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终宋 > 第724章 约定

第724章 约定

一转眼,已到了咸定二年的年底。<br/><br/> 腊月十八,李瑕回到了汉中。<br/><br/> 随行的张弘道进了城便转回家中,次日一早,便得知录书老求见。<br/><br/> “五郎。”<br/><br/> “不必多礼。你竟已从临安归来了,可为郡王将事情办妥?”<br/><br/> 录书老道:“昨日已见过郡王,已交了差事。”<br/><br/> 他这次到临安做的不是什么机密差事,大概说了。<br/><br/> 张弘道漫不经心听过,道:“留梦炎知道我归附郡王之事,还肯出手相帮?”<br/><br/> “是,他说是为了回报五郎的恩义。”<br/><br/> “假的,能威胁到他的是张家,而不止是我。他肯这般配合,像是有些对付贾似道的意思?”<br/><br/> 录书老道:“小老儿也觉得他是这意思。”<br/><br/> “嗯。”<br/><br/> “本想着顺手除了贾似道,可惜了。”<br/><br/> “随便吧。”张弘道并不太关心东南之事,想了想,沉吟道:“刘黑马病了。这次我随郡王南巡,回来时经过成都,看刘黑马病得很重。”<br/><br/> “刘公今年不过六旬又三吧?”<br/><br/> “虽然延请了名医,但怕是时日不多了郡王或是想让我接替安抚成都之职,与刘元礼共事,你觉得如何?”<br/><br/> 张五郎话没说透,意思却很清楚。<br/><br/> 如今刘元振在汉中练兵,刘元礼随着刘黑马在成都。<br/><br/> 而刘黑马若是死了,李瑕肯定不会让刘元振接替成都安抚使一职,以免像是世袭。<br/><br/> 最多是让刘元礼任个安抚副使,配合别人。<br/><br/> 而在川陕,资历、才干、身份能高于刘元礼的人少,张弘道勉强算一个。<br/><br/> 录书老摇头,道:“小老儿这次往临安,还得到一个消息,李璮正在与宋廷接触换言之,马上就是谋取河南的时机,五郎何必去坐镇成都?功劳没有,旁人还要说郡王任人为亲。”<br/><br/> 张弘道点点头,深以为然。<br/><br/> 但马上他意识到,情愿或不情愿,这件事李瑕既已说过,也由不得自己拒绝了。<br/><br/> 于是,才点过头,张弘道又道:“我帮妹夫做事,岂是为了什么功劳?何处有需要便去何处。”<br/><br/> 录书老一愣,心想五郎在老元帅面前也没这么乘巧,今日这真是<br/><br/> “那恭喜五郎。”<br/><br/> “准备一下,年后,随我去成都吧。”<br/><br/> 此时堂外便有仆役过来,禀报道:“五郎,郡王邀你过去,说是让五郎见一位故人。”<br/><br/> 张弘道遂起身出门,心中感慨才回汉中就这般忙。<br/><br/> 这日,李瑕是在汉台见客。<br/><br/> 张弘道一步步踱上汉台,看到了正站在那与李瑕说话的那人。<br/><br/> 来的这人他还真认识那张让人讨厌的大嘴、那眼里让人讨厌的笑意。<br/><br/> 王荛。<br/><br/> 张弘道没想到今日会在汉中再见到王荛,不由一愣。<br/><br/> 王荛却已转过头来,见来的是张弘道,咧开嘴笑了笑,打了招呼。<br/><br/> “五郎,许久不见!当年你我歃血为盟约定异日起事,今起事之机至矣”<br/><br/> 王荛算得上是张弘道平生最讨厌的人之一。<br/><br/> 当年他追杀李瑕之时,正是王荛在他身边、一点点拿了他的把柄。<br/><br/> 结果呢?<br/><br/> “呵,歃血为盟?你王家父子暗中串联,一转头却向忽必烈投顺,反过来告发我。”<br/><br/> 张弘道说着,怒意更甚,走到了王荛面前又道:“我该斩杀了你。”<br/><br/> “五郎误会了。”王荛笑着,伸长了手臂,似还想拥抱张弘道,“不如我听我解释一二如何?”<br/><br/> “没什么好解释的,你王家父子出卖我。”<br/><br/> 王荛又笑,转向李瑕,感慨道:“犹记得当年,张五郎往开封追杀郡王,我联络杨果助郡王脱困。没想到一转眼,郡王已雄据西南。”<br/><br/> 李瑕这是第一次见王荛,对其人却已有了解。<br/><br/> 要了解王荛,首先得了解的该是王荛的父亲,王文统。<br/><br/> 王文统是李璮的谋士,也是李璮的岳父,也是李璮儿子的老师。<br/><br/> 一般而言,王文统、李璮之间的关系之近,已经是一人造反,另一人必然被株连。<br/><br/> 但就在忽必烈登基之前,张文谦举荐了王文统。