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悠闲人生从小金刚身开始 > 第149章全村都建四合院,开工

第149章全村都建四合院,开工

亭村的宅子其实都还是不小的。
大部分都是六分地,也就是四百平米。
当然也有占地八分地,以及一亩大的宅子。
最小的是不到三分地,连房子带院子大概是一百六十六平米。
这基本上算是最小的房子,数量很少。
这是农村,有大门,有院子,院子里有厕所,甚至还有羊圈,猪圈、牛棚之类。
除了这些有主房,坐北朝南的那个房子。
还有配房,比如做饭屋就是挨着大门的那个房子,毕竟要烧柴,距离主房最远。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以前的柴禾都在大门口一边放着,挨着房子堆起来。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这样。
夏天烧柴禾,冬天烧煤火炉,冬天太冷,屋子里需要取暖。
农村的孩子,冬天睡觉都要弄个瓶子倒上开水拧紧盖子,放到被窝里,用脚瞪着。
最早时候,没有暖水袋,都用玻璃瓶,打点滴的那个玻璃瓶子。
种了庄稼,收的柴禾烧起来自然节省钱。
烧煤球还要买,夏天不舍得烧。
只有冬天才烧。
现在条件好一点了,加上柴禾挨着房子着过大火。
房子都烧了。
现在农村都不让在大街上放柴禾堆。
现在烧火也就是烧一些用不上的木头。
木火。
但大部分家都是烧煤球,煤火炉,条件好的用煤气罐。
最近一两年,天然气正在走进农村,不过亭村的位置有点偏僻,还没有轮到。
王横去找王润泽。
两家距离也就隔着一条街,很快就到了。
“泽叔!”王横走进王润泽的家中喊了一句。
“小横来了!”王润泽笑着招呼王横进去。
王润泽家是六间主房,三间配房。
有两个孩子,一子一女,大的五岁,小的刚满周岁。
媳妇杨丽霞是隔壁村的。
挺贤惠的,很耐看,不是惊艳,但还算好看。
给人一种特别知书达理的感觉。
“婶儿!”王横笑着打个招呼。
“进来坐。”杨丽霞笑着招呼王横进去。
“泽叔,你说我们村的房子到时候都统一建成四合院,你觉得行不行?”王横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
王横想了很久,要发展亭村,这个建筑房屋肯定是要统一规划一下的。
本来王横想着盖楼房的,毕竟未来这里肯定会人流很大。
但想了想,永县这么大的地,真要是有那一天,可以在别的地盖楼什么的。
亭村这里不盖楼,全部弄成独特的四合院。
王横来设计。
王润泽苦笑着说道:“现在估计难,条件还没富裕到这个程度。”
王横知道,如果有钱,他们也会优先去县城买商品楼。
在农村,县城有房子,那就比一般人光荣很多,几乎就是荣耀。
一说谁谁有钱,在县城买了房子,谁谁家小孩优秀,在县城买房安家了。
“泽叔,我先把我们家的都盖了,可以告诉他们,这样一个四合院,以后可以换县城十套房甚至更多……”
王横有这个信心,但就是需要时间。
毕竟亭村是被三才风水汇聚笼罩的。
后山哪里,王横会继续开发。
吸引人来没问题的。
但是还是那句话,需要时间。
现在引流过来,永县接不住。
餐饮,住宿,交通,衣食住行什么也接不住。
一个地方想繁华起来,没那么容易,不是说人来的越多越好。
你配套设施跟不上,接不住那么多人,没有任何意义。
最简单一点,来了很多人,晚上没地方住?
睡大街?
来了很多车,没有地方停。
餐馆太少,没地方吃饭,饿着?
