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耳光(谢盟主“一花╮一叶”加更)

正文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耳光(谢盟主“一花╮一叶”加更)

  这一饮一啄,都是定数。


  “不早了,都散了吧!”


  康熙对众人吩咐着。


  话虽如此,圣驾在此,大家却不好先动。


  康熙看了眼太子,道:“太子随朕来……”


  太子应着,跟着康熙出了南五所。


  看着门口杏色的肩辇,康熙没有说话,示意太子跟上。


  父子二人带了一干随从步行而去。


  离南五所有阵子了,太子道:“八阿哥怪可怜的,这两年好像受了兄弟排挤。”


  康熙问道:“兄弟排挤?怎么个排挤?”


  太子想了想,道:“前几年的时候,九阿哥、十阿哥向来跟着八阿哥的,这两年都不在一处了。”


  不单单是九阿哥跟十阿哥,旁人待八阿哥也疏离。


  虽说晓得八阿哥是惠妃抚养,算是大阿哥那边的,可太子还是忍不住说了句公道话,道:“就算之前郭络罗氏行事有不妥当,也时过境迁了,也不能牵连到八阿哥身上。”


  要是能卖给八阿哥一个人情,不用八阿哥明着偏向毓庆宫,只当结个善缘也是好的。


  保不齐就有意外收获。


  康熙看着太子,道:“你笃定八阿哥不是故意的?”


  太子毫不犹豫地点头道:“顶多就是摔出火来,力道大了些,还能当着汗阿玛的面使坏不成?”


  都不是傻子,谁不晓得自己汗阿玛在意“兄友弟恭”。


  因这个缘故,人前大阿哥称自己为“太子”,自己也要回一句“大哥”。


  康熙沉默了。


  儿子们都大了,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了。


  事已至此,让他们自己解决去。


  他不好说话,否则无论怎么判罚,都有一方觉得委屈。


  他想到了李氏病重之事,道:“李氏那里,你有什么定夺?”


  太子早有了打算,道:“母子连心,儿子打算安排阿克墩去侍疾!”


  康熙看了太子一眼,摇头道:“不妥当,上书房里请长假,容易惹人非议,安排个大方科的太医过去就行了。”


  将死之人,不吉利,谁晓得会不会疯癫伤人。


  还有就是如今太子妃看顾阿克墩起居,阿克墩行事也比之前长进了些,要是到了李氏跟前,听着挑拨的话,容易坏了心性,对不住太子妃这份宽仁。


  康熙虽对太子妃伤了身体之事,很是遗憾,可是并没有更换太子妃的意思。


  太子妃立身正,行事也大气。


  即便她之前不晓得李氏之恶行,可二、三月沸沸扬扬的流言,也当晓得大概。


  可是对于阿克墩,她依旧是尽了嫡母之责。


  女子多小气,像太子妃这样心胸的,当得起未来国母的身份。


  太子不想说话了。


  每次都是这样,关于毓庆宫的事情,皇父看似都让他做主,让他拿主意。


  可是等到他有了主意的时候,皇父却是一句话就给否了,还是按照圣意来。


  既然那样,还让他做主什么?


  他已经二十七了,做了二十六年太子,不是七岁的孩童!


  *


  南五所门口。


  停着两架肩辇,十阿哥这个伤了腿脚的,被扶上一架肩辇。


  另外一个,三阿哥却不肯坐,道:“我这又没伤了腿……”


  大家也不勉强他。


  住在北六所这边的一干皇子与皇子福晋,还有住在北花园的两位格格,就跟大家作别,带着从人,浩浩荡荡地离开。


  南五所门口,就剩下恪靖公主、大阿哥、四阿哥夫妇与八阿哥夫妇。


  八阿哥的鼻子,之前被十阿哥的脑袋顶过,眼下也肿胀起来。


  他看了眼大阿哥与四阿哥,道:“大哥,四哥,我当时鬼迷心窍了,鼻子疼得厉害,就想着也踩十阿哥一脚,没想往膝盖上踹……”


  大阿哥冷哼道:“有你这样当哥哥的?当时恼了,叫住了手,慢慢掰扯就是,怎么能想着报复?”


  四阿哥也道:“他年纪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么?”


  八阿哥摸了摸已经肿胀得透明的鼻子,道:“十阿哥是故意撞我的,我瞧见他笑了……”


  大阿哥与四阿哥都沉默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当时两人在布库场上,顶头抱肩的,旁人也看不出他们的表情。


  大阿哥皱眉道:“现下是掰扯这个的时候么?你不想吃亏,往后就听十阿哥的,离他们小哥俩远些;凑到一起了,你是当哥哥的,让让小兄弟怎么了?”


  四阿哥素来想的多,已经看出十阿哥挤兑八阿哥的用意,就是希望他离九阿哥远些,省得坑了九阿哥。


  赔了一个庄子,一个铺子,那就是对不住九阿哥两回。


  最后一回这个坑的最厉害,使得九阿哥跟一个亲王、一个郡王有了嫌隙。


  这是拿多少银钱也找补不回来的。


  偏偏这一回,八阿哥只是空口白牙的道歉。


  换了过去,四阿哥肯定热心肠的,劝八阿哥好好赔不是,预备重礼,将此事翻篇,兄弟还如往来一样交好。


  眼下,四阿哥歇了这个心思。


  八字犯冲这个很扯澹,可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不是一类人,也不用勉强凑到一起。


  八阿哥被大阿哥教训了一顿,心里也吃气,看着大阿哥道:“方才大哥以为是十阿哥吃亏了,要问个是非对错;可眼下晓得是我吃亏了,怎么没有是非对错了?”


