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明末一家人 > 第二百四十章 复杂关系

第二百四十章 复杂关系

明末一家人第二百四十章复杂关系第二百四十章复杂关系
饭馆的伙计递上菜单,赵福祥也没看,直接说道:赵福祥说完拿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子上。
就算南京物价飞涨,十两银子也是一笔巨款,那伙计看到银子眼睛都亮了,说道:
看到赵福祥如何豪气,宋征舆对这个胖子到有了一些好感,他笑道:
赵福祥哈哈一笑:
赵福祥说完起身给宋征舆倒了杯茶,问道:
宋征舆一听来了兴趣,问道:
赵福祥坐下后说道:
宋征舆是知识分子,没有东北人攀亲戚的习惯,听赵福祥说完好半天才转换过来这个关系,他笑道:
赵福祥说道:
宋征舆听到这两个名字更是熟悉,特别是陈名夏,与宋征舆还有一起在钱谦益门下听课的情谊。
既然都是自己人,宋征舆赶紧起身重新给赵福祥见礼,说道:
赵福祥也起身还礼道:
二人重新坐下后关系更近一层,宋征舆问道:
赵福祥还没有回答,这时候饭馆伙计开始上菜,等十二个热菜八个凉菜都上齐了,赵福祥站起来给宋征舆倒了一杯酒,然后才说道:
明代中后期市场经济大发展,江浙一带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同时因为贸易发展与南洋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宋征舆对赵福祥的身份并没有什么怀疑,他只是好奇赵福祥这么一个土财主竟然有这种见识,有了钱就想回来报效国家!
赵福祥叹了口气,自己也喝了一杯酒,然后开始他的表演。
宋征舆被赵福祥说的一愣,他问道:
宋征舆虽然不是官员,但他的观点却是南明前期知识分子的普遍认识,那就是满清没啥了不起,肘腋大患应该是李自成。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联合满清先搞死李自成这个祸害,然后在将满清驱逐出去。
这种观点赵福祥以前也听张文明陈名夏他们说过,自然知道如何反驳,在加上赵福祥长了一张巧嘴,开始借着酒劲忽悠宋征舆。
宋征舆绝对是这个时代的杰出知识分子,但他见识在高也身在局中,那里有身处局外加穿越者身份的赵福祥看的清楚。宋征舆听赵福祥将朝廷的种种得失说了个透彻,气的宋征舆站起来骂道:
赵福祥在后世虽然没有机会接触高层,但后世发达的网络与影视剧,让赵福祥知道党争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说停就停,不过这不耽误赵福祥接着忽悠宋征舆。
宋征舆连连点头,问道:
赵福祥嘿嘿笑道:
如果是陈名夏陈子龙在场,一定大骂赵福祥祸国殃民,左良玉可不是什么善茬,让他带兵南下肯定要付出一定代价,弄不好就搞成了第二次侯景之乱。可宋征舆不知道这些,年轻人头脑发热,在加上喝了点酒,马上保证道:
赵福祥一听心中大喜,他来南京已经快十天了,也算对朝堂有一些了解,虽然现在阮大铖出山了,但对大势已成的东林党没有半点办法,与历史书上写的完全不同。
赵福祥可不希望南京朝堂一潭死水,这么下去他还怎么火中取栗?要知道就算满清占据了北方势力大增,但与没受一点战乱波及的南方来比还是不够看,如果南明朝廷能上下一心,动员所有力量与满清来了决一死战,最后谁能笑道最后还真不一定。
为了尽快让南明灭亡,自己好名正言顺的发展自己的武装,赵福祥不惜引外军入京,至于南直隶的百姓受战乱能活下来多少,那就不是赵福祥能管的了。
赵福祥想着心事,拿着酒杯一饮而尽,边上的宋征舆看到这样没办法也只能一口喝了。明代酒杯不是后世那种二两半的玻璃杯,但一杯也足有一两多,赵福祥他们喝得是黄酒,这种度数只有十几度的发酵酒在赵福祥看来和后世啤酒差不多,可宋征舆就不行了。
与酒囊饭袋赵福祥不同,宋征舆家境极好,在加上年纪轻轻那里这么喝过酒,几杯下肚就有些微醺了,等赵福祥发现的时候宋征舆已经有些醉了。
宋征舆握着赵福祥的手哭道:
赵福祥心中暗骂柳如是那还有节了,早就不知道便宜那个恩客了。不过宋征舆与柳如是的关系让赵福祥很感兴趣,现在看到宋征舆醉了,赵福祥不仅八卦之心大起,赶紧问道:
