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终宋 > 第1177章 传檄

第1177章 传檄

终宋正文卷第1177章传檄
张文静正在叠衣服,转过头来凑近李瑕耳边道,
李瑕从后面搂着她的腰,低下头问道:
已为人母的张文静在谈到家里时,眼神里依旧有孩子似的迷茫。
这事李瑕倒是知道,随口道:
张文静也没心思管这些,打点了行李,又开始清点要带的礼物及赏赐。...
这个夜晚显得特别短暂,天不亮李瑕就已经起身。
他低头看着正在为他穿戴盔甲的高明月,觉得这些年自己最辜负的就是她。
高明月似乎察觉到了李瑕的目光,抬起头问道:
她声音很轻在李瑕面前时她还像是那个羞涩的少女,摆不出皇后的母仪天下的气势。
李瑕应道。
他知道到时候自己还是会很忙,北伐之后还要南征,再之后,他对疆域的野心必不会小于蒙哥与忽必烈。
但他还是认认真真看着高明月的眼睛给了承诺。高明月笑了笑,她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
李瑕心中对她的愧疚感也由这个小小的要求转为了对以后的期待。~~
准备停当,李瑕便出发往长安东郊,准备誓师。
之前称王、称帝,这样的流程有过两次,他已经十分熟悉了。这次的仪式则要简单很多。
首先依旧是祭天。
告祭过天地,求了天地庇佑,臣民将士才能安心。祭礼结束之后,一坛坛的酒被搬了出来。
因为出征的将士太多,每人也只能饮上一勺,以示同甘共苦之意。李瑕则走上了高高的战台,环目看去,只见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
无数期待、仰望的目光看了过来,虽说已经该习惯了,但他时常还是感到难以承担他们的期望。
鼓声响起,越来越大,直到将天地间所有的声音都盖了下去。等到鼓声一停,万籁俱寂。
所有人都在等李瑕开口,檄告天下。
然而,李瑕却没有直接念檄文,他开口,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站在下面的官员们愣了一下,因天子没有按既定的流程来,稍微出现了一些慌乱。李瑕说的则是他的心里话。
十年征战,死了太多人,把太多情绪消磨殆尽,留下了太多疲惫与伤痕。好不容易熬到要北伐了,他的心情却已经很平静,少了当年的热血与冲动。
但愿望还在,且更加坚定。
「一百年前,赵宋有个叫范成大的官员奉命出使金
国,渡过淮河,踏上中原土地,到开封时写了一首词,其中有一句朕记得很清楚....」」
坛下几个重臣都知道这首词,已低声跟着念了出来。
这四字,似乎唤起了人们心中对苦难的回忆。
李瑕继续说道:
陆游的诗知道的人更多,许多人也跟着低声念了起来。
一年又一年,李瑕说等这一天等了太久,因为这份等待不仅包含了他的十年,

~~
郝狗儿跟着念了出来,感到心里沉甸甸的。
他读过陆游的诗,报纸上常常会刊上一首两首,并在下面写上各种注释。
此时他站的位置离天坛很远,在最外围的一片前面的视线也被人群挡住,使得他并不能望到天坛。
好在,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士卒把天子的话传过来,令每个人都能听到。在郝狗儿不远处传话的正是年轻的军需官范学义。
郝狗儿挺了挺自己的背,感到时代重担压在自己身上。
范学义还在传递着李瑕的话。

在这支队伍前方站着的是陆秀夫。
他抬起头看向天空,像是看到了满天的英灵。
有宗泽高喊着,有岳飞的,有辛弃疾的,有孟珙的,还有数不清的战死的人们。
李瑕有句话他十分认同,这些矢志北伐的人们不仅是宋国的臣子,还是华夏的英雄。如今的陆秀夫身披着新唐的官服,他已经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官身。
他所领的是辎重队,在这支队伍的前方便是将士们的方阵。每个士卒都站得十分挺拔,精神气十足。
陆小酉则站在永兴军的方阵最前方。
随着誓师大会进行到了这里,一坛酒已经递到了他的面前,送酒的士卒拿着勺子舀了两下,发现里面剩的酒已经不多了。
陆小酉干脆捧过酒坛,将里面剩的一口倒入了口中。他酒量很差,仅仅这一口就已经上了脸。
再抬头一看,天坛上的李瑕拔出了长剑,指向了北方。
素来沉稳腼腆的陆小酉也激动了起来,举着拳头大喊道:身后的士卒们也开始跟着呼喊起来。
很快,整个东郊十余万人的喊声汇聚在一起,声动四方。
日出东方,天光已然破晓。
李瑕开始发表檄文,以示决心....
「昔赫赫始祖,肇造煌煌中华,奄有九锡,唐虞继世
,三王奋迹,则文化彬彬,独步宇内。
慨自石氏燕云之割、赵氏淮北之失,国祚不复振,如鱼馁肉败,腥闻四布,遂引群虏乘间抵隙。边境要区,割削尽去,拊背扼吭,遂使我汉土堂奥尽失,民气痿痹,将破碎颠连,转餍封豕。今蒙元窃踞中原,衣冠遗黎,虐视均于草芥,骨肉同姓,吞噬剧于豺狼。泱泱大国,岂甘沦为奴辱?
吾唐皇之后裔也,祖宗命世之英,及其苗裔,恭承天命,罔敢自安,遂剑屦俱奋,十一年间,据守西蜀,开疆云南,收复关中,复克陇西斩虏酋于钓鱼城,歼铁骑于贺兰山。兹奉天倡义,亲统大师,北逐胡虏,分兵进讨,问罪燕京。出生民于水火,复汉官之威仪。扫荡胡尘,一统四海,治世安民,振兴华夏。
虑百姓不知,反以吾为仇,陷溺犹深,故先谕告,兵帅所临,军威整肃,号令森严。耕市不惊,秋毫无犯。归我者永安于华夏,背我者自窜于荒漠。
盖华夏之民,天必命华夏之人以安之,胡虏何能治哉?唯恐中原久污膻腥,故率四方猛烈天下豪雄奋力廓清,志在驱虏除暴,使民皆得其所,雪华夏之耻。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而同生天地间,凡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华夏之人抚养无异。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很快,骑兵四散而出,传檄天下。天坛上则再次响起了战鼓声。
士卒们高声大喊着,缓缓转过阵列,开始行进。十年抗争,李瑕终于开始了他的北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