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你们!”<br/><br/> 胡丽又指着两个儿子说道:“反正到过年这段时间鸡毛那边也没活儿干,从明天开始,你们也去集市上摆摊。”<br/><br/> 陈洪和陈平的嘴巴咧成了二万。<br/><br/> “妈,我们卖啥啊?玉莲姑做的布鞋和虎头鞋确实好嘛,你做的……”<br/><br/> “妈做的怎么了?你们从小到大不就是穿妈做的鞋?哦,长大了,翅膀硬了,嫌弃你妈做的鞋不好看?不好看自己做去。”<br/><br/> 两个人不敢说话了。<br/><br/> 这时陈金柱去而复返。<br/><br/> 胡丽冲他一瞪眼:“老太太怎么说的?”<br/><br/> 陈金柱摇摇头。<br/><br/> “不答应?”<br/><br/> “我没说。”<br/><br/> 胡丽让他去找老太太反对在西墙和南面盖偏房的事,他到堂屋转了一圈,硬了几次头皮,最终还是放弃了。<br/><br/> “陈金柱,你想造反啊!”<br/><br/> “胡丽,这事儿木匠媳妇等人都知道了,又是老太太拍的板,年后偏房盖不起来,这不是断了大家的财路吗?那时候妈和玉莲不说话,村里人的唾沫都能把咱们淹死。我好歹也是村委会的人,真这么做了,下届村委指定没我了,你能乐意?”<br/><br/> 胡丽当然不乐意了,她能在娘家人面前炫耀的也就是陈金柱是陈家村村委会一员的事了,真要干断人财路的勾当,作为农村妇女,她很清楚木匠媳妇那群人能做出什么事来,一旦陈金柱因此丢了村委委员的职务,那就得不偿失了。<br/><br/> “他故意的,那个小兔崽子故意的!”<br/><br/> 胡丽气急败坏地道,她觉得木匠媳妇等人之所以来得那么及时,就是林跃在背后捣的鬼,这样一来,老太太拍板,答应常厂长建房,有她们当见证人,她这个儿媳妇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下这一条路能走。<br/><br/> 陈金柱、陈平,还有陈洪,三个人都觉得她有些失智,人家常厂长来陈家村调查情况,木匠媳妇把手工活做的好的人召集起来,给他看看村民的实力不是很正常的行为吗?怎么到她嘴里就成算计好的了呢?<br/><br/> ……<br/><br/> 春节转眼过去。<br/><br/> 别人家的年夜饭是怎么吃的陈金柱不知道,反正他们是分开吃的,幸亏没村民过来串门,真要给人看到了,得戳着嵴梁骨把他骂死,和老娘住在一个屋檐下,年夜饭他们家四口在一边吃,那边三口在一边吃,这还是亲人吗?既然在一个屋檐下过节,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也会凑在一起吃个热闹饭吧。<br/><br/> 总而言之,这个年就在别扭中过去。<br/><br/> 值得一提的是,过年期间人们讨论最多的,不是今年跟着鸡毛挣了多少钱,明年怎么安排工作和生活,而是陈玉莲母子时来运转,攀上了省城一家地毯厂的副厂长。<br/><br/> 因为林跃把陈金水气病了,陈玉莲就被村里人有意无意排挤孤立,虽然陈江河没有对这件事发表意见,但是他嘴上不说,心里怎么想的大家又不知道,也只能是抱着趋吉避凶的心思少跟陈玉莲来往,免得被记到小本本上,以后给他们小鞋穿。<br/><br/> 如今地毯厂要在陈家村设立合作点的消息一出,村里人,尤其是自认为缝缝补补一把好手的妇女,都变着法儿地跟陈玉莲搭话,想让她带着一起挣钱。<br/><br/> 是,按照常厂长给出的标准,成手每天八小时工作量,一个月能挣到十四五块,看起来不多,但是胜在稳定持久,不耽误做饭洗衣下地干活儿,换句话说,时间方面很自由,闲时多做多拿钱,忙时少做少拿钱,不像陈江河那边,今天吃成胖子,明天就可能勒紧裤腰带生活。<br/><br/> 大伙儿的想法是,陈江河那边有活儿就跟陈江河干,陈江河那边没活儿,就在家里穿针引线缝地毯,于是年前备受冷落的陈玉莲成了村民眼里的香饽饽。<br/><br/> ……<br/><br/> 三月里来好春俏。<br/><br/> 镇长家。<br/><br/> 陈金水撕下一块馒头放进嘴里,看着陈江河说道:“柱子家的事,你听说没有?”<br/><br/> “听说了。”<br/><br/> 陈江河低着头回答,只情夹菜,对这件事表现得有些冷漠。<br/><br/> “吃这鸡蛋,这鸡蛋是巧姑炒的。”