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终宋 > 第740章 各个击破

第740章 各个击破

林子明白张珏的思路。<br/><br/> 简单来说,张珏水战打不过刘整,想引诱刘整进入关中来打。<br/><br/> 丢掉合阳大营干系太大,林子作为李瑕的心腹,实在是有些不知能不能信得过张珏。偏李瑕确实说的是由张珏全权指挥。<br/><br/> 他也只能听令行事,同时派快马往武关通禀李瑕。<br/><br/> 军情司探马行进飞快,换马不换人,两日即过蓝田、商州,至武关。<br/><br/> 但武关的情景却是叫他们有些吃惊。<br/><br/> “什么?郡王还未回师?”<br/><br/> 从武关城楼上向南望去,隐隐还能望到有蒙军的旗帜……<br/><br/> ~~<br/><br/> 一张地图上,“武关”二字被人用毛笔圈了一下。<br/><br/> 随后,又圈了“延安府”与“巩昌府”这两个地名。<br/><br/> “关中可以打,但得是四面齐攻。史帅攻打武关、杨大渊攻延安府、阿术元帅攻巩昌,我们来攻宋军合阳大营,如此一来则关中必克。”<br/><br/> 赶到吴王渡来为刘整传递情报的正是解州世侯仪叔安,已将各路的消息汇总过来。<br/><br/> “史帅已与宋军在南阳交锋,待击败宋军,即攻打武关;我们已经派人通知杨大渊从孟门津渡河,一个月内,必定攻到延安府;而陇西路远,联络还需时日,但阿术元帅自能把握战机。”<br/><br/> “好!”刘整道:“那便等武关情报送来,我等即可杀入关中。”<br/><br/> “为何还要等武关情报?”<br/><br/> “万一关中犹有宋军精锐,我等孤军深入,却无援兵,容易给了敌手各个攻破之机。”<br/><br/> “错了。”<br/><br/> 仪叔安断言了一句,指着地图,已开始滔滔不绝。<br/><br/> “李瑕确实是想要各个击破,故而,他不惜亲领骑兵,吸引河洛兵力至邓州,与吕文焕合击董文用所部兵马。<br/><br/> 史帅正是识破了他这个目的,宁可暂时不攻李璮,只好先支援董文用。正是为了挫败李瑕各个击破的战略。<br/><br/> 李瑕却是决心要歼灭河洛兵马,预料到史帅会去支援,遂让张珏领关中主力出武关。如今南阳正在大战,我们该及早攻关中,为史帅牵制敌兵。<br/><br/> 否则,才是给了宋军先击破史帅所部的机会啊!”<br/><br/> 仪叔安说得确实像是很有道理,堂中诸将听了,已是纷纷点头不已。<br/><br/> 刘整沉默了一会,道:“但,如果李瑕这‘各个击破’的战略,不是为了先歼灭河洛兵马,而是以疑兵之计,先歼灭我,又如何是好?须知,史帅、董将军于南阳作战,并无覆灭之危。而我一旦出兵,乃是敌境作战。”<br/><br/> “刘帅已攻下夏阳渡,犹以为是疑兵之计?”仪叔安掷地有声,又道:“李瑕、张珏就在南阳,如何有假?!”<br/><br/> “我没有‘以为’什么,是否疑兵,我并非断言。然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时机未至,何必急于擅入敌境……”<br/><br/> 仪叔安大怒,叱道:“刘整!你对大蒙古国到底有几分忠心?!”<br/><br/> 相比之下,阿合马待刘整就客气得多,从来都是和颜悦色地请教军务。<br/><br/> 但,仪叔安此时表明的,又何尝不是阿合马的态度?<br/><br/> 否则,难道还要阿合马亲自过来,再次和颜悦色地请教一番?<br/><br/> 这道理仪叔安懂,所以敢对刘整如此大发雷霆。<br/><br/> 而刘整虽于兵事上才华横溢,却偏偏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已拍案怒喝道:“仪叔安!仗是我打的,不需要你这缩着脑袋躲在后方的废物聒噪!”<br/><br/> “好!”<br/><br/> 仪叔安抬手一指,道:“万一李瑕与张珏击败史帅,只看你这反复无常之辈担不担得起这等大罪!”<br/><br/> ……<br/><br/> 次日,阿合马又遣人给刘整送来了军需。<br/><br/> 作为大蒙古国“成都府路都元帅”,刘整并无实际的地盘养兵,确实只能仰仗阿合马。