提起这件事真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宋征舆将他与柳如是这十年的感情波折好生说了一遍。
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号河东君。是她自己起的字号,出自辛弃疾《贺新郎》词:
自幼丧父的柳如是多灾多难,因无力偿还巨额债务,母亲忍痛将她卖给吴江一有钱人家当婢女,后又被这家转卖到江浙交界处盛泽镇上的。
归家院是处。不幸之中的大幸,是院主徐佛并非等闲之人,她心地善良,多才多艺,。在她的悉心调教下,小如是粗通文墨,才艺大长,很快就在归家院挂了头牌。
如花似玉的13岁少女柳如是,被吴江周府的老太太相中了,硬把她赎去当了自己的贴身丫鬟。
吴江周府是退职宰相周道
登的府第。周老爷姬妾成群,却又看上了柳如是,三言两语哄得老母开心,又把如是纳了偏房。老夫新妾,周老爷常把如是抱在膝上,教她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如是一一默记在心。
看见如是意外受宠,后来居上,其他姬妾不由妒火中烧,遂以最恶毒的谣言,诬陷她与男仆春茗私通。这一招果然奏效,周老爷暴怒之下,将如是逐出了周府。
转了一个大圈,柳如是又回到了归家院。周府的一番波折,使她对人世百态有了新的体验,不再轻信别人,率性而为。
风流个傥的青年才俊宋征舆,是云间的领袖人物。他慕名来访,倾吐心声,欲结秦*晋之好。柳如是不知他是否值得托付终身,有意考他一考。
钱钝夫所著《质直谈耳》中记:某个冬日,宋、柳约会,宋如约先至河边。柳却传语:宋毫不迟疑,纵身入水。如是恰到,急令人救起,将宋揽入怀抱,百般抚慰……
有情人终成伴侣。宋征舆带着柳如是长期同居在外,纵游山水,吟诗填词,无拘无束,好不快活。
丽日蓝天之下,骤然飘来一团乌云。宋征舆的母亲听说儿子在外狎妓,怒不可遏,不仅派人将宋拘回府里,严加看管,还让官府下达,将柳逐出云间。
像只离群的孤雁,柳如是悲鸣远去,再无回头。但前路茫茫,伊于胡底,她亦不知晓。
宋征舆错失红颜知己,含泪写下《一剪梅》:
天暮江云一带寒。几阵轻风,无数青山。画船独立到更阑。霜满人间,月满人间。往日匆匆今日闲,到得将忘,忽又多端。千林烟路不禁看。若要愁还,除是君还。
在盛泽时,柳如是结识了张溥、陈子龙、李存我等民族志士,常与他们纵论天下兴亡。她曾慷慨陈词:然而冷酷的现实却使她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百无聊赖之际,她整理刊刻了自己的两本诗集:《戊寅草》《湖上草》。道出了柳如是身陷泥潭无力自拔的苦闷心情。
这时自言替她解闷释愁的人来了,这人便是小有诗才,自命不凡的谢三宾。几番接触之后,如是看出他不过是个胸无大志的市井小人,断然拒绝了他的求爱。谢三宾本来就不是啥好东西,转脸纠集一帮地痞流氓,不断上门寻衅滋事。柳如是气得呕血,一度避往嘉兴。
江南文坛泰斗钱谦益,号牧斋。他以诗识人,对柳如是大加赞赏,逢人说项。只因他当年典试浙江时,破格录取了谢三宾,与谢有师生之谊。为了摆脱谢三宾的骚扰,柳如是赶往常熟,向钱谦益求助。
看见头戴儒巾,身着男装,气度不凡的,年近花甲的钱谦益失去了宿儒往日的矜持,竟发起少年狂来。他即兴赋诗,把柳如是比作卓文君,说自己就是司马相如。柳如是幸遇真名儒,欢喜之情溢于言表,甘愿以身相许。他们真的要结婚了。婚礼别具一格,选在画舫举行。
这天,云间缙绅以钱为由,;岸边围观者亦莫名激愤,向船上乱投瓦块秽*物。面对满地鸡毛,一片狼藉,钱、柳泰然自若,仍沉浸在新婚燕尔的快乐之中。
为了金屋藏娇,钱谦益在后,花巨资增建。资金困乏时,他将自己珍藏的孤本宋版《汉书》,卖给了谢三宾。谢因不满钱出面干涉自己的丑行,且又横刀夺爱,遂趁机压价,硬让恩师亏了二百金。
(这段节选自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陈先生是作者最尊重的史学大家,所以这段就不改了,谢三宾的描述
与中有些出入,请大家谅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