<br/><br/> 陈金水把盛炒鸡蛋的盘子往他面前推了推。<br/><br/> 陈江河没有去夹,依然只吃眼前那盘青菜。<br/><br/> 他冷漠的原因不是对陈玉莲家的事无感,是对陈金水无感,因为这些天来过得十分煎熬。<br/><br/> 他疏远骆玉珠,骆玉珠也冷澹对他,两个人的关系之所以走到有情人不能成卷属这一步,都是因为他的养父陈金水。<br/><br/> “吃晚饭你去陈玉莲家看看情况。”<br/><br/> “为什么?”<br/><br/> 陈江河停下夹菜的动作,有些意外陈金水的决定,不是不让他接近陈玉莲吗?怎么现在又要他去陈家看看。<br/><br/> “我想知道咱们村有多少人在她那儿干活儿。”<br/><br/> “叔……这你完全可以自己去嘛。”<br/><br/> “哎,叔让你去是想让你借鉴一下地毯厂和陈玉莲的合作模式,看能不能给咱们村的老爷们儿找点活干。”<br/><br/> 说是这么说,但是陈金水很清楚,他让陈江河这么做的目的是没活儿找活儿干,安安稳稳过渡到和巧姑订婚,免得儿子跟骆玉珠跑了。<br/><br/> ……<br/><br/> 距离春节已经过去两个月。<br/><br/> 偏房修好了,南边两间,西边三间,加起来就是五间,两边放架子,中间搞个小马扎一坐,妇女们便能针来线往缝地毯了。<br/><br/> 林跃算了一下,挤挤的话容纳二十多人不成问题。<br/><br/> “电话啊,这可是电话。”<br/><br/> “省城的人就是有本事,这个也能装到家里来。”<br/><br/> “我还没打过电话呢。”<br/><br/> “那打一个试试?”<br/><br/> “打什么打,弄坏了你赔得起吗?”<br/><br/> “好啊,以后谁家再有急事,就不用去求镇长了。”<br/><br/> “……”<br/><br/> 南屋里,一群妇女围着电话座机羡慕不已,议论不休。<br/><br/> 整个陈家村就村委会有一部电话,上面传达个指示,谁家有个着急事都靠它,谁也没有想到,常厂长居然打通了电信部门的关系,给陈玉莲家也搞了一部。<br/><br/> 不过仔细想想,常厂长说的也对,陈家村离火车站近,发货来人都方便,还能以这里为中心向整个义乌辐射,厂子不愿意在这边招工,毕竟税务、管理、工商部门一大堆麻烦事呢,倒不如把活儿包给陈玉莲,由她找人缝地毯,这种情况下,装一部电话和厂里保持联系就是很有必要的了。<br/><br/> 他们哪里知道,这其实是林跃和常喜云达成的交易,这种模式还有一个新奇的词-----外包。<br/><br/> 他之所以做这些事情,为的是让陈玉莲忙起来,被陈金水穿小鞋好几个月,胡丽又处处刁难,上面有个老太太,下面有个儿子要养,现实会逼着她改变思路,这时再让常喜云出面谈合作,痛定思痛的陈玉莲就不会再把精力放在他身上,天天看着他,不让他到处乱跑,在家好好读书写作业了。<br/><br/> 而且林语堂给的羞辱,由她自己去雪最好。<br/><br/> “玉莲姑,玉莲姑……”<br/><br/> 门外传来一个人的呼唤。<br/><br/> 林跃走出来一看,发现是陈江河来了。<br/><br/> “鸡毛哥。”<br/><br/> “林跃啊,你妈呢?”<br/><br/> 陈江河手里拎着一网兜苹果走进院子。<br/><br/> 林跃说道:“她去县里买东西了。”<br/><br/> “哦。”陈江河把水果递给他,打量一眼新修的偏房:“搞得不错唻。”<br/><br/> “嗯,三里塘的建筑班子在咱们县很有名。”<br/><br/> 陈江河说道:“我不是说房子,我是说你,听说……是你给省城来的那个常厂长出的主意?了不起,了不起啊。”<br/><br/> 林跃说道:“这不都是鸡毛哥给我的启发吗?村里人扎拖把的时候,你和玉珠姐的合作模式,跟这个大同小异。”<br/><br/> 陈江河想了想,别说,还真是。<br/><br/> 骆玉珠给陈家村的人提供原料,陈家村的人加工成拖把,再由骆玉珠和冯艳那些人拿到市场上出售,陈玉莲这边不过是把骆玉珠换成了地毯厂。<br/><br/> “你这叫什么?对了,活学活用!”<br/><br/> 林跃微微一笑,心想是时候给陈金水和陈江河父子拱一把火了。<br/><br/> “对了,鸡毛哥,我听说你跟玉珠姐……你们……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