<br/><br/> 也必须是要打仗,刘整才能扩军,才能有前程地位,才配与阿合马分润利益。<br/><br/> 因此,当被问起与仪叔安之间的过节,刘整摆摆手表示无妨。<br/><br/> 他这辈子走到哪里都容易惹得同僚嫉妒,也是习以为常了。<br/><br/> 刘整虽不喜仪叔安对自己指手划脚,但这日领了军需,转念一想,却也认为那番话确实有些道理。<br/><br/> 于是重新推算了南阳之事。<br/><br/> 目前为止,连史天泽都认为关中主力就在南阳,那看来真是如此了?<br/><br/> 若非关中主力真去支援李瑕了,这半个多月过去,史天泽早该歼灭李瑕才是……<br/><br/> “那这样,我先攻宋军大营,在西岸占下据点,再观各方态势,看是否全力出兵,如何?”刘整道:“我亦想攻下关中,但需稳妥行事。”<br/><br/> ~~<br/><br/> 李瑕确实想要各个击破。<br/><br/> 目前为止,他的策略是奏效的。<br/><br/> 他已经把河洛兵马对潼关虎视眈眈的压力化解。<br/><br/> 反过来,现在是他与吕文焕合作,对南阳形成了兵力压迫。<br/><br/> 可当战略用完,实力的差距显现出来,他就没那么顺了。<br/><br/> 刘整太谨慎,并未立即中计,到现在还没被引到关中。<br/><br/> 而史天泽也没有急着去山东平叛,还在坐镇南阳,不让李瑕对董家形成兵力优势。<br/><br/> 史天泽的战略意图是“你既然调关中主力来了,我不与你正面交战,我紧紧咬着你,抢占你回武关的道路,消耗你的粮草、士气,一点点拖垮你。”<br/><br/> 至此,李瑕的策略反而有些像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br/><br/> 因为战略能做到的,只能是让他掌握一部分的主动权而已。<br/><br/> 要想真正有战果,还得靠实力来拿。<br/><br/> 还得靠打。<br/><br/> 刘整若不入瓮,那就打一打董文用、董文忠,甚至是史天泽。<br/><br/> 给蒙军造成“南阳防备吃力”的假象,逼刘整入瓮。<br/><br/> 否则李瑕的战略就落不到实处。<br/><br/> 问题在于不好打……<br/><br/> 李瑕麾下的兵马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昝万寿的带来的五千民壮是从汉中带来的,本该驻守石泉、汉阴、安康等地;刘元振带来的四千人本该是蓝田、商州的驻军。<br/><br/> 这九千人勉强能造出两万余人的声势,但远没有关中主力的战力。<br/><br/> 一群没磨合过的民壮、新兵,在南阳这种敌境与史家、董家作战,基本没有胜机。<br/><br/> 于是,李瑕几次作势攻打南阳府城,气势做足之后,逼得史天泽加强防备南阳府城。<br/><br/> 之后,李瑕又作出“想不到你史天泽不去山东”的架势,向北撤离,一路上让士卒保持迎战的状态。<br/><br/> 一副“不想打攻城,要么你出来野战,不然我先撤回武关了”的样子。<br/><br/> 总之是维持着嚣张姿态,其实是一点点缩回家门口,并默默寻找战机。<br/><br/> 打仗,有时确如刘金锁所言,与街头斗殴相似……<br/><br/> ~~<br/><br/> 关中与南阳的交界在武关,武关以北是李瑕的地盘。<br/><br/> 而从武关道南下,有两条路。<br/><br/> 西面一条是汉驿道,沿丹江而下,出山道可抵南阳盆地,往邓州亦可,往南阳亦可;东面一条是唐武关道,经商南、西峡,直抵南阳府城。<br/><br/> 换句话说,两条山道是从芈月山左边走还是右边走的区别。<br/><br/> 五月初十,李瑕率军行至芈月山下,与史天泽部遭遇。<br/><br/> 战事已不可避免。<br/><br/> 这一战,李瑕若胜,即可继续贯彻他的战略,造成关中主力威逼南阳的假象,逼刘整出兵关中,为南阳解围,让张珏一口吃掉。<br/><br/> 李瑕若败,则史天泽立即知道他带来的都是疑兵,而武关、商州等地空虚的情报也会被蒙军得知,到时蒙军猛攻武关,关中便守不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