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从连环画开始 > 第97章 王哥的喜事

第97章 王哥的喜事

林阳没有怪林兰、林芬、梁红艳她们,花一百多块钱买一堆邮票,他如果不是重生人士,也不会去干这样的傻事。
“看起来,帮助她们发财的路子,需要重新考虑了。”
林阳在心里面安慰自己。
家里人的发财梦暂时破灭了,可是,远在西安的王伟国却给林阳带来了好消息。
上一次见王伟国,知道是他来京城探亲、发表小说,这一次真的是梦想成真了。
“林阳兄弟,你们这个学校好大啊!我费了半天劲儿才找到你?”
当王伟国突然出现在林阳的面前时,确实是让他大吃一惊。
“王哥,你是什么时候来京城的?”
“我是昨天刚到的,兄弟,你猜猜我是来干什么来了?”
林阳看见王伟国的脸上是一片春风。
“王哥,难道说是你的小说有消息了?”
“知我者兄弟也!哈哈哈,你猜对了!”
王伟国高兴地点着了一支烟,又接着说了下去。
“数日前,我接到了《当代》杂志编辑刘茵的电话,她说到主编秦照阳看过了我的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
“王哥,恭喜你啊!小说终于要发表了,你这匹也千里马遇到了伯乐!”
“兄弟,人家在电话里说,小说还有一些对方需要修改,因此,我就和你嫂子、侄女一起来京城了。”
“哈哈哈,王哥,你这是双喜临门呀!不行,咱们要好好地庆祝一下?”
“兄弟,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王哥,咱们两个人之间你还客气什么?”
“我还没有去《当代》杂志编辑部,我想请他们也一起吃饭,不知道人家是否同意?”
林阳明白王伟国的意思,这是想私下里联络一下感情。
“好啊!王哥,你去跟他们说,咱们就在丰泽园摆酒宴?”
“兄弟,我身上的钱……”
王伟国说话有些吞吞吐吐。
“王哥,钱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就算是兄弟给你接风洗尘!”
《惊心动魄的一幕》之所以能够发表,是得益于王伟国的岳母,将这部小说介绍给了一个人,此人就是她的朋友黄秋墉。
黄秋墉见过林家的这个西安女婿,也认可他的作品,于是,就将小说推荐给他的朋友秦照阳。
秦照阳是1979年年底,平反后回到京城的,接下来,就担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兼《当代》杂志的主编。
于是,就有了此次王伟国举家来京城的事。
林阳上完课,就骑上自行车直奔丰泽园。
此时,王伟国在责任编辑刘茵的带领下,去北池子秦照阳的临时住所,见到了这位决定他小说生死的主编。
林阳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他也没有想到,此时的王伟国非常局促,双手放在膝盖上端坐着,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听秦照阳说完小说如何的之后,王伟国就开口提出了吃饭的事。
“秦主编,我想请你和编辑部的其他人,今天中午一起吃个饭?”
“小王啊!编辑部之所以同意发表你的小说,是因为你的作品写的好,可不是吃饭就可以的?”
秦照阳的意思非常明白。
“这是我的一片心意?”
“唉,你们年轻人啊!就是大手大脚的,你要养家糊口,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再说了,这顿饭最少要你一个月的工资?”
“秦主编,今天的饭钱不是我出!”
王伟国的话立刻就引起了秦照阳的兴趣。
“噢,还有这样的事,什么人如此大方,舍得用一个月的工资给你付账?”
“他是我的一个小兄弟,上一次来京城时认识的,他原来在美术出版社工作,后来考入了京城大学。”
“你说谎都不会,一个大学生能够有多少钱?”
“秦主编,我的这个小兄弟可不一般,他的连环画稿费,可比我的工作多的多?”
“是吗?他叫什么名字?”
“他的名字叫林阳,用的是笔名竹林。”
“我想起来了,他的连环画《哪吒闹海》等确实是不错,对了,你是否知道,他去年还发表了一篇小说?”
“什么小说?我不知道,他从来没有跟我提过?”
“你等一下,我给你看本杂志。”
不大一会儿,秦照阳把一本《十月》杂志拿过来了。
“你看看,这个《牧马人》的笔名是不是他的?”
“这个我也不敢确定,咱们可以去丰泽园当面问一问他?”
就这样,王伟国、秦照阳、刘茵三个人一起出门了。
站在丰泽园大门口的林阳,终于看见了王伟国的身影,他发现,一起来的还有两个陌生人。
“王哥,我都等了你好长时间?”
“兄弟,我给介绍一下,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兼《当代》杂志的主编秦照阳,这是我小说的责任编辑刘茵。”
“秦老师,刘老师!你们好!”
林阳没有生分,笑着跟两个人打招呼。
“《牧马人》是你写的吗?”
秦照阳第一句话这样问,大大地出乎了林阳的预料。
“秦老师,有什么事咱们边吃边说?”
“看起来今天我是来对了,哈哈哈,好,咱们边吃边聊!”
秦照阳高兴地走进了丰泽园的门。
“我看过《牧马人》,确实是非常不错,我听伟国说,你是京城大学的学生,你是在中文系吗?”
“秦老师,我学的不是中文系,是考古系!”
“什么?你学的是考古系?这是为什么?”
秦照阳疑惑不解。
“秦老师,我上大学之前,在美术出版社干过临时工,画连环画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历史知识太少了,所以,就报考了历史系,想不到被分在了考古专业。”
林阳没有解释他学考古专业的真正原因。
“那你是如何写出《牧马人》的?”
刘茵问出了大家心里面的问题。
“这件事是这样的……”
林阳就将自己,在秀水街大使馆的遭遇说了出来。
“你觉得出国不好吗?”
刘茵又问了一句。
“出国肯定好,不过,我觉得国内的产品跟应该出去,而不仅仅是人出去。”
“这话怎么说?”
秦照阳特别好奇。
“人出去有可能就不会回来了,特别是高学历的人才,产品就不一样了,卖出去以后换回来的是钞票。”
“这是经济学方面的问题,想不到,你在这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你真的是个非常特别的人。”
刘茵说出了对林阳的初步印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