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从连环画开始 > 第24章 恢复高考

第24章 恢复高考

林阳看见朱林要走,就赶紧说话了。
“我不带,这送人的东西,那有让人顺便带回去的道理,叔叔、阿姨,你们说是不是?”
“林阳,朱玲说得对,你怎么这样没有礼貌,赶紧给你朱叔叔家送去!”
林建平发话了。
林阳拿着东北特产,去送朱玲回家了。
高玉梅拉住林兰的手,上上下下打量着这个离家数年的女儿。
“林兰,你这几年在长春受苦了,你告诉妈,你是怎么样办好回城手续的?”
“妈,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太清楚,都是林阳一手操办的,据我所知,我的回城手续是以病退的理由办下来的。”
“病退?什么病?”
林建平好奇地问了一句。
“爸,我看见医院的证明上写的是肾病。”
“你不会真的是得了这种病吧?”
高玉梅有些紧张。
“妈,我自己觉得没有什么事啊!你要是不相信,你看看我多好!”
“不行,等一会儿林阳回来了,我要好好地问一问他?”
高玉梅还是不放心。
“妈,林阳嘱咐过我,这件事千万不能想别人说?”
林兰突然想起了,林阳曾经要她要死这件事,将来如果有人问起来,就说是已经吃药治好了。
就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林阳终于回来了。
“林阳,你告诉妈实话,你姐的病是怎么一回事?”
“爸、妈,这件事对谁也不能说,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林建平、高玉梅听完林阳的解释,知道事关重大,当然不会泄露出去半个字。
“林阳,你不是编故事来骗我们吧?”
“妈,我怎么可能开这种玩笑,那可是我亲姐呀!”
林阳一下子就急了,看见儿子的表情,林建平、高玉梅总算是彻底的放心了。
七十年代的时候,东来顺的地址在金鱼胡同西口,东安市场北口,旁边就是盛锡福、五芳斋、天义顺酱园、吉祥剧院。
林建平之所以选择在东来顺请客,除了天气寒冷适合吃涮羊肉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这里吃饭不收粮票。
六、七十年代,每家每户的粮票、肉票、油票等票据,都是定量供应,大家平日里买粮买菜,除了钱还要票。
在很多时候,粮票比钱更金贵。
在这个时代,就算找个饭店吃包子,也得交粮票。
一个五分钱的馒头,要收2两粮票,三分钱的花卷,收一两粮票。
去饭店吃饭,如果身上没有粮票,基本上是寸步难行,即使你身上再有钱,最多也只能在饭店里喝几碗汤。
但是,也有几个地方例外,在努力吃饭不需要粮票,除了东来顺,还有大同酒家、萃华楼饭庄、曲园酒楼等十八家饭店。
虽说不用粮票,但这些饭店实行的是“高价销售”制度。
就那东来顺的涮羊肉来说,一盘就要两块钱。
两块钱听起来不多,可是大家眼下的工资,一个月也就三、五十块钱。
林家四个人、朱家四个人,一个人按照两盘涮羊肉来记,八个人最少需要16盘,差不多就是一个月的工资。
林建平这一次也是太高兴了,他下乡的孩子,终于回来了一个,所以,要好好地庆祝、庆祝。
“老林啊!林兰回来了,另外两个我估计也快了,你们一家人马上就要团聚了,我在这里先提前恭喜你了!”
朱玉坤举着酒杯说。
“哎,老朱,你的美意我心领了,回城的事可不是那样简单,林兰这是身体不好,恰好遇到了林阳,就一起回来了。”
“老林,你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你难道不知道吗?报纸、广播上都说了,一个多月以后,要举行高考?”
“这件事我知道啊!他和我们家有什么关系?”
“哈哈哈,你真是老糊涂了,你还在下乡的两个孩子,都可以通过参加高考回城啊!”
“老朱,我自己的孩子我清楚,他们根本就不是那块料,当年在学校读书时候,就不好好学习。”
“要说有点儿希望的,应该就是数他了!”
林建平伸手指了指林阳。
1977年10月21号,国内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将于一个多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林阳记得,好像是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
1977年的高考,时间虽然说统一了,可考题却是由各个省市自己命题。
林阳对此次高考是记忆犹新,他就是其中的获益者之一。
京城的高考日期定在12月10日-12日,总共是三天。
12月10日是星期六,上午9:00--11:00考的是政治,下午1:30--3:30考的分别是史地(文)、理化(理)。
12月11日,上午9:00--11:00考的是数学,下午1:30--3:30考的是语文。
12月12日上午9:00--11:00考的是外语(加试)。
这一年,京城的高考作文题目,林阳还记得一清二楚: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7年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七七级学生是1978年春天入学的,七八级学生是秋天入学的,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
“老林,你这句话我不赞同,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现在讲究男女平等,你家的几个孩子,还没有经过高考,怎么就能说不行呢?”
“其他的不在京城,咱们是鞭长莫及,朱玲,林兰已经回来了,你就好好地辅导、辅导她,把失去的知识补回来?”
“林兰,快谢谢你朱玲姐,谢谢你朱叔叔!”
高玉梅马上就开口了。
“就是,我也不赞成老林的说法,有枣没枣咱们打一杆子试一试,不能还没打就说他们不行吧?”
林阳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他清楚1977年的高考,对于他们兄弟姐妹们来说是什么结果。
可是,林阳不担心他们高考落榜,就一事无成,知青回城的下一步,就是有关部门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他们的工作问题。
70年代还有接班这个方法。
林建平、高玉梅两个人的工作,可以安排两个子女,剩下的那一个,林阳觉得自己也能办好。
重生人士,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了,真的是愧对重生这两个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