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终宋 > 第235章 功亏一篑

第235章 功亏一篑

就在兀良合台前方不远,一座名叫“立山”的小山上,李瑕的人马正在埋伏。<br/><br/> “长宁军怎还不来?”房言楷向南面眺望着喃喃了一句。<br/><br/> 他终于对拦下兀良合台已有了些信心。<br/><br/> 一开始觉得,以步卒拖垮骑兵不可能。但现在骑兵的马暂时跑不动了,只要长宁军能赶来围攻,未必不能真截杀了兀良合台。<br/><br/> “能拖住多久?”李瑕问道。<br/><br/> “四五个时辰吧……不好说,蒙人擅养马,许有办法能更快让马匹好起来。”房言楷道。<br/><br/> 他觉得李瑕也没完全疯了,至少没有以五百新兵贸然去攻击八百蒙骑。<br/><br/> “房主簿觉得,阿术此时在哪?”<br/><br/> “只要不在附近就好。”房言楷话到这里,愣了愣,问道:“非瑜觉得呢?”<br/><br/> “我怕他就是在我们南面。”<br/><br/> 房言楷道:“若是如此,只怕要功亏一篑了……”<br/><br/> “县尉,于柄回来了……”<br/><br/> ~~<br/><br/> 于柄爬上山,还在艰艰地喘着气。<br/><br/> 李瑕默默看着这一幕,又转头向南面安宁县的方向看了一眼,只见道路上空空的。<br/><br/> 房言楷已向于柄迎上去,问道:“长宁军呢?没派人来?”<br/><br/> “安宁县被蒙军围困了。”<br/><br/> “什么?”房言楷一惊。<br/><br/> “蒙军有五千骑,围了城,小人进不去。”于柄喘着粗气,又道:“小人打听过,长宁军只有千余驻军和乡勇守城,易指挥驰援江安了。怕是派不出人来支援。”<br/><br/> 房言楷颓然一叹。<br/><br/> “阿术到了安宁县?”<br/><br/> 如今的形势,史俊、张实必在整编抢回来的水师;易士英也会收到消息回援。宋军的主力两三日内也就能赶过来。<br/><br/> 对于阿术而言,两三日内必须南撤。<br/><br/> 但,阿术与兀良合台这父子二人相距只不过三十里,且三十里之间,仅有李瑕这五百人。<br/><br/> 且不说五百人敌八百人能不能胜,一旦让阿术得到消息,或者兀良合台的战马恢复,这五百人还有被歼灭的危险。<br/><br/> ……<br/><br/> “非瑜,别发疯,理智一点。”房言楷低声提醒道。<br/><br/> 李瑕皱了皱眉,似在沉思。<br/><br/> 他不觉得自己疯,一直都遵循着“先胜而后战”的准则,一边袭扰兀良合台,一边制造让长宁军、叙州军追上来合围的条件。<br/><br/> 但战场上,不可能每次都能达到最理想的作战环境。<br/><br/> 阿术也不弱,已在快的时间内赶来接应兀良合台<br/><br/> 忽然,有人喊道:“县尉!有蒙骑过来了!”<br/><br/> 李瑕转头向北望去,只见近百骑蒙军正向这边狂奔而来。<br/><br/> “他们要去向阿术请援。”房言楷道,“兀良合台也猜到阿术就在前面。”<br/><br/> “是啊,他们有默契。”<br/><br/> “没机会了,算了吧。”<br/><br/> 鲍三问道:“我们歼灭这百骑蒙军,不让他们递消息呢?”<br/><br/> “这是骑兵,如何能全歼?跑出一个。阿术就会派兵赶来,我们这五百人还能在一两个时辰内打败兀良合台不成?”<br/><br/> “县尉,动手吗?”<br/><br/> 李瑕道:“放他们过去。”<br/><br/> 房言楷松了一口气,又有些遗憾……好在李非瑜没冲动,也可惜追了两日,最后还是功败垂成了。<br/><br/> “能击败水师已是万幸,斩将还是不可能啊……你我回去向知州请罪吧。”<br/><br/> 李瑕眯着眼,望着山下的百余蒙军驰骋而过,道:“走吧……”<br/><br/> “走吧。”房言楷点点头。<br/><br/> 紧接着便听到李瑕后半句话。<br/><br/> “走吧,我们去斩杀兀良合台。”<br/><br/> ~~<br/><br/> “都元帅,有宋军杀过来了。”<br/><br/> 兀良合台显得很平静。<br/><br/> 他已清点过人数,派出请援和寻找草药的人手之后,他仅剩六百七十二人在身边。<br/><br/> 而战马多已瘫倒,只有三十五匹马可以站起奔跑。<br/><br/> 自从他远征大理,麾下的蒙卒就一直在伤亡,却未得到太多补充。此次伐蜀已只剩十二队探马赤军。<br/><br/> 今次败于史俊之手,又去半数。<br/><br/> 直到现在,他终于陷在了这种险境当中。