物资也还没有丰富到那个程度。
这些都是问题。
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吸收一万人的量,两万人,五万人……
随着人流量的增加,衣食住行配套设施也会跟着增加,在这过程中,就是发展。
“妥了,这件事我来做。”王润泽眼睛放光。
“我们村的宅基地大小百分九十以上的都一样,都是四百平米,六分地,只有极个别少数的是小宅基地和大宅基地。”
“还有巷子要适当的加宽,都变成小街子那种最好,亭村可以向四周扩展扩展。”王横也不懂,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
“好,这个我来办。”王润泽犹豫了一下说道。
“先不急,先规划好,这个是大工程,泽叔先给大家做工作。”
聊了很久,王横给王润泽画饼。
王润泽很相信。
也不是画饼,只是需要时间,不过在这个过程,亭村会发展很快,比如收入,只要有收入,工作就会很顺利。
这件事就算初步定下来。
就算建造,也是一批一批的建。
先划出王横所在的那条小街道。
别的都叫巷子。
只有这个巷子叫小街,比起别的巷子宽了三倍。
这条街是全村最宽的街道,什么也不用动,只需建造就行。
王龙飞,王强磊家都在小街子上。
加上王横的老家,老爷子现在住的,以及二叔、三叔、四叔。
四叔虽然没有成家,但是也有一片宅基地。
这条街不动,就从这里开始建造影响吧。
王横给王强磊、王龙飞说了一下,他们一口答应,连犹豫都不带的。
村里有建筑队。
一直也是断断续续,靠不住。
这一次是个大工程。
王横连夜做出图纸,然后需要的材料什么都列的很详细。
结构,就一层,地基要深点,圈梁立柱,钢筋水泥浇筑。
风格,就是坚固,结实,大气。
外形就走这种风格。
内里到时候装修,喜欢现代风格装修现代,喜欢简单的也可以住毛坯房。
看个人喜好。
第二天,晨练,养生拳继续。
王横依旧负责直播录制。
上午就开始动工,将房屋推到。
村里人也都知道了,不过议论纷纷。
但因为是王横提出来的。
而且王润泽说了,只要现在盖了,未来价值不低于县城十套房子。
他们都相信王横,再说农村自建房比较省钱。
村里的工程队表示不要工钱。
大家都上手。
他们说现在因为种菜,养殖,赚钱不少,都是给乡邻建造,给谁盖,管吃就行,大家有技术的干技术活,没技术的干点体力活。
这让王横没想到。
觉悟这么高了?
但王横还是坚持,给谁盖房,这个工钱必须出。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村里这么多房要盖,太辛苦了。
挣得就是这个辛苦钱,必须给。
后山有石头。
王横让人往村里先运了十多块。
小街子这里翻盖的房子一家一块。
凋刻城小假山。
属于装饰品,这个东西最能提升档次。
村里好几伙建筑队,都上场,一伙负责一户。
王横没事就凋刻小假山。
也会去后山哪里完善,开荒。
未来哪里也是关键。
没有旅游景点,王横自己创造。
他现在觉得吸引人来不是什么问题,永县的经济跟不上,反而成了问题。
其实不用专门吸引人来,就已经有人来了。
永县这大半年,多了不少人。
建房子在农村是个大工程。
一座房子磨磨蹭蹭至少需要半个月,有的一两个月。
不过这一次效率倒是很高。
一个星期已经建起来了。
不过只是一个毛坯房。
但是虽然只是一个毛坯房,但是四合院,设计合理,房子结构设计好,大小合适,院子不小,还是四合院。
坚固的不用担心地震,房子是最后的港湾,属性第一个肯定希望是结实。
房子的结实属性永远是第一的。
至于美观什么的,都是建立在结实的基础上。
模样大气,风格不华丽,但作为房子,感觉就该这样,有种低调、大气上档次。
一个毛坯房,却是让人感觉真好,住在这里一定很好。
尤其是王横将凋刻好的小假山弄进院子里。
对着大门口。
这个同样凋刻大气古朴的小山往那一放。
犹如画龙点睛一般。
高档,高级,完美。
每家都送一块。
凋刻这东西还真不用多少时间。
粗加工,但就是看着大气。
王横不准备精装修。
涂个白墙。
然后挂字画。
家具,王横准备自己制作
包括床。
原色,到时候直接买环保健康的床垫就可以。
都不用担心有甲醛什么的。
茶几,桌椅、柜子、床……
王横这几天倒是真的忙。
除了早上全村的养生拳之外,其他时间都用在了这个上面。
院子用花砖砌好。
敞亮,明亮。
其他人看到,算算花了多少钱,反而都要翻盖。都要建造。
家在国人心里分量太重了,不怕苦,不怕累,就为了挣一个家。
现在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好的房子,花的钱也不多,何况现在家家户户都能挣钱。
盖,必须盖,一个个都要求先盖房子。
工作出奇的好做。
没法,找不出一丝毛病。
原则上,能住四家人。
四合院啊。
院子用花砖砌好。
敞亮,明亮。
其他人看到,算算花了多少钱,反而都要翻盖。都要建造。
家在国人心里分量太重了,不怕苦,不怕累,就为了挣一个家。
现在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好的房子,花的钱也不多,何况现在家家户户都能挣钱。
盖,必须盖,一个个都要求先盖房子。
工作出奇的好做。
没法,找不出一丝毛病。
原则上,能住四家人。
四合院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