糕。


  小年前四下里走礼,舒舒与九阿哥夫妇也给宁寿宫、翊坤宫送了孝敬的。


  舒舒没有自专,直接让九阿哥跟五阿哥要了那边的礼单。


  翊坤宫这里,他们是参照五阿哥的礼单,预备的差不多的,就是荷包这里减了两对,以作恭敬。


  同样的儿子,即便一个为长,一个为幼,也要孝顺的差不多了。


  宁寿宫那边,他们就按照五阿哥礼单的一半预备,也就够了,没有那么突兀。


  这才是自知之明。


  同样是孙子,太后抚养过的与没抚养过的不一样。


  要是在宁寿宫非要想着与五阿哥比肩,那就是闹笑话。


  即便这年礼有来有往的,也是今年来的多。


  小两口如今阔绰着。


  不差钱。


  少一时,核桃回来了。


  “娘娘上午得空,也正要请福晋过去说话。”


  舒舒没有耽搁,叫人将做好的年菜提了几篮子,往翊坤宫去了。


  那是内廷,九阿哥是成年皇子,即便是亲生母子,也不能想去就去,就道:“那爷去找老十说话去……”


  如今京城很是流行江南那边的首饰与衣服料子。


  喜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旁人有,舒舒也要有。


  九阿哥打算拿出一笔银子来,托给五哥、五嫂,让她们帮着置办些。


  这个倒是不难猜,皇父既奉太后南巡,那五阿哥夫妇是离不了的。


  *


  三所。


  十阿哥这里清闲着,正在书房琢磨修园子。


  皇子府的修建,礼部与内务府那边只会负责中路的规制。


  左右两路没有要求,差不多就是几进院子这样。


  要是想要改建其他的,就要自掏腰包。


  十阿哥不打算修园子,而是打算将西路空出来,做个校场。


  他这个地界,正好是正黄旗与镶黄旗的交界了。


  西侧就是马路,修个校场,正好将宅子与马路隔开,也能安静些。


  衙门放假这几日,他就琢磨这个了。


  至于过年与年菜什么的,他没有与兄嫂客气,从御膳房那边置办了不少食材,都叫人直接拉到二所膳房,请舒舒将三所的年菜帮着预备了。


  连带着三所膳房的人,这些日子也都打发在这边当差。


  如此一来,三所就冷清不少。


  九阿哥见状,跟十阿哥道:“你也学着张罗张罗,将过年这些规矩熟悉熟悉,明年也能教你福晋……”


  十阿哥笑着说道:“有九嫂呢,到时候请九嫂教她……”


  人与人之间的情分,来来往往的才日益深厚。


  瞧着九嫂跟四嫂、五嫂、七嫂都亲厚,可是九嫂与七嫂之间还是不同。


  就跟他与九哥似的,情分不同。


  请九嫂多教导布音,两个妯娌往来多了就亲近。


  九嫂能多心疼布音几分。


  布音也能多恭敬九嫂几分。


  不是非要分出尊卑高低来,而是九嫂本来也值得尊重。


  况且九嫂的性子,有些“外热心冷”,并不是跟谁都交好。


  吃软不吃硬。


  要是妯娌俩开头处不好,往后估摸就是面子情。


  那样不好。


  九阿哥哪里晓得十阿哥想的那么远,只当他是放懒,道:“以后不能这样了,等到大婚以后,也得操心操心家里,不能什么都让你福晋想着……”


  十阿哥点头应了。


  九阿哥就说了江南采买衣服料子首饰之事。


  十阿哥来了兴致,道:“这个好,弟弟差点疏忽了,那弟弟这边也预备一份银子,请五哥、五嫂看着采买。”


  九阿哥点头道:“嗯,到时候不喜欢赏人就是了,抛费不了多少……”


  *


  翊坤宫,东次间。


  舒舒有些傻眼。


  什么?


  让她跟在太后身边去江南?


  舒舒如在梦中。


  江宁织造府?


  她先是惊喜,随后想到九阿哥,就带了犹豫。


  昨天才开解完,两人也有了明年请旨南下的计划,这就变了?