  大阿哥皱眉,道:“你力气往下使就对了?这会儿你伤了人还委屈了?难道十阿哥这个受伤的弟弟反倒成了错的?你落下埋怨觉得丢人,可你这不是自作自受是什么?十四阿哥虽然嘴欠,可是今儿说错了么?”


  他没有给八阿哥留体面,噼头盖脸地训斥着。


  八阿哥气血上头。


  这话什么意思?


  旁人也信了十四阿哥的话,当自己是在使阴招?


  八阿哥身上木了。


  四阿哥今天给八阿哥解了一次围,眼下不想解了。


  十阿哥膝上的红肿,清清楚楚。


  八阿哥这力道,就算没踹实,也是使了劲儿。


  这要是往下踹骨折了,还真是不敢想。


  恪靖公主在旁,看了个齐全。


  八阿哥心高且不厚道。


  早年能哄得九阿哥团团转,眼下没人吃他那一套了。


  她自己个儿也好强,却是有真心在。


  八阿哥这里,虚头巴脑的。


  十四阿哥的童言无忌没错,十阿哥的快言快语也没错,都揭破了八阿哥的面皮。


  这个弟弟,往后不会有什么大成色。


  恪靖公主就当没看到八阿哥的尴尬境地,只扶着四福晋道:“四嫂快回去歇着吧,这累了一天了。”


  四福晋颔首,道:“不早了,公主也早些安置。”


  姑嫂两人说话,引得大阿哥与四阿哥都望过来。


  大阿哥就对四阿哥道:“四妹说的对,你扶弟妹回家去吧,这都要二更了!”


  四阿哥应着,对八阿哥道:“你带弟妹也回去吧,事已至此,是非对错不说,到底伤了人,还是当过去看看。”


  八阿哥觉得身上力气殆尽,也要坚持不住了,点了点头,看也不看八福晋一眼,转身离开,脚步很是沉重。


  八福晋对众人福了福,不紧不慢地跟在后头。


  大阿哥看着恪靖公主,叹了口气,道:“都是我心血来潮,闹腾这一场,搅了你的宴,大哥跟你赔不是。”


  恪靖公主忙摆手,道:“您说这个做什么?都是想不到的事儿,就算不比布库,还要比射箭,我靶子都预备好了,谁晓得到时候有没有其他意外!”


  四阿哥也在旁边道:“不干大哥的事儿。”


  总共三场比赛,两场出了意外。


  反倒是大哥所在的头一场,纯粹是哄两个小兄弟玩,大家看得也很热闹。


  三哥倒是大有长进,即便胜负心强了些,也没有对五阿哥下狠手。


  最后受伤这个,是真正的意外。


  最后一场,八阿哥跟十阿哥两个人,这是摆明车马翻脸了。


  可是十阿哥如此行事,还是为了护着哥哥,这个其情可悯。


  倒是八阿哥这里,在御前都敢动小心思,越来越沉不住气了。


  *


  有着一个伤号,舒舒一行人的动作就慢下来。


  又是晚上,即便是青石板路也担心路滑摔了。


  二里半多的路,大家走了两刻钟。


  到了路口,大家就站定了,目送着九格格、十格格进了北花园,大家才拐到阿哥所。


  先是头所。


  三阿哥看了十阿哥一眼,叮嘱十福晋道:“这伤处有炎症的话,小心发烧,晚上盯着些,烧起来,就冰敷一下……”


  很有哥哥的样子。


  十福晋仔细记下,点了点头。


  三阿哥带三福晋进了北头所。


  接下来是二所,七阿哥没有啰嗦什么,直接带七福晋回了。


  三所是十三阿哥的住处,他也沉默着。


  今日亲眼所见场上惊变,十三阿哥有些不大舒坦。


  之前听说百姓人家的手足兄弟,分家时为了仨瓜俩枣的打破脑袋,他还觉得是穷闹的。


  皇家肯定不至于。


  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廪实则知礼仪。


  不管兄弟情分如何,面上都会过的去。


  至于前年围场那次斗殴,那是不正常的情况下。


  暴怒之下,别说打兄弟,有人还杀人。


  今日明明好好的,却见着了什么是撕破脸。


  十四阿哥闭了嘴。


  眼下可不是抖机灵的时候。


  九哥这还憋着火呢,脆皮的九哥不怕,可还有个护丈夫的九嫂,不能引火烧身。


  他也老实地跟哥哥、嫂子们别过,带了太监进了四所。


  到了五所门口,九阿哥对五阿哥跟十二阿哥道:“铺盖都弄好了,你们先回去梳洗,我带福晋送送老十……”


  五阿哥跟十二阿哥没有异议,进了五所。


  九阿哥吐了口气,阴恻恻地望向十阿哥。


  十阿哥面上带了几分讨好。


  眼下还有公主的下人,九阿哥就忍了,扶了舒舒道:“小心脚下。”


  舒舒见他身上都发抖,回握了一下九阿哥的手。


  到了六所,肩辇直接将十阿哥送到正院正房前,又有两个太监架着,将人抬到屋里。


  等到屋子里没有旁人了,九阿哥咬牙,狠狠地给了十阿哥一耳光。


  “啪!”


  *


  谢谢盟主大大,也谢谢诸书友的月票跟打赏。


  下一更4月30日中午12点,欢迎来起点AP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