<br/><br/> 忽必烈见王文统是真有才华,任他为中书省平章政事,负责改革蒙古政务。<br/><br/> 从世侯幕僚,一跃为副相。<br/><br/> 若说廉希宪不到三十任行省宰相难得,王文统一入仕便任副相更是难得。<br/><br/> 也唯有蒙古国才总有这般的官场奇迹。<br/><br/> 王文统不仅是副相,还是实权宰相。<br/><br/> 忽必烈登基以来,近两年内,都是王文统主持中书政务,他改蒙古旧制,建立十路宣抚司,制定律例,约束官员,发行中统交钞,并使其流通无阻。<br/><br/> 值得一提的是,中统交钞是实物纸币。<br/><br/> 一开始以丝绸为本位。之后以白银为本位,称“中统元宝交钞”。<br/><br/> 任何人持中统钞都可按银价到官库兑换成白银,北地百姓可以用它缴纳赋税。<br/><br/> 王文统的改革,非常有效。<br/><br/> 短短两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br/><br/> 李瑕想来,同样是改革,比一比王文统与贾似道,只觉差别极大。<br/><br/> 贾似道是外戚,在宋廷资历极深,且出将入相,战功与恩宠傍身,平章军国重事;<br/><br/> 王文统追随忽必烈只有两年,资历、功劳都没有,只有谋反的隐患,一入仕就主持国政。<br/><br/> 但看改革的成果,贾似道这权倾朝野的大宋权相屡屡受挫;王文统则是成效卓越,制定了一套立国的法度。<br/><br/> 但是,这种时候,王文统的儿子竟还在私下串联,准备谋反。<br/><br/> 李瑕知道,确实是王荛联络杨果,给自己递了一份情报,但助自己脱困,王荛是没做过的。<br/><br/> 王荛只是杀了阎复,敷衍交差了而已。<br/><br/> 这没什么好掰扯的。<br/><br/> 李瑕道:“说正事,李璮打算何时起兵?”<br/><br/> 王荛没想到他如此直接,愣一愣,应道:“正月一过便起兵。”<br/><br/> “忽必烈还未回来?”<br/><br/> “该还在哈拉和林与阿里不哥大战。”<br/><br/> “李璮准备如何做?又有何条件?”<br/><br/> “哈哈,李郡王真是直爽人。”王荛咧嘴一笑,道:“我此番来,自是请李郡王到时出兵响应。不如立个盟约,正月一过,共同举兵如何?”<br/><br/> 李瑕摇了摇头,道:“牧樵远道而来,该歇几日才是。”<br/><br/> “李郡王有何顾虑?”<br/><br/> “没有,快过年了,过完年再谈吧,五郎,你招待好他。”<br/><br/> 王荛本是极为自信地站在一边,没想到李瑕问过之后竟先搁置不提,不由急道:“李郡王为何如此?我有几句话想对李”<br/><br/> “牧樵客气了。”张弘道已站了出来,“你千里迢迢跑来,不多歇两天如何使得?请吧”<br/><br/> 他没想到李瑕会晾着王荛,莫名有些幸灾乐祸,从容了许多。<br/><br/> 王荛又转头看向李瑕,很是惊讶。<br/><br/> 他发现,李瑕对于响应李璮的热情远没有他预想中那么高<br/><br/> 与此同时,史天泽面对使节,答应得却很爽快。<br/><br/> “请史公立盟为誓。”<br/><br/> 史天泽爽快一笑,手中匕首轻轻一划,割开手指,以血印按在那盟书上。<br/><br/> “如此,你们可信我?”<br/><br/> “好,正月一过,共同举兵”<br/><br/> 正月还没到,眼下,天下各处更多的都还在准备着年节。<br/><br/> 李瑕并不急着给李璮答复。<br/><br/> 他认为自己不管如何回答,李璮都要在明年二月举兵,那为何还要派王荛来冒险当使节?<br/><br/> 这其中,也许是有其它的问题<br/><br/> 这是李瑕回汉中的第二天,已接见了许多人,直到傍晚,他才得空到褒园走了一趟,将一封信递在阎容手里。<br/><br/> 看信的美人本是直着身子,渐渐地,倚进李瑕怀里。<br/><br/> 之后却是又哭起来。<br/><br/> “怎么了?”<br/><br/> 阎容抹了抹眼,哭着笑了一下,问道:“这信你没看吗?”<br/><br/> “没看,不是写给我的。”<br/><br/> “也是写给你的,与你恩怨两消了”<br/><br/> “唔,那很好。”<br/><br/> 李瑕嘴里应了,漫不经心地想到,也许是王翠被贾似道骗了,谁知道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