  九阿哥未免太可怜了些。


  舒舒有些舍不得。


  她便道:“孝顺长辈,本该是儿媳应尽之责,只是九爷这回去不了,这一来一往总要几个月的功夫,儿媳不放心二所,不想去……”


  即便她心中对江宁织造府有所向往,可跟生活相比,还是眼前的生活更重要些。


  舒舒担心自己说的婉转,宜妃当成自己是假客气,就直白的表达了意见。


  宜妃听了,也不以为忤。


  婆媳半年,她也看明白小儿媳妇行事做派。


  遇到什么有功劳的事情,都推到九阿哥身上,并不争风;遇到什么要担当的事,也不往九阿哥身上推,直接自己担了。


  看着文静,实际上是个飒爽性子。


  宜妃笑着说道:“皇上日理万机,哪里会走那么久?我叫人问过了,皇上前两次南巡,一次是六十天,一次是七十一天,这回应该差不多……”


  那就是两个月到两个半月?


  二月初出发的话,就是四月初或四月底回来。


  谁不想出去玩呢?


  可是看到宜妃的肚子,舒舒的兴奋又熄了,道:“太后身边不缺人孝敬,有五嫂呢,倒是娘娘这里,也要留下人使唤。”


  宜妃摆摆手道:“总要六月里呢,再说我身边这么些人,哪里用的上伱一个小孩子?别啰嗦了,我都跟太后与你惠妃母打了招呼,宫眷名单里有你一个,到时候你可以带六个人服侍。”


  舒舒听了,有些着急:“娘娘,九爷怕是不乐意,昨天他刚难受自己这回错过,儿媳妇再走了,那九爷太可怜了!”


  宜妃轻哼道:“可怜什么?甭搭理他,要是纵着他胡乱闹你,闹出孩子来,你名声还要不要了?”


  舒舒的脸“刷”的一下通红,忙道:“娘娘放心,九爷规规矩矩着呢。”


  宜妃摇头道:“你也太惯着了,就听我的,不能一味随着男人的心思!自己得摆在前头,才能长长久久的,跟着太后出去散散心,将这孝期过了,回头你们小两口乐意怎么亲近就怎么亲近,再不管你们!”


  宜妃口气带了郑重,舒舒能说什么?


  再说下去,就成了狡辩。


  总不能跟宜妃普及一下,一二三的区别吧?


  没到三,生不出孩子!


  她心里囧的不行,可也晓得宜妃是好意,真的为她着想,才会这样安排。


  她只能做腼腆羞涩模样,低头道:“是我们不好,让娘娘跟着担心了。”


  宜妃拉着她的手,道:“放心,我是打年轻时过来的,乐意见你们小两口恩爱,就管这一回……你这样品貌,摆在老九跟前,他要是坐得住,那我才要担心了……”


  既是已经说定,那舒舒也不纠结。


  看着宜妃戴着钿子,上面是两支点翠簪子,舒舒就赞道:“娘娘的簪子好看,好像是江南式样,娘娘要是喜欢,儿媳这次就多采买些回来?”


  宜妃听了,带了欢喜,道:“就是江南来的,你不提我都忘了这个,买买买……这夏天还好,首饰种类多,个人还有个人的喜好;这到了冬天,就是可着金簪子、金团花什么的,大家都戴的差不多的式样,烦死了……”


  哪个女人不爱美呢?


  即便孙子都有了,可宜妃可不认老。


  她觉得自己好好拾掇,还能体体面面二十年。


  不是为了皇上宠爱,而是为了请安的时候不被年轻妃嫔贵人比下去。


  从首饰说到衣服料子,从衣服料子说到胭脂香粉。


  说到最后,宜妃都带了唏嘘:“早先还不觉得,这么一说,京城倒是比成了大村子似的,什么好东西都要从江南那边过来,下回说什么也得跟着走一遭。”


  舒舒道:“天下承平,水路畅通,往后说不得两、三年就去一回……”


  宜妃笑了:“那就盼着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