<br/><br/> 此时有两个选择,或是带着三十余名骑兵逃,或是迎战。<br/><br/> 他没有犹豫。<br/><br/> “迎战!”<br/><br/> ~~<br/><br/> “举盾牌,小心蒙军箭矢!”<br/><br/> “弓箭手准备!”<br/><br/> 一声声喝令当中,五百巡江手们排成阵列,杀向了兀良合台的阵列。<br/><br/> 房言楷虽是文官,却还提着刀跑在阵列当中。<br/><br/> 他并非没有劝阻过李瑕,但劝不住……<br/><br/> “你想想清楚,你这五百新兵,如何与兀良合台的百战老卒一战?!”<br/><br/> “我想得很清楚,且认为我们能胜。”<br/><br/> “哈?能胜?”<br/><br/> “是。蒙军新败,仓皇逃窜,战马倒地,士气低落。而我们乘胜追击,提前在此休整,士气高昂;<br/><br/> 蒙军孤军深陷,又不知阿术就在前方,不耐久战,必想着撤逃。我们则都是当地人,要保家卫国;<br/><br/> 我们居高临下,先看了他们的阵形布置,知己知彼;而蒙军行路当中仓促停下,不知我方虚实,心生怯意……”<br/><br/> “不,怎么看都太冒险了。我告诉你,哪怕是史知州,也从未想过能斩杀兀良合台。”<br/><br/> “房主簿,你教我看兵法。但不是每一次都能像兵法里那样占尽优势再打。不会再一次遇到兀良合台失去座骑,只以七百人与我们步战……机会只有这一次,转瞬即逝。”<br/><br/> “可万一败了?”<br/><br/> “打仗哪难永远都胜?蒙军也是有胜有败,但这次若放走了他,下次他再带兵打过来,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创造出今天这样的机会?”<br/><br/> “非瑜,你说服不了我……”<br/><br/> “那你就闭嘴。我做的本就不是完美的决定,也从没有完满的选择,世上的是两难的问题,总要做个选择。”<br/><br/> 房言楷没有再劝,当李瑕真决定要打了,他做的就不再是劝阻,而是开始应战。<br/><br/> 至少有一点李瑕说得不错,他是在保家卫国……<br/><br/> ~~<br/><br/> “放箭!”<br/><br/> 双方箭雨袭落。<br/><br/> “杀过去!”<br/><br/> 士卒们奔跑起来。<br/><br/> 麻酉儿抱着长矛,看着前面的蒙军,感到有些害怕,又有些兴奋。<br/><br/> 他没去过五尺道,只听那些去过五尺道的老人们说过“蒙军步战也就那样”,之后有蒙军杀到庆符县来,果然是挖沟打砲也就把蒙军打败了。<br/><br/> 再加上这次长江水战大胜,让麻酉儿感觉一直在赢,脑子里满是打了胜战就可以领赏钱。<br/><br/> 事实上,麻酉儿还从未近距离地迎战过蒙军,他也不太会打架。<br/><br/> 但他的什长洪阿六说过“打仗不是打架,打仗就是叫你冲就冲,叫你把矛刺出去就刺出去,听话就行,很简单的……”<br/><br/> “很简单的。”麻酉儿心想着,大步冲着。<br/><br/> 有箭矢落在他头上的盾牌上,如同下雨一般。<br/><br/> “第一排,刺!”<br/><br/> 忽然一声大喊,麻酉儿抖了一下,但还没轮到他刺,他视线看去,只能看到前面的同袍。<br/><br/> 惨叫声猛然响起,他心慌起来。<br/><br/> 下一刻,他忽然想到后就是安宁县,是他娘亲的家,如今外祖父还住在那……<br/><br/> ~~<br/><br/> 安宁县外。<br/><br/> 阿术早早已听到马蹄声,道:“是阿布来会合了。”<br/><br/> “都元帅来了?”<br/><br/> 有人远远望去,过了一会,大喜着喊道:“是海日古!真是都元帅来了!”<br/><br/> 不一会儿,海日古奔至蒙军阵前,忽然又是一声马嘶,他跨下的战马前蹄一软倒了下去。<br/><br/> 自有蒙骑上前捞住他,把他带到阿术面前。<br/><br/> “怎么回事?我阿布呢?”<br/><br/> “就在北面三十里。”海日古道:“马匹吃了带巴豆的草料,全泻了。”<br/><br/> “该死,宋军想埋伏他。”阿术扯过缰绳,大喊道:“斯热,你继续攻城!蒙根,带你的千人队跟我去接应阿布……”<br/><br/> 蒙骑动作极快,不一会儿,两支千人队已被拉出战场,调转马头就向北面奔去。<br/><br/> “驾!看看哪些宋人敢追,我们杀光他们!”<br/><br/> “杀啊,杀光他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